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良将殉国(3/3)
朱友贞听到牛存节的死讯,着实悲伤,命令辍朝三日,并派大臣用竹简记录牛存节的功绩、高规格地予以安葬,并追赠其为太师,谥“威”
。
919年八月,贺瑰在濮州病逝。
朱友贞派王瓒接替其职位。
王瓒上位后,一反梁军以往的防守架势,亲率五万人,北渡黄河偷袭澶州和魏州,采取游击战术,一碰到晋军就跑,坚决不与其正面接触。
一通捣乱之后,王瓒率军驻扎在德胜城上游的杨村,并沿河修筑工事,还从洛阳运来大量竹子,在黄河上建造浮桥,用于从滑州运粮,支援前线。
晋军也仿照其做法,建浮桥运粮,又在魏州征调数万农民工,拓建德胜北城,然后以此为前线基地,与王瓒死磕,双方在黄河沿岸干了百十仗,互有胜负,谁也拿不下谁。
此时,刘鄩在兖州包围张万进已有一年多。
当年刘鄩被葛从周困于兖州时大概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反过来围城吧。
兖州城内眼看就要断粮,张万进过得困苦不堪,一再向李存勖求助,而李存勖正忙于对付王瓒,无暇东顾。
张万进急了,派亲信刘处让再去求李存勖,可李存勖就是不答应,刘处让也急了,居然在晋军军营前拿刀把自己耳朵割下来一只,顶着满是鲜血的半边脸向李存勖喊道:“大王您再不派人救我们,我们就完了!”
李存勖被他的忠心感动,准备派兵救援。
没曾想晋军这边还没动脚,前方就传来消息,兖州失陷,刘鄩屠城,张万进全族被诛。
刘处让这只耳朵算是白割了。
此后,晋梁之间又爆发了几次大规模冲突:十一月,王瓒集中优势兵力向德胜北城进发,途中与晋军李嗣源部遭遇,败退;十二月初,李存勖亲自出马袭击梁军后勤部队,俘虏众多梁兵。
梁军反过来在其回营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大败之,李存勖单骑逃出;几日后,两军在黄河南岸对战,梁军凭借人数优势在战斗之初占了不少便宜,还生擒晋将石君立等人,但晋军马上展开反攻,王瓒抵挡不住,撇下部队,在河边抢下一条快船逃命去了。
梁军没了统帅损失万余,但石君立等俘虏被顺利押回开封,囚于狱中。
朱友贞听说石君立能冲能打是条汉子,就想说降他纳为己用,所以让人在监狱找了个亮堂的单间给石君立住着,整日好吃好喝地供着,企图让他感受到大梁的感召自觉归顺。
可石君立不吃这一套,该吃吃该喝喝,吃完喝完就睡大觉,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
朱友贞派人引诱他,许给他官爵金银等许多好处,劝其投降。
石君立仍不予理睬,说人各有主、人各有志,不会将旧爱变新仇,更不会把故敌当新友,让朱友贞趁早死了这条心。
石君立虽然将话说死了,但朱友贞这次一反常态地礼贤下士,铁了心想降服他,将同时俘虏的其他晋将全部斩首,只留下石君立一个人关在监狱里。
而王瓒从前线逃回后,朱友贞怪罪其作战不利,抹了他北方剿总的头衔,另派天平节度使戴思远接任,驻守黄河南岸的杨村,负责阻截随时南下的晋军。
时值年末,李存勖回家过年了,前线晋军受命防守黄河北岸,没有进攻态势,双方默契地偃旗息鼓,互不侵犯。
胡柳坡之战晋军损失惨重,周德威战死,幽州镇痛失良将。
李存勖生怕契丹乘机入寇生事,忙命李嗣昭权知幽州军事。
922年,契丹数万精骑乘势南下,形势危急,李存勖不得不放弃进攻后梁,挥军北上抵抗外侮。
双方战于望都,李存勖又犯了轻敌冒进的老毛病,结果被契丹军重重围住。
关键时刻李嗣昭豁出去了,率领自己精挑细选的三百骑,迎着箭雨飞蝗冲入敌阵,愣是将李存勖救了出来。
这时契丹元帅阿古只搭弓上箭,“嗖”
的一声,一支雕翎正中李嗣昭脑门。
此时李嗣昭箭袋中的箭早用光了,便从脑门上拔下敌箭回射阿古只;阿古只头一偏,仅射杀一名亲军。
众人护着李嗣昭返回军营,彼时伤口流血不止,李存勖等人来至病榻近前,李嗣昭已是口不能言。
见众人前来看望,李嗣昭死死盯住箭囊,一抹眼泪从眼角潸然而下,李存勖一把抓住李嗣昭的左手泣道:“先王遗恨,我等没齿难忘,诛燕王、逐契丹,灭朱梁……”
此时李存勖只觉得李嗣昭手心冰凉,急令医官把脉,医官道:“二太保无脉也!”
闻听此讯,众将官痛哭难抑。
却说阿古只一箭射中李嗣昭脑门,李嗣昭回射后坠马不起。
身后士卒只顾去救李嗣昭,阿保机与阿古只侥幸逃脱。
契丹大将萧敌鲁身陷重围,无奈只得死拼史建瑭。
史建瑭一枪将萧敌鲁挑落下马,未等萧敌鲁爬起,史建瑭战马一蹄踩中他的后心窝,萧敌鲁吐血而死。
契丹大败,李存勖还军晋阳,再将李克用遗箭祭上,并将李嗣昭灵位摆放祭台之上。
李存勖对李克用灵位说道:“父王临终遗命三箭,孩儿刻骨铭记,今契丹大败,逐回塞北,二恨已报。
未想二兄阵亡,令儿痛心疾首。”
李存勖折断第二支雕翎箭对众人说道:“先王三恨,仅剩朱梁未平。
孤已修书一封给歧王李茂贞,约其明年八月会兵黄河。”
李存勖即位后,追赠李嗣昭为太师、陇西郡王。
李嗣源上台后,又下诏将李嗣昭配飨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