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破五(1/2)
老话说,结了婚就是大人了。
今天这顿饭,甭管结婚还是没结婚的,都是二十啷当岁的大小伙子,战斗力没得说,不仅喝出来了两瓶西凤,还把四菜一汤给吃了个干净,嗯,每人还吃了两个大馒头。
吃完饭,将碗筷都撤下去,桌子一擦,又打了一会扑克。
临走的时候,三人跟商量好似的,要给唐植桐留下粮票。
“我邀请哥几个过来,自然是准备好了的,多了没有,管一顿饭还是可以的。
都拿着吧,今儿谁的饭票都不留。”
唐植桐拒收。
这批在解放前出生的二代,无论是品性、家庭教育,还是口碑,绝大部分都是很不错的。
这三位过来都没空着手,又是酒又是点心的,而且给足了张桂芳面子,无论是看在小王同学份上,还是看在自己的脸面上,这个情都得领。
好一番推拉,唐植桐到底是没留粮票。
每人半斤白酒,加上吃完饭又醒了会酒,尽管三人脸上还挂着醉酒的红色,但走路不打摆子,骑车也还正常。
看着他们远去,唐植桐和小王同学才回了屋。
眼下对于酒驾管的很松,骑自行车的喝,开卡车的也喝,这特喵的就很危险了。
一直到千禧年后,醉驾、酒驾引发的事故层出不穷,甚至有的直接发生在城门楼子前,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才有了醉驾入刑。
矮大紧是新法施行后第一个被逮的名人,判了六个月。
战狼京也因这个进去蹲过。
“四九城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这是战狼京的心里话。
这三个哥们挺实在,都是打算留下一斤粮票的。
冲这实在劲,唐植桐觉得这几位朋友不白交。
自己用上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可以为凤芝和小舅子,甚至自己的孩子多铺几条路。
等风刮起来,要么上山、要么下乡、要么入伍,这其中入伍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这个选项最轻松。
唐植桐承认自己的认知很浅薄,但懂一个最浅显的道理:若是真的有更好的机会,这种机会压根轮不到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就那几个名额,都不够排坐坐分果果的。
不排除有人确实发扬风格让孩子去最苦的地方,但同样不排除既发扬了风格,也不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的人,现在家家户户以好几个孩子的居多,多几个不同的选择,发达的将来可以拉一把选错的。
进屋后,唐植桐直接上了床,老习惯了,每次喝的稍微多一点都要眯一会。
小王同学给丈夫盖好被子,屋里烟味很大,想开窗,却担心丈夫着凉,最终留了条门缝。
等唐植桐一觉睡醒,太阳已经落山,伸个懒腰,把屋里的烟味一扫而空,然后炉子烧的旺旺的,去了正屋。
白天答应凤珍,今晚要吃煎酥的带鱼头、带鱼尾,这茬不能忘记。
带鱼想要酥,最好的办法是过油炸,小火慢炸,但眼下这种环境,肯定不能这么干,因为炸鱼实在是太费油。
过年这几天,唐家的伙食都非常好,前些日子用油票打的素油已经见底,所以这次唐植桐用的荤油。
荤油煎鱼,放几十年后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时候是各种植物油大行其道的时候,而且饭馆大多用调和油。
这调和油吧,怎么说呢,只能说成本是最低的那一拨。
眼下荤油才是无上妙品,普通老百姓想把素油换成荤油都没地界去换。
由于这次用的都是板儿带,鱼尾还好说,没多少肉,鱼头就有点大了,为了能炸的更酥一些,唐植桐将鱼头全部一刀两断,切成两片。
一口锅放不下多少鱼头、鱼尾,随着香味散发出来,几个小的也没心思玩了,全围在炉子周围看着唐植桐秀操作。
“准备吃饭吧,一会你们先吃。”
唐植桐一手拿着漏勺,里面放着煎好的,得仔细控控油,另一手拿着筷子,给锅里的鱼翻面。
几个小的都很有礼貌,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人应声。
不少人家规矩大,大人不上桌不能开饭,主人不上桌不能开饭,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能出声等等,唐家只要求等大人上桌一起吃,其他的无所谓。
“文文,收拾一下,你们先吃。
这鱼也就刚煎出来好吃,等都煎完了就凉了,凉了腥气。”
唐植桐转过头给了小王同学一个眼神。
有了小王同学带头,张桂芳也跟着坐下,弟弟妹妹们才开心的吃起来。
这边一直出,那边一直吃,都不带剩的。
最后的一点大家伙都没吃,特意给唐植桐留着。
唐植桐用馒头将锅底仔细擦了一遍,由于没有多少油的缘故,一个馒头都没用完。
“来,都尝尝,这个也得趁热才好吃。”
唐植桐将擦过锅的馒头分给大家伙,其中凤珍那块最大。
凤珍高兴地接了,给了哥哥一个大大的笑脸。
“姐夫,好吃,明天还能吃吗?”
敬民吃了一口,意犹未尽。
小王同学在旁本来想凶弟弟一顿的,什么年景?
有的吃就不错了,这还点上菜了,真把自己当做客人了?
皮痒了是吧?
但张桂芳那边明显反应更快,笑着答应了下来:“能!
明儿再让你姐夫煎!”
“那就晚上吧,明儿中午我和你姐得出去一趟。”
亲妈都发话了,唐植桐只能照做,明儿初五,得去吴海洋家。
初五,四九城百姓又称其为“破五”
,这一天百姓都忙着接财神、“送穷”
,以前的时候商人大多初五“开市”
,眼下小门头少了,但依旧有人守着这个条规矩。
“明儿中午咱们在家包饺子。”
张桂芳是知道儿子行程的,尽管儿媳发了话不能尽吃细粮,但初五这一天按照四九城百姓的习俗得包饺子,百姓称之为“捏小人嘴”
,寓意新的一年内不犯“小人”
,顺顺当当。
既然要包饺子,这饺子馅自然由唐植桐同学负责。
初五一早,唐植桐往外跑了两趟,给洗澡间的鱼换了两筐冰碴子。
这天儿,说变就变,这回搞的鱼有点多了。
调完饺子馅,唐植桐拽出来两条鲅鱼,打算去公主坟的时候先去一趟椿树胡同。
自个初八就出门了,要是天不转凉,这些鱼放不了多少天,要么吃掉,要么腌起来。
在唐植桐看来,吃掉是最保险的。
等来到椿树胡同时,叶志娟已经上班去了,唐植桐麻利的把鲅鱼给炖上,小王同学跟他说了叶主任自个在家凑合的事情,作为小辈得表表心意。
做完这一切,小王同学在家看锅,唐植桐跑去了妇联。
“妈。”
唐植桐敲敲门,喊了人,苗小琴亲近的跟唐植桐点点头,停了汇报工作,先退了出去,把空间让了出来。
唐植桐将武爱军想调动的事情说了一遍。
家里的鱼正愁着没地方消化,可以把这事抓紧点,如果叶志娟点头,唐植桐打算今天下午就去找一趟张新平。
“难为你想着这茬。
这像你鹿阿姨的风格。
如果不费劲的话,找人试试吧。”
叶志娟听完后,先给女婿道谢。
坐在她这个位置,更知道不能欠人情,哪怕是她跟鹿岚这种亲密无间的战友最好也别欠。
“瞧您说的,捎带手的事,今天下午我就跑一趟市局。”
唐植桐见叶志娟答应,心里也有了主见。
张新平这人还是挺好说话的,东西到位,事情办的也利索。
这边谈完,唐植桐跟叶志娟说了一声家里已经炖了鱼,就匆匆走了。
待鱼炖好,唐植桐和小王同学收拾一下,重新出发去公主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