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脑补最恐怖(2/2)
> 为此,我们决定做一件从未有过的事??
> 自今日起,Moxi OS全系列产品的源代码将在GitHub与GitLab同步开源,采用MPL-2.
0许可证,接受全球监督。
> 同时,我们邀请IEEE、ISO、W3C等国际标准组织牵头成立独立审计委员会,对每一行提交代码进行安全性评估。
> 我们不怕审查,因为我们从未做过伤害用户的事。
> 若真有后门,请你们找出来。
> 找到了,我们跪谢指正; > 找不到,请还我们清白。”
信末附有一段视频:林远站在实验室中央,面对摄像机平静地说:“我可以保证,Moxi OS的设计哲学始终是??
尊重选择权。
你可以删掉任何一个预装应用,可以关闭任何一项权限,也可以随时导出全部数据迁移到其他平台。
这不是口号,是我们写进宪法里的原则。”
视频上传四十八小时内,播放量突破两亿次。
全球超过三千名独立程序员自发组成“透明守护者”
联盟,逐行审查代码库,三天内提交三百七十二份分析报告。
结果惊人一致:未发现任何隐蔽数据采集行为,相反,多项隐私保护机制被评为“行业最佳实践”
。
更有甚者,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公开对比测试结果显示:Moxi OS在内存管理效率、后台进程控制精度、电池调度算法等方面全面优于Android与iOS,尤其在低端设备上的表现堪称奇迹。
“这不是抄袭者能做到的。”
该机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这是一个经过深度思考、长期迭代的技术杰作。”
风向再次扭转。
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意识到,这场所谓的“安全危机”
,实则是旧秩序对新兴力量的围剿。
于是,反击开始了。
巴基斯坦宣布全国学校电脑统一更换为Moxi系统;埃及开罗地铁完成首阶段票务系统迁移;阿根廷总统亲自出席发布会,宣布国家政务云全面转向基于Moxi Core构建的“南方星链”
计划;就连一向亲美的阿联酋也悄悄启动试点项目,在迪拜自贸区推广陌信企业版作为官方通讯工具。
更令西方震动的是,俄罗斯国防部透露,新一代军用单兵终端已完成Moxi OS定制化适配,具备抗干扰、低功耗、离线作战能力,已在乌克兰前线小规模试用。
“他们把民用系统变成了战略武器。”
五角大楼内部简报如此评价。
而在深圳,林远却并未庆祝。
他坐在办公桌前,凝视着一封刚收到的邮件。
发件人署名:**Chad**。
标题只有两个字:**小心**。
正文写道: > “你们赢了第一轮。
但游戏才刚开始。
> ‘铁幕’不是传说,它是真实存在的跨国干预网络。
> 他们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
不是攻击服务器,而是摧毁信任。
> 下一步,他们会策反你的合作伙伴,制造供应链断裂,甚至煽动内部叛乱。
> 别相信任何人,尤其是那些突然对你友好的人。
> 我不能再多说。
> 只希望有一天,当你站在山顶回望,能明白我们为何选择沉默。”
林远读完,久久未动。
他想起五年前那个暴雨夜,自己蜷缩在网吧角落,听着主机风扇嗡鸣,一行行敲下内核初始化代码。
那时他以为,只要做出好产品,世界自然会接纳。
现在他懂了,真正的战争,从来不在代码层面。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
晨曦初露,城市渐渐苏醒。
远处工地塔吊缓缓转动,新建的数据中心轮廓已然显现。
拿起电话,他拨通海外事业部负责人:“通知所有驻外团队,立即启动‘蜂巢’应急预案??
分散存储、多重备份、本地自治。
另外,从今天起,所有高管出行必须配备双人贴身保镖,住宅区增设电磁屏蔽装置。”
然后他又补了一句:“查一下最近申请加入开发者社区的几个欧洲机构背景,特别是那个自称‘中立技术促进会’的组织。”
挂断电话后,他在笔记本写下一行字: 【当技术成为权力,我们必须比强盗更懂得防守。】
雨终于停了。
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深圳湾畔的大楼上,玻璃幕墙反射出耀眼光芒,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苍穹。
而在太平洋彼岸的西雅图,微软总部某间会议室里,CEO盯着屏幕上不断下跌的Azure市场份额曲线,终于忍不住问身旁顾问: “我们是不是……搞错敌人了?”
对方苦笑:“我们一直以为对手是华为、是小米、是腾讯。
可现在看来……真正的颠覆者,是从一家网吧诞生的野火。”
“野火?”
CEO喃喃重复。
“是啊。”
顾问望向窗外,“你看不见它的时候,它在地下蔓延;等你察觉时,整片森林都已经烧起来了。”
同一时刻,查德站在旧金山金门大桥上,手机收到一条新消息。
是林远回的: 【谢谢提醒。
我们也准备了一份礼物, 等着送给那些想熄灭火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