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03章 扶贫(1/2)

饭局的人数又多了几个,一张桌子很快就刚好坐满。

陈家志默默盘算了下,找不出丝毫被邀请的规律,房地产、绿化、花卉、汽车、服装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互相也不是很熟。

感觉就像临时组了个局一样。

而凑巧陈观叶今天见了他,留下了印象,便把他喊上一起。

除了这,陈家志也想不出其他理由,整个桌上人他除了长得最帅外,论身家,论企业体量,都是最小的。

他表现得也不起眼,只是一直侧耳倾听,领导每讲两句他就很用心的点点头。

除此之外,就没其他表现了。

陈观叶曾在省委兼任过绿化委员会副主任,所以饭桌上的话题从绿化聊到天气,过一会儿,又聊起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这时,陈家志余光注意到有服务员在门口询问康铭,估计是问是否要上菜。

陈观叶也注意到了这一幕,略微咳了两声,众人便知道正题来了。

“今天把各位请到一起,也是有个不情之请。”

“今年2月,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向海子里提交了一份对口扶贫工作报告,确定了广东与广西开展扶贫协作,其中花城可能与百色地区‘结对子’。

不出意外,这份报告很快就能得到确认。

市委也任命我担任花城市扶贫组组长,组织相关工作,现在也正在筹备阶段。

我计划等下半年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结束后,便前往百色调研”

领导去百色调研扶贫工作,那怎么能空着手去?

到这时,连陈家志都明白了陈观叶的意思,其他人更不可能不明白。

这是化缘来了。

陈家志不动声色的瞄了几眼众人的表情,都是老狐狸,没人不耐烦,但多少有些异样。

他也在思索着自己能做什么,他对广西的印象不多。

最深刻的便是砂糖橘、甘蔗和各种水果,其次就是螺蛳粉和五菱汽车。

关于百色,他更是只在地图上看到过几次,百色好像和云南接壤,是云南到广东公路运输的必经之地。

“目前我对百色的情况不甚了解,但从已有的情况来看,当地的教育很落后,山区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早早辍学,我便想从这方面入手,为当地筹集教育扶贫款。

当然,如果有哪位对到百色投资有兴趣,我也可以居中牵线搭桥。”

捐款或者投资 目的很简单明了。

包间里沉默了几秒后,与陈观叶挨着坐的彭霖吉率先开口道。

“陈市长,支持教育事业,我辈义不容辞,我个人愿意捐款五百万元帮助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出手就是五百万元,让不少人脸色微变。

陈家志也在快速思考,既然上了桌,躲是躲不过了,去百色投资也不可能,便也只有捐款一条路。

他略微有些懊恼,装什么大头蒜啊,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他家里无权无势,最大的官就是老丈人在村里担任会计。

而现在接触到了陈观叶这样的人物,又是扶贫助学捐款,他觉得可以做点善事,顺便结交一二。

只是该捐多少?

现在公司现金多,但各方面的预备投资也不少,还向员工承诺了年中要分红和发奖金,捐多了不行。

现场的人他实力也最弱。

但捐少了又很难给人留下印象,有可能等于白捐。

陈家志继续观察着,随着彭霖吉的带头,众人也陆续开口,捐款金额也没再那么夸张。

二十万、五十万元的都有,超过一百万元的只有一个。

这让陈家志放松了些,脑海中也已有了主意。

等按顺序轮到最末尾的他时,陈家志开口道:“领导,靠谱鲜生愿意拿出一百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

陈观叶伸出手与陈家志握了握,“好,感谢陈总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支持!”

陈家志感觉目的达到了。

一百万在这一桌人刚好能排到第三位,至少这一刻陈观叶对他的印象很深很好。

“看面相陈总年龄不大啊,今年贵庚?”

坐陈家志旁边的是位做绿化工程的老板,名叫劳峻,等陈家志坐下后,便问了一句。

陈家志回道:“今年23。”

包间里瞬间就安静了,在场的人年龄都不小,基本都三十往上。

劳峻感慨道:“后生可畏。”

陈观叶这时也笑道:“陈总也是白手起家,三年前,他还才刚来花城,只种了几亩地菜,现在花城、沪市、云南等各地加起来有一两千亩地,蔬菜更是出口到东南亚、日本等各个国家和地区。”

众人都有些惊讶,殊不知陈家志比他们更惊讶。

这是专门调查过他啊!

但能让陈观叶做出这番介绍,也证明他今天这一百万确实花出了价值。

捐款过后,便进入了用餐环节。

有了陈观叶特别介绍,又陆续有人与陈家志交流,他也借此收了不少名片。

遗憾的是他还没名片。

但也与劳峻和另一名做花卉生意的老板叶云挺有共同话题。

绿化和花卉好歹也和种地搭点边,何况陈家志也去过斗南花市,顺便给两人推荐下也无妨。

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陈观叶在主导酒桌氛围。

大约九点过时,饭局就结束了,众人陆续离去。

陈家志刚想出门时,又被秘书康铭喊住,“陈总,领导让你再坐一坐,喝杯茶醒醒酒。”

“好。”

陈家志有点微醺了,但大脑还是清醒的,一瞬间就意识到可能和新基地的投资有关。

在康铭带领下,陈家志进了茶室,茶室的布置也很特别,放了几盆绿植。

除了陈观叶,彭霖吉、劳峻和叶云三人也在,三人今天的捐款也都不少。

陈观叶招呼道:“陈总,来,喝茶。”

陈家志坐下后,陈观叶便亲自给他倒茶。

陈家志伸出食指和中指扣了扣桌子以示感谢,这还是他和黄建远学的喝茶礼仪。

等陈家志喝了一杯茶后,陈观叶说道:“陈总,关于你新基地的投资,我有个建议。”

陈家志酒意瞬间醒了大半,说:“领导,愿闻其详。”

陈观叶笑了笑,“其实和你的选择也并不冲突,从化和增城之间,我建议你选择增城,增城很多乡镇才勉强脱贫,还需要巩固一二。”

他在‘扶贫’两个字上加重了点语气。

联想到他新兼任的职位,扶贫组组长,陈家志便明悟了。

“好!”

“领导,增城本身也很符合我们的定位,尤其是小楼、派潭和正果三个乡镇,山清水秀,种出的菜品质肯定好。”

陈观叶笑了笑,对彭霖吉三人说:“别看陈总年龄小,也是个妙人。”

陈家志提的三个乡镇里,除了小楼人均收入在增城县排名中游。

派潭1993年人均收入1382元,全县倒数第二,而正果则是倒数第一。

现在虽然脱贫了,但也正是陈观叶所说的需要巩固扶贫成果的乡镇。

陈观叶又说:“不过陈总也要记住有些东西只能锦上添花,可别本末倒置,选择基地也要谨慎,不然有可能事与愿违。”

“明白。”

能得到陈大官的善意提醒,陈家志还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领导,对在增城发展蔬菜种植,我还挺有信心,相信也能为扶贫事业添砖加瓦。”

陈观叶笑了两声,又对着彭霖吉等人说,“陈总小小年纪,这官话也是一套一套的。”

彭霖吉也打趣道:“领导都说了小陈总是个妙人。”

“哈哈哈”

陈观叶又笑道:“小陈总确实是个妙人。”

陈家志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喝酒喝多了?

还有他怎么就变成小陈总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