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后妃争宠(1/3)
却说唐高宗继位以后,因为王皇后没有生出儿子,于是太子之位一直空着,高宗很是郁闷。
后宫刘氏生了个儿子,名叫李忠,刘氏地位微贱,她的儿子如果被立为太子,一定跟皇后亲近,于是王皇后的母舅柳奭与褚遂良、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经过商量,请求立李忠为皇太子。
高宗同意,行了立储的礼仪,并让王皇后抚养李忠,王皇后很满意。
但是后宫有一位萧良娣长得挺漂亮,高宗非常喜爱,封他为萧淑妃,萧淑妃生了个儿子叫李素节,因为母亲得宠,李素节被封为雍王。
王皇后非常妒忌萧淑妃,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萧淑妃母子的坏话。
萧淑妃也不是个软柿子,于是对王皇后反唇相讥。
高宗既不便袒护王皇后,也不便袒护萧淑妃,左右为难。
高宗索性不管她们两人,自己另外去找心上人。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李治决定到感业寺进香。
听说皇上要来,武媚娘立即出门迎接。
高宗下了銮舆,趋入寺中,高宗见武媚娘还象以前一样迷人,不过是少了一头凤髻。
高宗悲喜交集,勉强对着三尊大佛行过了香,遂令侍卫等在外候驾,自己携武氏趋入云房。
武氏叩头涕泣道:“陛下位登九五,竟忘了当年的旧约么?”
高宗忙用手替她拭泪,且慰谕道:“朕何尝忘卿?
只因丧服未满,不便传召,今特地到此,无非为卿起见,卿可即日蓄发,待朕召卿便了。”
武氏这才收泪道:“陛下果然不弃,尚有何言?”
说毕轻轻地坐在高宗膝上,追叙三年间的苦况。
说一句,滴一粒珠泪,惹得高宗也呜咽起来。
武则天当着高宗的面写下一首情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高宗不便久留,温存数语后趋出云房,传呼侍卫等人上舆而去。
高宗回宫后竟然得了相思病。
他茶不思,饭不想,天天惦记着武媚娘。
王皇后看到高宗这个样子,便问高宗是怎么回事。
高宗就把实话告诉了她,谁知王皇后不但不阻止,反而请高宗赶快把武媚娘招进宫中。
原来,高宗一直宠着萧淑妃,王皇后总是吃她的醋,所以王皇后就想只要武媚娘进了宫,萧淑妃必然失宠,对方多一个敌人,自己多一个帮手,多好啊!
高宗看到王皇后抱赞同的态度,心里非常高兴,于是隔三岔五地派内侍去探望武媚娘,看她头发长了多少。
说也奇怪,武媚娘的头发也争气,长得非常快,没多久就长出了一头乌发。
武媚娘再添点假发,盘成云髻,居然和在后宫的时候一样迷人。
很快,武媚娘跟情僧冯小宝告别,并跟他订下以后见面的时机,然后跟着内侍进宫拜见高宗。
高宗见她还是那么美丽迷人,越看心里越高兴,于是就带她去见王皇后。
皇后含笑相迎,武媚娘跪下接连磕头,两人都说着恭维的话,气氛非常融洽。
王皇后让武媚娘在正宫左侧居住,并且拨了一些宫女去伺候她。
到了傍晚,高宗和皇后给武媚娘接风。
高宗坐在上面,武媚娘坐在下面,王皇后坐在高宗旁边,三人说说笑笑。
武媚娘装作谦恭的样子给皇后看,一点儿都不敢放肆,等到酒席散后,王皇后回宫,高宗就拥着武媚娘进房去了。
从此王皇后天天赞美武媚娘,说她如何殷勤,如何温恭,高宗喜欢得不得了,当即进封武媚娘为昭仪。
武昭仪只巴结皇后,根本不把萧淑妃放在眼里,萧淑妃又是嫉妒又是愤恨,于是向高宗告状。
谁知高宗不但不理睬她,反而对她更加冷淡。
就这样武昭仪成功地挤倒了萧淑妃,接下来就是一门心思扳倒王皇后。
王皇后对待宫女非常严格,武昭仪就百般笼络宫女,每次得了赏赐就全部分给她们。
宫女们都很喜欢她,甘心做她的心腹。
于是她们就把王皇后的一举一动都告诉给武昭仪。
永徽五年闰四月,武昭仪身怀六甲,很希望自己能生一个儿子,谁知生了一个女儿。
武昭仪非常失望,想着既然生女儿没有用,索性利用她来陷害皇后。
这天武昭仪在宫中闲坐,忽然宫女报说皇后驾到。
武昭仪急忙对宫女说了几句话,然后自己躲入侧室。
王皇后来到西宫,所有宫女跪地相迎。
王皇后问武昭仪到哪儿去了,宫女们都说她到御园采花去了。
王皇后就在西宫里随便坐着,这时听到床上有小孩的哭声,她就起身来到床边,抱起武昭仪的女儿逗弄一番。
王皇后自己没有孩子,看到别人的小孩就非常喜欢,那女孩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又睡着了。
王皇后把小孩放下,用被子盖好,见武昭仪还没回来,等不及就走了。
武昭仪听说皇后走了,就从侧室出来,见女儿正睡得很熟。
她竟狠起心肠扼住女儿的喉咙。
可怜这女孩儿连声音都没叫出来,四肢一抖就断气了。
武昭仪仍然用被子盖住女儿,然后等待高宗到来。
高宗每天退朝都会来这里跟她谈情说爱,因此不到半刻就来了。
武昭仪手上拈着花朵迎接高宗入宫。
高宗笑着对她说道:“美人爱花,但花儿跟你相比,都要比下去啊。”
武昭仪微笑道:“皇上这么夸奖臣妾,臣妾怎么敢当呢?”
高宗一边笑一边看向床内道:“女儿还在睡觉吗?”
武昭仪道:“已经睡了好久了,这时候应该醒了。”
说着就让侍女去抱女孩,谁知侍女打开被子一瞧,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武昭仪假装催促道:“莫非女儿还在睡觉吗?
赶快把她抱来啊!”
侍女才说了一个“不”
字,武昭仪假装不懂什么意思,自己跑到床前去抱女儿。
她还没有碰到女儿,嘴里就大声惊叫起来。
高宗连忙来到床边,发现女儿已经死了,忍不住泪流满面。
武昭仪哭着问侍女道:“我去御花园采花,不过就一会儿工夫,好好的一个女孩儿,怎么就被闷死了?
是不是你们跟我有仇,谋害了我的女儿?”
侍女们听到这话吓得全都跪下,都说不敢。
武昭仪又说:“如果不是你们,难道这里有鬼么?”
侍女们回答道:“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抚弄了公主一会儿就走了。”
李治勃然大怒道:“一定是皇后杀了我的女儿!”
武则天立即嚎啕大哭。
不过武则天掐死女儿没有人看到, 史书上为什么敢断定是她做的呢?
王皇后去看武则天的女儿,武则天肯定是在的。
既然武则天在,王皇后就不可能作案,那不是明目张胆的杀害吗?
借皇后十个胆,她也不敢公开杀死武则天的女儿啊!
武则天看见女儿已死,大声哭闹,问宫女刚才是怎么回事,武则天问的是女儿的死因。
而宫女回答说王皇后来过。
这意思显然是说王皇后杀了武则天的女儿。
要知道这是一个宫女,她可以说是别人照顾不好捂死的,也不敢推在皇后身上啊。
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武则天和她事先串通好,叫她那样说的,而宫女不敢不听。
由此便可断定,武则天的这个女儿,肯定是她自己杀死的。
王皇后无法解释,李治便有了”
废王立武“的打算。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高宗废王立武。
李治便想借“废王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