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792明天我放假(1/2)

4月30日,星期六,开始刮起了北风,气温随之骤降。

若是打开春就这温度,估计眼下的桑葚还熟不了呢。

由于明天就是劳动节,街道这边提了个倡议,建议居民将街道打扫干净,喜迎劳动节。

眼下劳动节是个大节,是解放后第一批确定的法定节假日,绝大多数单位都会热热闹闹庆祝,打扫卫生是最基础的。

不过今年不凑巧,五一正好是星期天,一下子就少休了一天,唐植桐感觉损失了一个亿…… 唐植桐老老实实在邮电学院待了半天,明天就是有线系593班出去参加生产劳动的日子,219的舍友们中午在宿舍里简单聚了个餐。

天暖和了,春菜也陆陆续续上市,食堂的伙食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起码不用再顿顿啃咸菜了。

下午没有课,大家吃完饭后开始收拾行囊,为外出做准备,唐植桐照例去了押运处。

押运处这边的同事正在搞大扫除,马薇看到唐植桐过来,扔下手上的抹布,跟着进了办公室,将这几天的重点向唐植桐做了汇报:“科长,工资条我已经做完了,单据也整理了一下。”

“好,辛苦了。”

唐植桐接过马薇递过来的工资清单和单据,跟她道了谢。

“工会前两天给大家伙发劳动节福利来着,有游园票和电影票,我不知道你中意什么,就没帮你代领。”

“嗯,我一会去工会自己领。”

唐植桐笑笑,小王同学那边也发了劳动节福利,同样有游园票和电影票,她选了游园票,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说五一当天有个什么国外艺术团表演,想带着一帮弟弟妹妹过去长长见识。

“哦,对了,押运科的张科长还送过来一封信。”

马薇最后拿出了一封信递给唐植桐。

“好,谢谢。”

唐植桐接过信一瞅,安东来的,封面上是唐钢的笔迹,但信封屁股明显是后封的,通信这么久,这还是头一回。

尽管唐植桐很想拆开信看看安东那边什么情况,但还是将这个念头摁下了。

工作积压的有点多,先把工作给处理一下,打扫卫生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自己就不参加了。

唐植桐先把工资表和积压的单据处理好,然后拿着工资表去找方圆签字。

“圆哥,邮电学院那边安排我们班下个月出去参加生产劳动,我请假了。

我打算这段时间除了来单位外,也朝外面跑跑。

我身上挂着部里和市里代表的名头,总得了解一下情况,到时候好写提案。”

待方圆签完字后,唐植桐将自己近期的打算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行,家里有马薇,你有事就去忙。

有合适的机会也帮咱邮政人说说话。”

方圆答应的干脆,也捎带着提了点小要求。

“好嘞!”

唐植桐也不含糊,代表嘛,本来就是代表本行业,为本行业发声的,如果跨行,反而让人感觉捞过界了。

从方圆办公室出来,唐植桐又去了工会办公室,去找陈大姐领福利。

大概是因为吃不太饱的缘故,这次的五一福利中,电影票是最受欢迎的,游园票剩了不少。

由于小王同学昨天已经做了安排,唐植桐选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游园票。

等回到财务科的时候,已经到了快下班的点儿,马薇忙着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下班,唐植桐则拆开了安东的来信。

信里一共有两份信纸,唐植桐先打开的是唐钢的来信,内容无非是那边一切都好,也答应的好好的,不来四九城、不进深山老林。

但拿起另一份信,唐植桐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份信自然是唐蓉写的,将父亲和大哥的老底给卖了个干净,说他们虽然答应不去四九城,但还是打算要进山挖参。

除此之外,唐蓉还写了一下从同学那边听到的消息,有人进山碰到了熊瞎子、有人碰到了老虎,下场都不怎么好。

信的最后,唐蓉请求唐植桐再劝劝父亲和大哥,让他们不要进山,并说她知道年前哥哥过去给带的粮食花了不少钱,她想等自己参加工作后用工资慢慢把这部分欠款还上,可以算利息的那种。

唐植桐看到最后都笑了,自己这个堂妹妥妥的小棉袄,信封屁股后封肯定是这个堂妹的手笔,这次卖了大伯和唐钢也是为他们好,甚至找好了台阶,想要独自承担那部分莫须有的债务。

哪有什么债务哦,唐植桐笑了笑,又叹了口气,大伯和堂哥还是太客气了。

“科长,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马薇收拾好,掐着点下班。

“嗯,路上注意安全。”

唐植桐点点头,给予放行。

像押运处财务科这种部门,其实不少人都会早退,马薇能掐着点都算好的。

等马薇出了门,唐植桐想了一下,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他几乎没有占过单位的便宜,这次事出有因,就在电话费上占一回便宜吧。

不是故意想占这快把钱电话费的便宜,而是因为去外面打长途需要占用的时间太长。

再说了,打一个电话才哪到哪?

以后会有人用单位的电话打信息台,那个话费才叫一个狠。

经过层层转接,唐植桐将电话直接打到了林场。

唐植桐不知道林场有几部电话,但见过唐文邦办公室的电话,电话用个木头匣子锁着,不影响接电话,但不能往外拨号。

想往外拨号得先用钥匙打开木头匣子上的锁才行。

唐文邦给唐植桐留的电话就是办公室的这部,这部电话一般用作林场职工接收亲朋电话留言,绝大多数时候办公室内都有人。

接电话的不是唐文邦,唐植桐在自报家门后,打听了一下唐文邦父子最近有没有进山。

去年唐文邦和苏念斌回来后,苏念斌曾嚷嚷着表哥给买了卧铺,林场不大,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少,再加上唐植桐曾两次到过林场,对于这位四九城的来客,接电话的人也算有耳闻,所以还算热情,有问必答。

唐植桐在得知没有进山后松了一口气:“麻烦您给我大伯捎个口信,不要进山。

我后天等他上班再打电话细说。”

唐植桐之所以不细说,一方面是因为对面不是唐文邦,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时间点的电话比较少,接线员比较闲,保不齐那边就有偷听的,很多话压根就没法细说。

唐植桐这边挂了电话,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

另一边,吴海洋正接上妻子吕丽娴,载着她往家赶。

眼下妇女的产假是98天,虽然特殊情况可以跟单位申请延期,但吴含光被照顾的不错,胖乎乎的,再加上张叶很尽心,夫妻俩就商量着结束了产假。

“我去办张月票吧,这样我能提前早走一会,回去给小光喂奶。”

母子才分离一天,吕丽娴已经急不可耐了,感觉就像是分别了一年似的,每一秒都过得那么漫长,很煎熬。

为了以后能尽快回到家,在回去的路上,吕丽娴就开始盘算着自己的通勤问题,丈夫经常加班,不可能每天都准时过来接自己。

而自己的自行车已经借给了张叶,自己家在公主坟,距离妇联大院二十来里地,张叶往返很不方便。

“行,想办就办吧。”

吴海洋点点头,妻子的单位已经搬到了骑河楼,从骑河楼到公主坟没有直达公交,想省力气就得办理月票。

月票分为两种:市区月票、郊区月票。

每种月票又细分为职工月票、学生月票、普通月票和公共月票四种。

公共月票是由某单位购买,供本单位职工公共使用,每次供一人乘坐。

每种票的价格都不太一样,但只要使用人有单位的,基本都会给报销。

市区到公主坟属于郊区路线,一张月票五块钱,从骑河楼到有去公主坟公交车站点的地方属于市内线路,可以凭郊区月票免费倒车。

吕丽娴单位可以报销郊区月票的费用,负担并不重,但这若是放在张叶身上,就成了山。

因为张叶住的妇联大院也没有到公主坟的直达公交车,但她没有工作单位,办月票的钱只能自己承担,这五块钱已经是她月工资的四分之一了。

公交车票不光贵,由于能源供给原因,准时性也在下降,为了让张叶早上更准时的到公主坟,将自行车暂时借给她就成了最优解。

“那我回去找找照片。”

见丈夫支持自己办理月票,吕丽娴开始琢磨办理月票所需要的东西,医院没有给职工办理公共月票,她需要自己办了再去报销。

个人需要提供的无非两样,单位开的证明及个人的照片。

所谓月票其实就是一张正反面带有图案、字迹的硬纸卡片。

正面贴着使用者本人的照片及月票有效期所属月份的凭证。

由于照片的稀缺性及成本问题,公交公司对照片的样式并没有限制的很死板,证件照、生活大头照、甚至是从其他证件上撕下来的照片都可以使用,只要能分辨出是本人即可。

月票也不是每个月都更换的,只要照片及卡片不损毁,逐月往上面所属月份的凭证即可,贴完还得盖个骑缝章防止伪造。

当骑缝章都没地儿下脚的时候,这张月票卡片就得换了,把还能辨认的照片撕下来重新贴到另一张新的卡片上,再盖个骑缝章…… 如此循环下来,保存妥当的话,一张照片大概能在月票上用个五六年。

“桉子那边一直没有信儿,你说我要不要写信问问他?”

琢磨完月票,吕丽娴又想起了保温箱,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一点音信都没有。

“写呗,这事还得问我?”

吴海洋在前面蹬着自行车,笑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