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李存勖扫平燕国(2/3)
郭崇韬道:“将军之意,莫非欲以大义招降此人?”
李嗣源不觉笑道:“知我者安时也。”
二人说笑而回。
元行钦回至山寨大营,高行周问道:“今日将军与李嗣源交战如何?”
元行钦道:“久闻李嗣源武艺高强,上有威名,下得军心,今日交锋乃真英雄也。
我本当被擒,却被李嗣源释放而回,日后怎有脸面再去叫战?”
高行周问道:“那将军之意……”
元行钦道:“我欲率众归降,以报李嗣源放我回营之恩。”
高行周道:“我等跟随将军北阻契丹,南拒晋兵,倘若将军率众归降,我等至死追随。”
元行钦道:“行周忠义之士令我钦佩,若有此心明日共赴晋营请降。”
“我意也是如此。”
高行周道。
二人商榷已定归降晋王。
次日清晨,元行钦令一万八千幽燕将士列队山下,李嗣源腿伤未愈不想出战,后来听说燕军请降,乃大喜道:“诸公随我去迎。”
李嗣源、郭崇韬、石绍雄率左右将官来至大营门外,只见元行钦与高行周二将下马单膝跪倒,元行钦道:“罪将元行钦率一万八千将士前来请降。”
李嗣源一瘸一拐将元行钦、高行周扶起说道:“请将军上马。”
二人心中纳闷。
李嗣源拉住二人缰绳,亲自牵马引路。
来到中军大帐,石绍雄认出跟在元行钦身后的高行周,便对李嗣源说道:“正是这位小将军与我大战六十回合未分胜负。”
李嗣源问道:“此乃何人?”
元行钦道:“此人是我手下副将高行周,其父乃是昔日大名鼎鼎的幽州神枪将高思继。”
李嗣源叹道:“昔日曾闻高思继与铁枪王彦章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今日小将军枪法勇冠三军。
令人钦佩。”
高行周赶忙向李嗣源还礼。
正是: 从来不打不成交, 只恨英雄多飘摇。
交战岂止比武艺, 还观谁家品德高。
相逢沙场三百合, 一朝归附成挚交。
义比流云随风去, 情同大浪入波涛。
周德威与李嗣源两战告捷,俘获燕兵三万余众。
刘守光连接败报,惊惶的了不得,卑辞厚币向梁求援,正值梁廷内乱不暇应命。
刘守光狗急跳墙,即刻修书一封,命密使骑八百里快马往契丹求援。
刘守光只待一日,周德威便率三军兵临幽州城下。
刘守光自知兵力不支,不得已致书乞怜,愿为城下盟。
周德威笑语来使道:“大燕皇帝尚未郊天,何故雌伏如此!
我受命讨罪不知他事,继盟修好更非乐闻,请为我转语燕帝,休想乞和,快来一战。”
于是叱退来使,不答一字。
刘守光闻报越加窘迫,又遣将周遵业,赍绢千匹,银千两,锦百段,献入晋营,哀求周德威道:“我王以实情告诉你,富贵成败人之常理;记住别人的功劳,宽恕别人的过错是称霸者的胸襟。
我王去年狂妄自称天子,本意是不愿在朱温之下而已,哪里料到得罪晋王。
如今知道自己的过错,请求晋王能够宽免。”
周德威道:“能战即来,不能战即降,何必多言!”
周 遵业尚欲开口,见周德威起身入内,只好怏怏退还,报知刘守光。
刘守光搔首挖耳无法可施。
踌躇了许多时候,突闻城外喊声大震又来攻城,不得已硬着头皮登陴巡守。
遥见周德威跨着骏马,手执令旗指挥战士,遂凄声遥呼道:“周将军!
你是三晋贤士,难道不能想到别人的危难吗?”
周德威答道:“公已为俎上肉,但教责己,不必责人!”
刘守光急得没法,再派人往契丹吁请援兵。
阿保机因事耽搁一时未来。
刘守光急上加急,除出降外别无它法,乃登城语德威道:“我已力屈计穷,只求将军少宽一线,俟晋王亲至,我便开门迎谒泥首听命!”
周德威命承业返报晋王。
晋王乃自诣幽州,单骑抵城下,呼守光与语道:“朱温篡逆,我本欲会合河朔五镇兵马兴复唐祚,公不肯与我同心,乃效尤朱温僭号称帝,且欲并吞镇、定,是以大众愤发至有今日。
成败也是丈夫常事,但必须自择所向,敢问公将何从?”
刘守光流涕道:“我今已为釜中鱼,瓮中鳖了,惟王所命!”
晋王也觉动怜,即折断弓矢向他设誓道:“但出来相见,保无他虞。”
刘守光闻言,又道他是仁柔易欺,便含糊答应道:“再等三日!”
李存勖道:“既然汝真心悔过,本王可免汝罪过,保得富贵。”
刘守光见他信了自己的话,抱拳谢道:“守光这里谢过晋王千岁!”
三日过后,李存勖率军令刘守光开城投降,刘守光拒不开城。
李存勖怒道:“刘守光!
汝既与本王约定三日为限,因何三日已到,却不肯献城。”
刘守光哈哈大笑道:“李存勖!
此乃我缓兵之计,我堂堂大燕皇帝怎能屈膝于汝?
契丹皇帝率大军马上就到。”
晋王且笑且愤,返入德威营中,决定明日督军猛攻,誓入此城。
是夕有燕将李小喜缒城来降,报称城中力竭。
看官道这李小喜是何等人物?
他原是刘守光嬖臣,教刘守光切勿降晋,刘守光被他哄动,遇着危急时候,不得不作书乞降,其实是借此缓兵,并非实心投诚,不料小喜却先走一着奔投晋营。
李存勖即命五更造饭,饬各军饱餐一顿。
俟至黎明,一声鼓角,全营涌出。
晋王亲披甲胄,督令进攻,这边竖梯,那边攀堞,四面八方同时动手。
燕兵已经力尽,哪里还能支持,就使有心拒守,也是防不胜防,霎时间閤城鼎沸,纷纷乱窜。
晋兵一齐登城,拔去燕帜,改张晋帜,趁势下城往捉守光。
刘守光已挈妻子李氏、祝氏,儿子继珣、继方、继祚等逃出城外,南走沧州,只有乃父刘仁恭还幽住别室,晋军马到擒来。
此外有家族三百口逃奔不及,一齐作了俘囚。
晋王李存勖入幽州城,禁杀安民,授周德威卢龙节度使,兼官侍中,改命李嗣本为振武节度使,更遣别将追捕刘守光。
刘守光携带妻儿逃到关南,沿路生了冻疮,双脚肿起,整天没有饭吃。
到燕乐县,藏在山洞中,叫妻子祝氏到田家乞食(可称作讨饭皇后)。
田家见她衣服华丽,并没有乞人形相,遂向她盘问,祝氏直言不讳。
田家主人张师造假意留她食宿,且令人往请刘守光一同到家,暗中却飞报晋军。
晋军疾趋而至,将刘守光及二妻三子一并捉住,械送军门。
李存勖方宴犒将士,见将吏擒到守光,便笑语道:“您是本城主人,奈何出城避客?”
刘守光匍伏阶下叩首乞命。
晋王命与刘仁恭同系馆舍给与酒食。
刘守光正是腹饥,乐得一饱。
越数日,晋王下令班师,令刘守光父子荷校随行。
刘守光父母对着守光且唾且骂道:“逆贼破灭我家竟到这般!”
刘守光俯首无言。
路过赵州,赵王王镕盛帐行幄迎犒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