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85定量又涨回来了(1/2)

三组一共有三个不同的模型,块头都不小,一米来长。

待众人放好架子,把模型放上去后,唐植桐用手叩了几下船体:“组长,这是木头做的?”

“当然是木头做的,你以为呢?”

还没等毕彬开口,陶英杰在一旁插话道。

“呵呵,我以为是铝合金的呢。”

陶英杰的语气有点不友好,不过唐植桐忍下了,没跟他一般见识。

“那得多重,放水里还不得沉底?”

陶英杰嘲讽的语气更加明显起来。

“瞧陶组长说的,我琢磨着专门成立科研班不是让咱们墨守成规的吧?

总要有点创新吧?”

唐植桐朝陶英杰扔了颗软钉子,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惹着他了,说话有些不中听。

“航海模型比赛都是有图纸的,各组按照图纸制作,比赛的时候要对外形打分,做的最像的分最高,接下来才是动力,哪个跑得快,哪个分高,评委最后给选手打综合分。”

陶英杰洋洋得意的跟唐植桐说道,同时也是说给其他没有参加过比赛的同学听。

“陶英杰同志说的没错,之前航海模型比赛都是按照体委统一印制、下发的航海模型图纸制作。”

庄磊眼瞅着有呛呛起来的苗头,跳出来打圆场。

“唐植桐同志说的也没有错,咱们这次成立科研班绝对不是让大家照猫画虎。

由于很多同学没有参加过模型制作、比赛,所以咱们第一次制作按照图纸来,第二次由各组开会讨论、商量,对现有模型做出改进,包括外形、动力等等。”

庄磊夸完陶英杰,接着肯定了唐植桐的说法。

陶英杰在听完庄磊对自己的肯定后,还满脸笑意,但随着庄磊肯定唐植桐,脸上的笑容就没了。

“好了,下面由各组长给自己的组员介绍自己的参赛作品。”

庄磊肯定完两人,拍拍手,安排了任务。

唐植桐明白庄磊的意思:争吵的事到此为止,谁若是再哼唧,就是不懂事了。

唐植桐选了个角度,背对着陶英杰,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参加航海模型比赛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家认识我国辽阔的海洋国土,熟悉征服海洋的装备和技术,培养热爱祖国海洋的感情,激发保卫海洋国土的决心。

大家要重视。”

在讲解自己的作品前,毕彬一本正经的做前沿介绍。

相比其他两个组,这介绍硬生生将毕彬的形象提升了两个档次,旁边的庄磊都欣慰的笑了。

随模型一块搬到教室的,还有相关图纸及制作模型的相关工具、原料。

毕彬的参赛作品是无线电遥控巡洋舰,以干电池作为驱动动力。

图纸有不少,船模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有详细的分解图。

毕彬很了解这艘模型,随手拿过一张图纸就能如数家珍般介绍。

唐植桐一边听一边点头,这玩意看着不算大,但图纸很多,上面标满了参数,看上去挺难制作的样子,实际上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

“想做模型,首先得会识图,然后按照图纸做零部件。”

“咱们整条船绝大部分都是由松木制成,所以大家伙得学木工活,包括但不限于锯、斧、刨、凿、锉、刀、钻,对木材进行解、削、刨、割,处理成模型所需的形状。”

“做好零部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进行烘烤、整形、榫接、粘合。”

“模型雏形做好后,要使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对船体的外部零件进行精细打磨,打磨光滑后再按照要求刷油漆。”

“等油漆晾干后,还要用水砂纸打磨,然后反复上漆、打磨,直到外表光滑的如镜子一般。”

“除此之外,同志们还要会切割玻璃和焊接。

像这艘巡洋舰的上的玻璃,都是一块一块割出来放上去的。”

“桅杆、雷达天线、螺旋桨这些部件制作起来难度最大,都需要用金属丝或金属板造型、锻打、铆、焊。”

“当然了,这里的焊接用的是电烙铁和锡条,不是电焊。”

别看毕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少言寡语,但一涉及自己的专业,讲起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也许,这就是理工男吧。

“组长,这些零件是用什么粘合在一起的?”

听毕彬讲完,唐植桐大概有了印象,开口问道。

“橡胶水泡赛珞珞,实在找不到赛珞珞,用乒乓球也行。

我做模型那会,天天去乒乓球台那帮人家捡球,每捡到一个都能高兴半天。”

想起自己制作模型时的艰辛,毕彬笑了。

唐植桐听后给毕彬竖起了大拇指,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这艘模型,我和其他同学用了大半年才做完,多走了不少弯路。

这次咱尽量加快进度,大家分着看看图纸,选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咱们分工来做。”

毕彬说完,将图纸分发给大家。

图纸上面有页码,不怕乱。

对于分工,唐植桐是无所谓的,打算捡一个别人不要的,像木工活这一块,外挂绝对做的丝毫不差。

到时候自己可以借口带回家加工,一宿的工夫做一两个零件,还是能说得过去的。

趁其他同学看图纸的时候,唐植桐瞄了一眼其他两个组。

施正则的是破冰船,模仿的北边大国新下水的核动力弗拉基米尔号,以橡皮筋绞转作为动力。

陶英杰的是竞速艇,动力是单缸内燃机,排量1.

5CC。

施正则的介绍中规中矩,陶英杰则在大讲如何将竞速艇的速度提高,有点技术,但技术含量不大,说穿了非常简单:提高内燃机的排量。

对航海模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唐植桐觉得这种比赛除了毕彬刚才说的意义外,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

既考验学生的识图能力,还考验动手制作能力,因为各部件误差稍微大一点就无法组装起来。

除此之外,唐植桐觉得这也是对“山寨”

能力的一次考核,因为此时国内压根就没有什么巡洋舰、破冰船、竞速艇。

不能排除潜移默化影响参赛学生,让他们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可能。

好大一会,三组的组员按照图纸选定了自己承担的任务,大部分都是木工活,剩下两样没人认领:无线电控制,及金属部件的制作。

“我搞金属部件吧。”

唐植桐主动认领道。

无线电控制是指的巡洋舰在水面上要做出不同的动作,前进、后退、左转、右转是最基本的,还有什么抛锚、起锚、升旗、鸣笛、打信号弹、放救生筏等等。

毕彬是无线系的师兄,无线电控制是他的强项,团队协作这种活,当然得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专长。

其实唐植桐最想搞的是动力系统,如果能借着研究动力系统的名头,把超强磁铁搞出来,那自己心心念念的吹风机是不是就可以问世了?

不过巡洋舰的动力系统是从外面买回来的电机成品,没有给唐植桐这个机会。

“行,大家拿好自己的负责部分的图纸,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咱们随时沟通。”

毕彬点头应道,认同了这种分工。

其他两组的进度也差不多,庄磊看三个组都分好了工,拍拍手,再次开口道: “各位同志,由于工作原因,我不会天天在这里,这间教室以后就是咱们603班的专用教室,钥匙在三位组长手里,日常事务都交给几位组长处理,组长处理不了的,给我打电话。”

“从下个月起,咱们科研班每位同学都享受运动员待遇,每个月的定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六斤!”

庄磊的话说完,各位同学都鼓起掌来,热烈但不惊讶,仿佛早就知道了一般。

“组长,我这边情况比较特殊,除了咱学校的日常学习以外,还得兼顾单位的一些事务,没法天天泡在这,不过你放心,我这边绝对不会掉链子,肯定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庄磊说完就撤了,留着科研班的同学自由讨论,唐植桐则趁机将毕彬拉出教室,说明情况。

“不要紧。

我看到学院张贴出来的通知了,你还要做报告是吧?

你那边忙不过来,可以跟我说,我对各个环节还是很熟悉的。”

毕彬笑笑,没有为难唐植桐。

“行,碰到不会的,我一定请教组长。”

对于毕彬的体谅,唐植桐全盘接受,打算回头先搞几个零部件出来,给他吃个定心丸。

“那个……陶英杰有个朋友本来是要来科研班的,后来系里说换人了,所以他心里有疙瘩,说话冲了些。”

毕彬犹豫了一下,给唐植桐提了醒。

“谢谢组长。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