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65章 什么叫话语权啊?(5k字,二合一)(1/2)

两天后,周五下午四点三十分。

荷兰人在工作上或许没有法国或者意大利人那么懒散,不过也绝非一个热衷于加班的民族。

因此,尽管距离正式的下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但佩滕高通量核反应堆(HFR)的行政楼里已经弥漫着周末即将到来的轻松氛围,不少人甚至开始筹划起这个周末去艾瑟尔省的度假计划。

科迪·施耐德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屏幕上的文件拖进文件夹,跟着伸了个懒腰。

作为核监管局派驻HFR的主管干事,他负责审核所有国际合作项目的安全文件,因此最近两天都在审查一份来自华夏研究团队的测试申请。

按照惯例,这种在ITER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审查大多也就是是走个形式,毕竟大部分关键内容都已经在之前的卡拉达舍大会上讨论完毕,剩下的只是一些技术上的细枝末节。

而能到HFR做测试的人无一不是各国核领域的翘楚,基本不可能整出什么离谱的活来。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方面。

所以,在整个办公室里,只有他还在苦逼兮兮地工作。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份了。”

此时,施耐德的心思已经明显不在工作上面,况且仅剩的这部分内容还是关于反应堆启动的—— HFR主体堆刚刚经历过一轮大规模整修,而华夏代表团又刚好在本轮测试中排列第一,因此比其它所有国家都多了一个步骤。

不过这毕竟只是个研究用的小型堆,堆芯启动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事。

于是他准备草草瞄上几眼,就去参与到同事们的讨论当中。

然而,就在他飞速滚动鼠标滚轮的时候,余光却突然瞥见屏幕上某个数据表里的异常。

他皱起眉头,将已经滑上去的页面又翻了回来。

“奇怪……”

他低声自语,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了蒙特卡罗模拟程序的检查清单。

在“初级中子源”

和“次级中子源”

两栏后面,本该有的参数值竟然是空白。

“见鬼……”

施耐德还以为是自己之前的工作出现了什么纰漏,赶紧翻出华夏团队提交的安全方案文档,使用搜索功能查找“neutron source“相关条目。

结果只找到一句模糊的说明:“中子注量配置将采用非传统方案,具体参数见技术附件F7”

—— 但整份文件根本没有所谓的技术附件F7。

这种问题在他们工作中并不罕见,各国提交的审核文档都是从自用版本里删掉一部分敏感内容,而如此大量的文本操作难免剩下一些小尾巴,所以经常出现找不到附件或者图表的情况,也没人会对此太过在意。

但这次却不一样。

因为这个附件F7真的关乎安全。

“汉斯!”

施耐德突然高声喊道,声音在开放式办公区显得格外突兀,“过来看一下这个!”

汉斯·范德维尔是HFR的核安全工程师,正收拾背包准备提前下班去接女儿。

他叹了口气,拖着脚步走过来:“又怎么了,施耐德?

下周一再看不行吗?”

“不行。”

施耐德的声音异常严肃,“华夏人的安全方案里没有中子源设置。”

范德维尔的表情瞬间凝固,面带不甘地缓缓放下背包。

“你确定?”

他俯身凑近屏幕。

“我查了三遍。

他们提到了中子源,但没有给出任何具体参数或位置信息。”

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个人听到对话,纷纷围了过来。

原本轻松的周五下午气氛荡然无存。

“这不可能。”

反应堆物理专家玛丽卡·德容推了推眼镜,“没有中子源怎么启动反应?

他们打算怎么控制初始反应速率?”

“你看这里……”

范德维尔指着刚才被施耐德搜索的出来的结果,声音突然变得低沉,“他们打算用某种……我们不熟悉的技术。”

一阵沉默笼罩了小团体,所有人都明白他暗示的可能性—— 华夏人可能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反应堆启动技术,而如此语焉不详,说明这背后有可能涉及到军事应用。

“立刻通知舒尔廷女士,“施耐德站起身,脸色凝重,“这事我们做不了主。”

尤利娅·舒尔廷的办公室门紧闭着,但透过磨砂玻璃能看到里面亮着灯。

施耐德敲了敲门,听到一声疲惫的“请进“。

HFR的负责人正在整理公文包,看到四人严肃的表情,颇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出什么事了?”

舒尔廷已经担任这一职务两年之久,在她的印象里,这老几位可都不是工作积极的主。

在周五下班之前来找自己,说明不会是什么小事。

“华夏团队的安全方案有问题。”

施耐德直截了当,“他们没有按照ITER标准设置中子源。”

尤利娅的动作停在半空,眼睛里闪烁着警觉的光芒:“详细说说。”

德容接过话头:“我们检查了蒙特卡罗模拟的输入文件,发现初级和次级中子源参数全部缺失。

安全方案里只提到会采用'非传统方案',但没有具体说明。”

“他们提交的只是安全文件,不是完整测试方案。”

范德维尔补充道,“所以我们暂时不知道对方到底打算怎么做。”

舒尔廷慢慢坐下:“华夏人似乎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除非这不是错误,”

施耐德压低声音,“而是刻意为之……”

“不要妄下结论,“尤利娅打断他,“我们和彭院士团队合作多年,他们一直很专业。”

她看了看手表,“不过安全风险确实不能放任,我来联系一下他们……”

她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了内部专线。

等待接通的十几秒里,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电子钟的滴答声。

“彭院士,我是尤利娅·舒尔廷,“她的英语带着轻微的荷兰口音,“很抱歉这么晚打扰您,但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视频通话很快建立起来。

屏幕那端,彭觉先院士坐在一间略显凌乱的实验室里,从墙壁上的布置来看,应该是HFR提供的表征实验室。

显然,对方仍然在进行测试前的最后准备。

“舒尔廷女士,“他用流利的英语回应,声音沉稳,“我猜是关于安全方案的事?”

舒尔廷微微惊讶: “您已经预料到我们会联系您?”

彭觉先摘下橡胶手套,摇摇头:“那倒不至于,只是你们在这个快下班的时间跟我开视频电话会议,恐怕也没有别的什么可能性了……”

“是的。”

舒尔廷点点头,“本来应该在明天之前给你们答复,但是现在遇到一些问题……”

听到这句话,彭觉先的眼神中微微露出惊讶。

实际上,尽管对方之前承诺过,会在三天内给出答复,但他一直以为这个“三天”

是指三个工作日。

没想到是真的三天。

之前光是从方鉴明口中听说华夏在荷兰人这边的待遇提高,但直到现在才切身体会到。

“彭院士,“舒尔廷直接进入正题,“在你们提供的安全方案中,没有注明中子源设置的具体位置以及源强参数,所以我们无法评估反应堆启动阶段的风险……”

彭觉先轻轻点头,语气平静但不失强硬地回答道: “我们团队讨论过是否应该在安全文件中提供更多细节。

但考虑到技术敏感性以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要求,最终决定只提交必要的最低限度信息,这也是符合ITER相关原则和规范的……”

舒尔廷深吸一口气,赶紧抬手阻止了对方继续上纲上线, 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那么一些头铁的国家可以无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但其中肯定不包括荷兰。

“我们当然支持ITER的规定以及相关国际条约的原则……”

她先是表态,然后话锋一转: “虽然HFR的规模不大,但极端情况下,设计不当的中子源仍然有可能使得源量程探测仪器失效,从而导致堆芯进入瞬发超临界状态,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