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9 三姓家奴(1/2)

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县人。

少年时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本来是感化节度使时溥手下的一个小兵。

因战功卓著,逐渐得到时溥的重用。

唐大顺二年十月,被宣武军围困浸泡了两个月之久的宿州城,随着一声巨响,大段城墙颓然垮塌。

宿州刺史张筠看着帐下面如土色的将领,最终决定放弃抵抗,举众出降。

宿州的失守,彻底动摇了整个军镇的信心,感化节度使时溥麾下的诸位将领们,开始纷纷离心起来。

这里面就包含感化军第一悍将——刘知俊,当刘知俊率领两千精锐整体投奔朱温的时候,朱温表示了谨慎的欢迎,毕竟自己也是降将出身,对于这种不太熟悉的降将,当初朝廷对自己的那一套,朱温又原封不动地用到了刘知俊身上。

想赢得我的信任,那就拿出你的诚意,给个投名状。

就这样,刘知俊部被编到对徐作战第一线,用徐州军的脑袋数量,来表达自己的忠诚。

一般来说降将不好当,打得好,那是应该的;打的不好,是不是还恋旧情?

因此朱温投降后,砍黄巢军时十分努力,而此时刘知俊也是一样。

刘知俊披甲上马,轮剑入敌,勇冠诸将。

朱温命左右义胜两军隶之,接着用为左开道指挥使,时人谓之“刘开道”



刘开道,顾名思义,为朱温大军披荆斩棘,开辟大道。

刘知俊干得很不错,一柄重剑在万军丛中轮得虎虎生风,敌军碰着就死,粘着就伤,刘知俊豁出性命,终于在朱温帐下站稳了脚跟。

刘知俊东征西讨,在战争中逐渐向上爬,一直混到了同州节度使。

天祐三年冬,降而复叛的邠州节度使杨崇本联合义父岐王李茂贞,集合关内势力,拥兵六万攻击关内的朱温军队,企图一举将梁军势力赶出关外。

面对来势汹汹的关内藩镇军队,远征沧州的朱温来不及派出主力驰援,只能命令附近的刘知俊率军抵抗。

而此刻刘知俊手中可以调用的兵只有五千余人,说实话,五千对六万,确实有些勉强。

对于朱温来说,或许他并不指望刘知俊的这些军队能够创造奇迹,但这些人至少能拖上一段时间,让自己能够从容调集军队来应对这场危机。

刘知俊抱着必死的决心去迎战,没想到的是,刘知俊这次没碰到铁板,却碰到了一块豆腐。

鉴于朱温军队之前给关内军队留下的深刻印象,六万关中子弟面对五千梁军的死磕,竟然瞬间闪崩,兵败如山倒,残兵败将们被刘知俊部砍瓜切菜般斩了两万多人。

从此刘知俊便成为藩镇中口口相传的传奇名将。

王重师,颍州人,沉稳大度,临事有权变,剑槊之妙冠绝一时。

秦宗权攻陷许昌时,王重师脱身逃奔朱温,朱温惊异于他的相貌,把他归隶于拔山都军旅中(当时军旅皆以都名,如黑云都、银枪都等)。

朱温攻伐上蔡时,王重师力战有功。

到讨伐兖州、郓州时,被擢升为指挥使,朱温奏明朝廷授与检校右仆射。

从此王重师带着他的冷剑寒槊,跟随朱温南征北战东讨西杀,每临沙场身先士卒,剑起槊落敌血飞溅,攻城略地所向无前!

朱温下令将一支特种部队“长剑军”

交由这位猛将统领。

长剑军有了王重师这位高手指挥,信心倍涨,威力大增,行动时场面何其拉风:一帮剑客集体出击,首领挥剑飞出,余众百剑齐上,如成群的银龙乱舞,寒光八方飞旋,杀气直冲九霄!

此后五六年间,王重师几乎是剑不离手,甲不离身,厮杀五六年,激战百余次,威震敌胆晃动乾坤,“长剑无敌”

的传说誉满天下!

军阀秦宗权的军事才能远远不及朱温,其部下也没有一个人能敌得过王重师的武勇,最终秦宗权被朱温擒斩。

自此朱温实力大增,野心也更为膨胀。

朱温对王重师愈发喜爱,不断提拔,先升指挥使,再升颍州刺史。

王重师对朱温也是感激涕零,恨不能以死相报。

乾宁年间,太祖进攻濮州,纵使士兵破坏濮州城墙,濮州人于是屯积火堆堵塞在被毁坏的城墙处,烟火连天,没人敢越过。

王重师当时卧病军中,听说后一跃而起,命壮士取来军毡浸湿丢到火堆上,然后率领精锐士兵突入敌城,各军紧接其后。

血光和火光的交融之下,烟尘和刀丛之中,王重师像个从神话中走出来的巨汉,面无表情,无声无息,只是双手握剑,左劈右砍,前刺后扎,一个又一个敌兵在他的四周变成了死尸,还有一些敌兵差点被他吓疯了,因为他们惊悚地发现,这位挥剑狂舞的猛士不但杀起人来如切瓜剁菜,而且怎么打也打不死!

他们更加想不到,这位恐怖的杀神还是一个正在养伤的病号呢!

备受激励的朱温大军突然热血沸腾胆气高涨,紧随着王重师和他的勇士们踏向了烟火和乱箭!

已经有不少濮州兵趁乱用刀或槊砍中或刺中了王重师的身体,本就带着伤病,这下可好,又被重创了好几下,若是换了一般人,早就归西了,但王重师实在神奇,依旧斗志昂扬,依旧昂首阔步,依旧挥剑冲杀…… 在王重师的带头奋力下,濮州城终于被朱温大军攻克,直到这时,王重师才像座铁塔一般沉沉地倒了下去。

当朱温在喜悦之余急忙召见爱将时,却发现被部下抬回大营的王重师已是负伤八九处,皮开肉绽,浑身是血,奄奄一息!

朱温痛惜道:“虽得濮州,却失重师!

奈何!”

立即命令医士用奇药给他医治,一个多月才痊愈。

王重师武功盖世,功业卓著,又备受军民爱戴,为此颇为自负,像极了关羽。

开平年间,王重师自负劲儿爆发,事先不请示上级就擅自派部将张君练进攻邠、凤二州,结果兵败而归。

朱温闻听此事大怒,准备将其召回治罪,并派刘捍代替王重师。

刘捍也是朱温帐下的一员勇将,论起战功,与王重师不分高下。

刘捍来到长安,王重师没有出来迎接,相见时态度也不尊重,见之青门,礼又倨。

刘捍诬陷王重师居功自傲,心怀二意,暗地里与邠州、岐州联合。

朱温疑之,贬重师溪州刺史,再贬崖州司户参军,未行。

于是朱温追加了一道命令:赐死,株杀其五族。

听说老邻居王重师被杀灭族后,刘知俊兔死狐悲。

梁廷命他进取邠州,刘知俊托言缺粮,不肯遽进。

朱温怀疑他有异心,召他回京。

刘知俊正准备赶往洛阳,弟弟刘知浣写信给他,教他千万不要入朝,入朝必死。

他更加恐惧,观望不前。

刘知浣又在朱温那里请命,说自己愿意接兄长回朝。

朱温不知有假,当即答应。

刘知浣当即带领家人赶到刘知俊的大营。

刘知俊暗中贿赂长安官员捉拿刘捍送到凤翔治罪,自己率兵占住潼关。

消息传出一片哗然,因为前两个月他刚被封为大彭郡王。

要知道,后梁的开国异姓王可是寥若晨星。

听闻刘知俊背叛自己,朱温派人对他说:“我对你一向不薄,你为什么要辜负我呢?”

刘知俊的回答比较经典:“王重师忠心耿耿,没有辜负您,不是也招到灭族大祸吗?”

朱温又派人对刘知俊说:“前些日子王重师获罪,是因为刘捍那厮陷害。

现在我已经后悔莫及了!

像你这样背叛我,我心里很难过,刘捍误了我的大事,就是死了也弥补不了他的罪责。”

刘知俊听后不予作答。

朱温再遣近臣招谕刘知俊,刘知俊不从。

朱温乃削其官爵,派杨师厚率同马步军都指挥使刘鄩往讨刘知俊。

刘鄩至关东后得获刘知俊伏兵,令为前导乘夜叩关。

关吏未曾辨明立即开门,刘鄩兵马一拥而入,刘知俊措手不及弃关西走。

刘知俊的选择挺尴尬,他投降了自己的老对手,附近的岐王李茂贞。

李茂贞杀死刘捍,正准备发兵援应刘知俊,不料刘知俊仓猝前来,李茂贞见到这位一直痛殴自己的名将受宠若惊,很想表示表示,可自己只有凤翔这块地,也没有多余地方安置这位大神。

于是李茂贞好言抚慰,特授中书令。

命他往取灵州,俟得地后即封镇帅。

刘知俊请得岐兵数千人克日就道,径至灵州城下,把城池围困起来。

朱温接到急报,立遣康怀贞、王彦章会师往援,刘知俊绕出前面据险邀击,把康怀贞麾下的兵士冲作数段,康怀贞狼狈奔至升平,蓦有大山当道,两面峭壁,只一狭径可通人马,康怀贞正在担忧,猛闻一声胡哨,那岐兵从谷中出来堵住山口,为首大将正是刘知俊,大呼康怀贞快来受死。

康怀贞吓得手足冰冷,王彦章道:“节帅只随我前进,怕他甚么?”

王彦章舞动两枪杀入山口,一杆枪重有百斤,经他两手运动,好似篾片一般。

刘知俊上前拦阻,怎经得王彦章神力,战到三五个回合,已杀得汗流浃背招架不住,慌忙勒马退还。

康怀贞仓皇失措不知所为,亏得王彦章持着两大杆铁枪当先开路,左挑右拨搠死数百人。

王彦章且战且前,康怀贞紧紧随后,费了若干气力才得杀透山谷麾鞭遁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