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谋划(改)(2/3)
没办法,唐植桐只能从空间掏出两个西红柿,打算做个汤。
西红柿、黄瓜属于细菜,有反季节种植,但供应范围窄,这两样都不是能大开大合常吃的东西。
米掏一遍,递沙一下,挑出沙子,就能进高压锅闷了,不敢多淘,乳白色的都是淀粉。
唐植桐今天做的西红柿汤有点咸,一会浇在米饭上,勉强算是西红柿盖浇饭。
等叶志娟回来的时候,饭、汤均已做好。
“桉子来了,又麻烦你做饭了。”
叶志娟拖着疲惫的身躯,进门闻到饭菜味,强笑道。
“捎带手的,您快坐下歇歇。”
唐植桐口头上说道。
王静文不用避嫌,用实际行动去做,扶母亲坐下,又去给母亲倒了一杯热水。
“开了一天的会,让我们动员女性如何生产自救。”
叶志娟稍微透露了一下会议内容。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粮食紧,副食跟上也管点用。
我家就是挺好的例子。”
瓜菜代,得明年才会被提出,唐植桐知道,但没法明说,只能委婉的提示。
“我也想到了,但更多的人认为还是得种粮,只要粮食产量一上来,就啥都解决了。”
叶志娟喝口水,眉头皱的更紧了,当着两个小的面,没有说更多,反而催促道:“不说了,不说了,吃饭。”
饭后,叶志娟带女儿、女婿去书房,任由两个小的在外面听收音机。
“情况比预想的严重,报灾的地方越来越多,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肿、子宫脱垂病人,人口外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叶志娟语气很沉重,有些话在会上没法说,回家跟女儿、女婿唠叨唠叨。
“妈,有些事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尽力就好。”
唐植桐的劝说很无力。
“我知道,我也懂,就是深感无力,能做的太少了。”
叶志娟点点头,透露道:“鉴于现在这种情况,定量调低已成定局,下一步还会精简商品粮户口。”
“定量咱都听安排。
我的二等功快下来了,应该不至于被精简。”
唐植桐把消息说给叶志娟,省的她担心闺女。
唐植桐打算好了,如果有人夸他觉悟高,用大义压自己主动去农村,那就呸他一脸!
老子觉悟没那么高!
“好,这是今天听到的唯一好消息。
咱跟北边的关系已经快撕破脸了,前两个月我们降了一次工资,拿去还债,根本不够。
下个月居民肉食定量也会缩减,结余出来的拿去还债,内忧外患啊。”
叶志娟听到好消息开心了一些,说了一下国际形势,又追问道:“桉子,你家那些兔子养的怎么样了?”
“挺好的,随便给点草就能活,我昨天还去割了一车草回来。”
“好啊,那我就放心了。”
叶志娟心怀国家,但她也是一位母亲,同样担心子女过得不好,但她心里有尺度,不像某些人毫无原则:毫无底线。
“妈,您这么一说,我想起件事来。
我和文文在家没事的时候,鼓捣几件小玩意。
我琢磨着吧,甭管眼下形势如何,如果能给国家赚点外汇,那肯定是一件好事。
您给参详参详,看当不当用。”
唐植桐是真想为国家做点什么,但同时也深知,有些事哪怕No.
1和No.
2也摆不平,斗升小民就别虾寄吧唧唧歪歪了,否则一定会知道“死”
字怎么写。
“什么东西?”
叶志娟一听来了兴致,高压锅和净水设备的事她知道,这次会不会也是个惊喜?
“文文。”
话说到这,唐植桐看向王静文,该小王同学上场了。
“你转过身去。”
在自己妈妈和自己男人面前,王静文还是很不好意思露出上半身来。
唐植桐闻言,啥都没说,来到门口转身面对房门,手抓着把手,防止臭小子误入,任由自己媳妇展现给岳母看。
“你们真……真有想法啊!”
叶志娟在妇联工作,接触到的东西多一些,见多识广,她见过各种各样的,但这种类型很前卫,很抢眼。
“文文,要不要给咱妈留下?”
唐植桐继续面门。
“别,穿着吧。
你刚才不是说好几件吗?
回头拿过来一件,我找人研究研究,看能不能赚外汇。”
叶志娟赶忙阻止,自己闺女这么大,空着多不舒服!
“我觉得能,现在报纸上不都在报道各国提高女性地位嘛,穿得舒服一点不就是提高吗?
再说,我俩做了好几件,用的碎布头,原料才四毛钱。
我寻思着,卖成品总比布料要贵一些吧?
多出来的就是咱深加工赚的钱。
具体能赚多少我不清楚,得您联和有关部门去研究。
这个工作也挺繁琐,做多大的合适,有些部位是不是用松紧带等等。
我们这几个是凑合着用的,下面用的竹条,过水后可能会变形,最好用钢圈。
这个用的绑绳,如果能换成钢式挂钩就更好了。
还有颜色,什么颜色抢眼,需不需要绣花等等吧。
得去国外看看人家的……”
唐植桐面壁嘚吧嘚、嘚吧嘚,恨不能一气说完。
“哎呀,你别说了,一个大男人知道这么多。”
王静文穿好衣服,恨不能堵住自己男人的嘴。
“文文,你别拦着桉子。
桉子,你转过来,继续说。”
叶志娟知道这是正事,女婿连借口都帮自己想好了,主导推广这玩意,还有哪个单位比妇联更合适?
“妈,都说西方多好多好,工人工资多高多高,我琢磨啊,那人工费肯定也贵吧?
咱人工费便宜啊!
同样做一件这个,咱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吧?”
唐植桐很认真的跟岳母讲着,没有不好意思,因为这确实是正事。
“嗯,你说的有道理,还有吗?”
叶志娟若有所思,追问道。
“其实不光这些,咱能做小衣,那能不能做其他衣服?
我们那片不是有使馆区吗?
偶尔能看到从国外寄来的杂志、报纸,有那种布很少的衣服,听说是游泳穿的,布那么少,价格却很高。
咱能建棉纺厂,能不能建制衣厂?
什么衣服都造,男人穿的、女人穿的、孩子穿的。
俗话说衣食住行,衣是排在首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