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暖屋和深谋(1/2)
冰冷的雨丝依旧执着地敲打着石屋顶,发出连绵不绝的沙沙声。
石屋内,却是一番与屋外截然相反的景象。
拥挤,却充满生气。
火塘里的火焰熊熊燃烧,将橘红色的暖意慷慨地洒向每一个角落,驱散着从门缝、石壁缝隙顽强钻入的湿寒。
湿透的兽皮衣物挂在临时架起的木杆上,在火焰的烘烤下蒸腾起缕缕白气,空气里混杂着潮湿的皮草味、燃烧的木柴香、干草的清甜以及众人身上尚未散尽的雨水泥土气息。
老人和孩子们被安置在最靠近火塘的干草垫上,裹着干燥或半干的兽皮。
那位咳嗽的老者啜饮着凌玥递来的热水,急促的喘息终于平缓下来,脸上也有了血色。
几个幼小的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突然变得拥挤又格外温暖的地方,之前的恐惧被安稳取代。
凌骁、阿璃和几个半大少年最后一次往返,将最后几户人家最紧要的粮种罐子、珍贵的火种石和一些勉强干燥的皮子抢救了回来,此刻正靠着门边的石壁喘息,身上滴落的水珠在脚下汇成一小滩。
凌渊站在火塘边稍远一点的地方,目光缓缓扫过屋内。
族人们虽然狼狈,但总算暂时安全了,冻僵的身体在暖意中复苏,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下来。
看着凌石、凌草他们脸上混杂着感激、疲惫和对自己山洞状况的忧心,凌渊知道,眼下暂时的安全只是第一步。
“雨好像小些了”
抱着婴儿的小草侧耳听了听,声音里带着一丝希望。
“嗯,淅淅沥沥了,不再是瓢泼”
凌渊点点头,但他的眉头并未舒展。
他抬头望了望石屋顶,仿佛能穿透厚重的岩石看到外面依旧铅灰色的天空,“但这云层厚得紧,一时半刻怕是散不干净。
这场雨,算是给我们敲了记警钟。”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屋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族长身上。
连最小的孩子也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不再咿呀。
“山洞漏雨,是天灾,也是隐患暴露。”
凌渊的声音沉稳有力,“等雨彻底停了,我亲自带人,一家家去查看。
该堵的裂隙用最好的黏土混碎石堵死,该疏的水道挖开,该加固的地方加固。
我们的家,必须能扛得住风霜雨雪”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投向火塘跳跃的火焰,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这场雨下完,天就该彻底凉下来了。
风会越来越硬,雪也快来了。
冬天,不会因为我们山洞漏雨就推迟脚步。”
这话让刚刚暖和过来的众人心头又是一凛。
是啊,躲过了眼前的湿冷,更严酷的寒冬就在门外等着。
① 组织缝制冬衣 凌渊的目光落在角落里堆着的那几卷抢救回来的、尚算干燥但数量明显不足的皮子上,又扫过族人身上单薄或湿透的兽皮衣裤。
“眼下第一要紧的,是御寒”
他沉声道,“这场雨,泡坏了不少皮子和干草。
我们原本储备的冬衣料子,怕是不够了。
凌草下意识地抱紧了怀里的孩子,担忧道:“是啊族长,我家存着过冬的几张好皮子,全给泡得发硬了,怕是不好用了”
“各家情况差不多”
凌石也叹气,“雨来得太急,根本来不及收拾”
凌渊点点头,心中已有计较:“皮子不够,就想办法凑。
等天稍晴,能进山了,组织人手,狩猎队优先寻找皮厚耐寒的猎物。
另外,各家积攒的兔皮、松鼠皮,哪怕是小块的,都收集起来。
还有,”
他看向几位年长的妇人,“我记得凌草婶、还有三婆婆,你们处理皮子、缝制的手艺是族里最好的”
被点名的两位妇人连忙点头。
“好”
凌渊果断道,“等安置好大家,山洞修补完,立刻组织人手缝制冬衣。
老人、孩子、体弱的人优先。
皮子不够的地方,就用多层鞣制过的软草、或者用细藤编成内衬,夹在皮子里,多一层是一层。
针脚要密,毛要尽量保留在里面。
缝制冬衣这件事,三婆婆、凌草婶,你们领头,需要多少人手,族里的妇人、手巧的半大孩子,都由你们调配。
这是关乎性命的大事,马虎不得。”
“族长放心”
三婆婆声音虽有些沙哑,但眼神坚定,“老婆子这把老骨头,缝缝补补还能派上用场。
一定把娃娃们、老家伙们都裹严实了”
② 火炕大家要问什么是火炕 凌渊的目光再次回到温暖的火塘,又看了看挤在火塘边取暖、但显然离火源有远近之分、导致受热不均的族人,尤其是那些睡在边缘的老人和孩子。
他心中那个盘桓了许久的念头,此刻无比清晰地浮现出来。
“光是靠火塘取暖,挤在一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难顾周全。”
凌渊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尝试的意味,“我琢磨过一个东西,或许能让大家晚上睡得暖和些,不必都挤在火塘边”
“哦,族长想到什么好法子”
凌骁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好奇地问。
阿璃和其他人也竖起了耳朵。
凌渊走到石屋内侧,指着靠近石壁、离火塘有一段距离但地面相对平整的一处地方:“你们看,火塘烧着,这靠近的石壁,还有地面,是不是也暖烘烘的”
众人点头,这是常识 “我就在想”
凌渊蹲下身,用手感受了一下地面的温度,“能不能把这热气,引到我们睡觉的草铺下面去”
“引到下面”
抱着孩子的凌草疑惑地重复,“热气不是往上走吗?
怎么引下去”
“是啊族长,热气往上跑,草铺在下面,怎么弄热乎”
凌松也挠挠头。
凌渊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思索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我观察过我们家的火塘,也看过鹿婆婆山洞里的布局。
我想,可以在睡觉的地方,用石头和泥巴砌一个嗯,一个‘暖床’。”
他一时想不出更贴切的词,用了“暖床”
这个朴素的称呼。
“暖床”
众人面面相觑,更加困惑。
“对”
凌渊比划着,“就在睡觉的位置下面,用平整的大石板铺底,四周和上面也用厚石板围起来、盖起来,但里面是空的,像,像一个石头做的盒子嵌在地里。
然后,在靠近火塘这边开个口子,用泥巴和石头垒一条通道,把火塘的烟和热气引到这个石头盒子里面去。”
他一边说,一边用脚在地上简单勾勒着,“热气顺着通道流进石头盒子,把里面的石板烤热,睡在上面的草铺不就暖和了吗?
烟呢,再从石头盒子另一头,垒个烟道,通到屋子外面排出去。”
他描述的正是火炕的原理。
众人听得半懂不懂,但“把热气引到床铺下面烤热石板”
这个核心概念算是听明白了。
“这这能成吗?
烟不会倒灌回来呛人”
凌石有些担忧。
“热气进了石头盒子,不会把草铺点着吧?”
凌草也担心。
“关键就在烟道的口子要开得比进烟口高,烟自然往上走,就能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