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38章 瓮启青香,信传暖意

距离栖霞谷霓裳族长那抹坚韧的紫色霞光消失在铁杉林的风雨中,已过去数日。

暴风雪虽未停歇,但势头似乎被连绵的山峦削弱了几分,变成了持续不断的鹅毛大雪,将山谷裹在一片静谧的银白之中。

石屋内外,肃杀与忙碌并存。

那口红褐色的陶瓮,始终静立在石屋避风的一角。

凌渊每日都会仔细检查那道至关重要的水封,确保清水盈满,隔绝着外界的寒气与杂菌。

此刻,他再次俯身,鼻尖贴近冰冷的瓮壁。

一股极其细微、却异常清晰的复合酸香,透过陶土幽幽渗出,不再是初封时浓烈的辛辣咸鲜,而是转化为一种沉凝、醇厚、带着诱人发酵气息的独特芬芳——似有若无的果酸、沉淀后的辛香、以及草木精华转化的复杂底蕴。

这香气,如同瓮中沉睡的山野精魂苏醒前的低语。

“时辰,到了”

凌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比数日前封坛时更多了几分笃定。

开瓮的仪式感丝毫不减。

沉重的陶盖被凌骁和阿璃合力小心抬起,搁置一旁。

那道水封屏障被轻轻拂去。

霎时间,一股比之前浓郁数倍、更加圆融和谐的酸香如同挣脱束缚般涌出,瞬间弥漫了整个石屋,这香气不再刺鼻,而是温润、开胃、带着令人愉悦的发酵感,驱散了冬日石屋里常有的沉闷气息。

瓮口之下,景象已焕然一新。

曾经层次分明的紫红嫩绿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均匀的、深沉而温润的青褐色泽。

宽叶菜块、刺嫩芽芯、紫背天葵、水蕨叶所有食材在时光与盐卤的共同作用下,完美地融为一体,质地变得柔韧而不失爽脆。

盐水呈现出清澈的琥珀色,其间悬浮着点点野山椒碎末和辛香料,如同封存了阳光的琥珀。

最上层漂浮着一层薄薄的、乳白色半透明的菌膜——那是天然乳酸菌活跃的证明,是成功发酵的勋章。

“阿父,这味道,好特别,闻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凌睿忍不住凑近,眼睛发亮。

凌玥小心地用洗净的骨筷夹起一小块“青褐菜”

递给阿璃。

阿璃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眼睛渐渐弯起:“成了,酸得柔和,咸得恰当,野葱野姜的辛香沉在底味里,麻味若有若无,刺嫩芽的嫩润还在,还有种说不出的鲜,比我们以前做的任何酸腌菜都好吃,这该叫”



凌渊看着瓮中这融合了山野精华、经由时间点化的珍馐,沉声道:“就叫它‘石瓮青’吧。

石瓮所藏,青韵留香”



石瓮青的成功,不仅带来了珍贵的食物储备,其开胃解腻、富含发酵益生菌的特性,更是对抗寒冬单调饮食和肠胃不适的良方。

全家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就在石瓮青开坛后不久,一声清越的鹰唳穿透风雪,由远及近。

一只翼展修长、羽毛青灰、眼神锐利如电的驯鹰——正是霓裳族长的伙伴“青影”

——如同利箭般俯冲而下,稳稳落在石屋前一根特意架起的横木上。

它姿态优雅地收拢翅膀,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凌渊身上。

它的脚爪上,牢牢系着一个同样用紫色丝线缠绕封口、绣着小小云霞标记的精致小皮筒。

凌渊上前,解下皮筒,青影歪头看了看他,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叫,算是打过招呼,随即振翅而起,盘旋一圈后迅速消失在东南方的风雪中。

展开皮筒内柔韧的薄皮卷,上面是霓裳清丽而略带锋芒的字迹,用的是炭笔混合着某种植物汁液书写,字迹清晰: 凌渊族长尊鉴:一别匆匆,风雪阻途,心念贵部安泰。

承蒙慷慨援手,救治阿岩,恩情铭感。

阿岩伤势渐稳,栖霞上下皆感念于心。

归程虽险,然族长所示“暖炕”

之巧思,“石肤”

之玄理(霓裳将保温涂料原理理解为热能禁锢阵纹),于脑中萦绕不去,每每思及,皆叹服于族长化腐朽为神奇之能。

栖霞亦在加紧仿效,以御酷寒。

此番冒昧传书,除致谢问安,另有一事相告。

前日我族巡山队于南麓暖泉畔,偶遇避寒之“雀族”

小队。

雀族擅采撷奇珍,尤精香料。

其族老见我等苦寒,特赠一种名“暖身椒”

之保存秘法。

此椒形似赤豆,通体火红,性极辛热,乃雀族于火山岩缝中艰难采得,为驱寒圣品。

然其鲜果极难保存,雀族之法乃:“采得鲜椒,择其饱满无伤者,勿沾生水。

以纯净雪水融之,调浓盐水(较之腌菜更咸三分)。

椒入小陶罐,盐水浸没,封以兽脂混草木灰之泥,隔绝空气。

置阴凉石隙中,任其自然发酵。

待三月后启封,椒色转深红近褐,辛香更沉凝霸道,热力内蕴。

取数粒煮汤或炖肉,一碗下肚,如吞炭火,寒邪立驱”

雀族言,此法非独椒可用,或可推及他物。

霓裳思及族长精研发酵之道,故录此法相赠,或能触类旁通,有所裨益。

风雪酷烈,望君珍重。

待春回大地,再聆高论。

栖霞霓裳 顿首,信末,还附着几笔简略却生动的“暖身椒”

图样。

凌渊读罢,心中暖意流淌。

霓裳的来信,不仅情真意切,更带来了极为宝贵的知识。

这“暖身椒”

的发酵保存法,特别是其高盐、厌氧发酵以转化和浓缩辛辣热力的思路,与他制作“石瓮青”

的盐渍、水封、乳酸发酵虽同标不同(一为增味储食,一为保存并转化辛热药性),但在利用盐、隔绝空气、借助时间与微生物(发酵)力量的核心原理上,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凌渊当即来到石桌旁,铺开一张处理过的轻薄兽皮,提笔蘸墨(炭粉混合树脂):霓裳族长惠鉴:青影传书,风雪送暖,展信欣然。

知阿岩兄伤势平稳,栖霞安好,甚慰。

“石瓮青”

已于日前启封,幸得天时眷顾,瓮中青韵已成。

其味酸香醇和,柔韧爽口,开胃解腻,乃寒冬佳品。

此物之成,赖盐卤守护、时光浸润、微菌(指微生物)之功,化山野之鲜为瓮中至味。

此中之道,恰与族长所示“暖身椒”

秘法暗合——皆以盐为钥,封绝外扰,假光阴与造化之妙手,点石成金,化凡为珍。

“暖身椒”

之法,闻之如见火山之精魄被封存于方寸陶罐,辛热内蕴,驱寒圣品。

此法精妙,尤在其高盐厌氧以激扬椒性,实乃保存转化辛热灵物之不二法门。

凌渊受教匪浅,他日若得此神椒种子或鲜果,必当以此法试之,不负族长与雀族厚赠。

“热能禁锢”

之理(指保温涂料),仍在摸索。

族长慧眼,以“阵纹”

喻之,实令渊汗颜。

此道艰深,待风雪稍歇,再与族长书信详谈。

风雪未止,寒夜仍长。

愿赤阳藤护佑栖霞,愿暖身椒驱散酷寒。

彼此珍重,静待春归。

薪火凌渊 谨复 他将回信小心卷好,装入一个同样小巧的皮筒,系上代表薪火部落的赤色草绳。

走到屋外,对着东南方轻啸一声。

不多时,青灰色的身影如电般穿破雪幕再次落下。

凌渊将皮筒系在青影脚爪上,轻轻拍了拍它强健的翅膀:“有劳青影,交予霓裳族长”

青影锐利的眼眸看了凌渊一眼,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叫,振翅而起,迅速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