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一朝登顶万法皆空,斩尽敌首靖安天下(1/9)

平原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铁甲铮铮,刀枪齐鸣!

大蓝朝八支御营军和西极国一万二千名僧兵已经厮杀了近一个小时。

双方从远距离开启军阵以煞气对攻,到大军冲锋,近身搏杀。

阵型一次次分散,又一次次重组。

千人级军阵被打散,就组成五百人级的军阵,再到三百人级、百人级、五十人级。

虽然此战的关键是在那些巅顶强者身上,但其实这两万多名战士的厮杀,其惨烈程度才是本战的第一!

西极国虽有一万两千名僧兵,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最近两年才拿到煞器开始训练,缺乏实战经验。

论对军阵的细微掌控,和同袍的配合,佛国的僧兵不如大蓝朝的御营军。

所以八支御营军虽然在人数上处于下风,但打得却很主动。

然而西极国的这些僧兵都是从最虔诚的信徒中选拔出来的,拥有极为坚定的意志和对西极国不可动摇的忠心!

即便死战到最后一人,这些僧兵也不会动摇!

相比之下,这次跟随闻人正出征的八支御营军虽然也是挑选出来的精锐将士,但论战斗意志,反而不如西极国的僧兵坚定。

近一个小时的血战,八支御营军伤亡近4000人,西极国的僧兵也伤亡近6000人。

双方都已经伤亡过半!

御营军的士气明显下降了很多,有小范围溃散的趋势。

而西极国的僧兵们依然在顽强作战。

一旦御营军彻底溃败,剩下的5000多名僧兵还能组成5个千人阵,等同于五位大宗师。

这样的战力已经能对巅顶战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一边,大蓝朝的一众强者和西极国一众强者之间的战斗也即将分出胜负。

双方原本打得势均力敌,大蓝朝这边的顶尖强者数量比西极国少,但有不少武道大师和真人辅助,能够稳住局势。

坏就坏在净莲的加入。

他此前失去了净恒的佛言加持,战力从巅顶掉落,又被青霜军以道则之力暂时封印。

等到他借助国运解封脱困后,这位大阿罗汉并没有贸然参与巅顶的战斗。

他的思路很清晰,自己虽然有亲王级战力,但加入巅顶的战斗却没法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一时半会打不出优势。

于是净莲选择加入‘次一级’的战场。

他一个亲王级强者杀入一众大宗师和武道大师的战场,足以所向披靡——

一柄缠绕着炽烈雷光的降魔杵,如同天罚之龙,悍然撕裂层层空间,带着毁灭性的气息强行闯入两座正在激烈对抗的武道之域中!

其中一座武道之域属于白沙大学校长刘常文。

武道之域内,无数道接天连地的狂暴龙卷在疯狂肆虐,嘶吼的狂风化作了无形却锋锐无匹的利刃,疯狂地切割、绞碎领域内的一切存在。

刘常文正与普渡寺的一位护寺金刚激烈交锋,两位神衍境大宗师的武道之域如同两股滔天巨浪,猛烈地对冲、挤压、侵蚀,试图将对方彻底湮灭!

这原本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然而净莲这蓄谋已久、突兀其来的一击,瞬间打破了僵持的平衡。

降魔杵携带着煌煌雷威与无匹的洞穿力,所过之处,咆哮的狂风为之平息,狂暴的龙卷如同被无形巨手扼住,纷纷溃散湮灭!

轰隆——!!!

降魔杵如同一道九天坠落的狂暴怒雷,结结实实地轰击在因武道之域反噬而身形一滞的刘常文胸膛之上。

雷霆之力爆开,震得刘常文气血翻腾。

与此同时,净莲的术法攻击已趁虚而入,悍然闯入了刘常文的心神识海!

刹那间,刘常文的脑海中仿佛有上千尊金身佛像同时显现,宝相庄严,却又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当这位大学校长强行从那佛音幻象中挣脱出来时,他的头颅已经高高飞起!

就在他被降魔杵击中和梵音幻象困住的电光火石之间,与他正面对敌的那位护寺金刚没有丝毫犹豫,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绝杀机会,一记手刀撕裂了他的护体罡气,精准而冷酷地斩过了他的脖颈。

这位曾与李飞并肩作战的白沙大学校长,就此战死沙场!

净莲得手后,又立刻转向下一处战场。

他只要带领西极国的顶尖强者杀光大蓝朝的顶尖强者,再帮助另一处战场上的僧兵战胜大蓝朝的御营军,就能带着十几个顶尖战力一起加入巅顶战场!

这么多顶尖战力加起来,已经足以暂时挡下一个巅顶战力。

“或许我才是这一战的胜负关键手!”

净莲忍不住这样想道。

然后太禹就赶到了。

他站在乾坤颠倒五行大阵的外围,先抬头看了一眼天穹之上,能隐约透过大阵看到其中的厮杀。

再低头看向下方的战场,看到了大蓝朝御营军即将溃败,看到了大蓝朝一众强者处于劣势。

前方的五彩华光突然散开,太禹能清晰看到大阵内的战况。

他看到宁青曼在魔枪之下岌岌可危,看到李飞被镇河天王和玄心真君联手镇压 这是玄心真君有意让太禹看到,因为胜利的天平已经朝他们这边倾斜,太禹看清楚后,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断。

“太禹——”

镇河天王的声音从阵内传出,浑厚而洪亮,响彻整片战场。

他并不遮掩自己接下来说的话:

“你已经看到了,现在只需要你和我们一起杀了李飞,则天下太平!”

太禹沉默。

他出发比宁青曼更早,距离比宁青曼更近,来得却更晚,只因他没法像宁青曼那样不顾一切。

他必须保证自己赶到战场时,状态至少保持在七成以上,这样无论情况如何,他都有自保的余地,可以随时抽身。

因为顾虑太多,所以太禹做决定必须非常慎重。

来之前,李飞在大罗宗的山门内带给他叶择安的两句话。

其中一句是说,如果太禹选择帮佛家,胜负只在五五之间。

而如果太禹选择帮大蓝朝,则大蓝朝必胜。

可现在等他赶到,局势却和叶择安说的完全相反!

现在太禹如果选择帮大蓝朝,未必能胜。

而如果他选择和佛家联手一起杀李飞,则李飞必死!

甚至哪怕他不出手,只是看着,今天这场决战应该也是大蓝朝输了!

他只需要等到李飞死后,和玄心真君一起出手稳住局势,则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成了。

“太禹!”

天穹之上,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

是秦子恒借助李飞以靖安神通打开的通道,用国运万里传音:

“今日只要你肯出手相助,朕以大蓝天子的名义许你国师之位,今后大罗宗与大蓝朝荣辱与共!”

局势不同,价码也就不同了。

李飞去大罗宗谈的时候,秦子恒只是许诺大罗宗百年平安。

只因那个时候的大蓝朝占据优势,无论怎么看,将来都是稳赢的局面。

但如今却是李飞危如累卵,随时都可能丢了性命,所以秦子恒公开许诺给太禹国师之位。

然而百年平安也好,国师之位也罢。

终究没法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

信任问题。

李飞和洪光帝之间的信任,是一次次的重用与一次次令人咂舌的功勋建立起来的。

即便如此,过渡到新君这里,若是没有洪光帝留下的那封信,如果不是大蓝朝面临绝境,不得不依赖李飞,君臣之间的信任也很难如现在这般深厚。

人心,永远是最难以揣测之物。

遍观历史,君王重诺,同时也最不重诺。有一万种方式可以不遵守诺言。

什么国师之位,当初大蓝初立,需要倚仗道家之时,道家三宗的掌教几乎是轮着当大蓝国师。

大蓝太祖登基之时,也曾许诺道家与大蓝朝荣辱与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