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87章 全场人的寄托(1/2)

黄瓜园镇也在龙川江畔,同时成昆线在此设站。

坝区地形平坦,水源和交通也皆是上乘,确实适合发展蔬菜大棚。

陈家志考察过后,也初步考虑在此投资建100亩大棚,配合地方打造示范园区。

赚钱是其次,他更看重示范作用,带动育苗场发展,以及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

同时云岭农业有造血能力,账上有钱,必要时还有银行贷款,资金不成问题。

另外时间也比较充裕,等大棚和配套的设施建好,刚好赶上冬早蔬菜移栽。

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合适,失败了也不会伤筋动骨,所以他觉得可以投。

接连几天时间,陈家志和李秀都奔走于元谋和黄瓜园镇。

为了方便工作,县里也给他推荐了名本地的人才,起兴怀,高中毕业,长期在家务农。

其家里情况也特殊,其长兄和王永祥一样,也是乡镇科技干事,但三年前牺牲在了一次处理农村纠纷中。

据说当时村民闹矛盾,打架斗殴,打输了的那人便回家拿了捆炸药冲进人群,且已经点燃引线。

当时40余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是起兴怀的哥哥及时用身体挡住了炸药。

县委也对此进行了表彰,并给予了起兴怀家里一些帮助。

这三年里,起兴怀也经常参与指导村民农业种植技术,同时自己也是蔬菜专业种植户。

此次陈家志需要招人,当地就推荐了25岁的起兴怀。

其本人除了挣工资外,也报了学习了解大棚种菜技术的心思。

在起兴怀的带领下,陈家志很快就熟悉了本地环境。

经过和农业局沟通,也定下了100亩大棚示范区的范围,不过现在还是一片早玉米地。

得等玉米收获后才能拿地。

不过元谋热坝区可以做到一年三熟,等不了个把月玉米就能收获。

期间也刚好可以做前期准备工作。

在元谋呆了一周时间,4月13日时,陈家志便准备离去。

李明坤把陈家志和李秀送到了火车站。

“李场长,以后你的担子又重了,除了元马,以后也要多跑跑黄瓜园镇。”

李明坤既感觉到了压力,也享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滋味。

“我也只能竭尽所能了。”

陈家志给他点了烟,“不了解的依然随时可以和我打电话,不要逞能,也要随时保持学习。”

“我晓得的。”

来元谋前,李明坤其实也没啥大棚种植经验,除了自己摸索外,陈家志也在给他远程传授经验,同时每次来也都会深度交流。

结合实践,李明坤如今在大棚种植上已有些心得。

但也有诸多欠缺。

就目前的番茄、黄瓜和茄子的总产量而言,陈家志知道还有不少的进步空间。

陈家志又说:“有些事也可以交给王永祥和起兴怀去做,他们本地人交流起来有优势,有机会也可以再招几个‘科技干事’进来。”

李明坤苦笑道:“我也想,但哪有那么容易。”

不论起兴怀哥哥的故事,抑或是王永祥的表现,都证明元谋这群‘科技干事’出身的基层技术推广人员有很过硬的素质。

有文化,懂技术,擅长与农民打交道。

如果不是政策原因,体制收缩,云岭农业又来得早,他们还不一定有机会能招揽到这几人。

“尽力就行,遇到了就不要错过,我们现在很缺人。”

“不想在元谋呆,想出去闯,也可以推荐到总部或者沪市的基地。”

“嗯”

“时间也不早了,该交待的也都说了,你回去吧,我们准备上车了。”

李秀也给李明坤挥手道:“老辈子,这边就辛苦你了。”

“你们到了也打电话。”

“好。”

呜呜呜 随着火车鸣笛,李明坤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

李秀靠在陈家志肩膀上,想了一会儿,还是问道:“家志,你就不怕老辈子他怕他有小动作吗?”

陈家志沉吟道:“想做菜场,这些都避免不了,只能抓大放小,把大额资金的使用和销售渠道抓牢,就不会出大问题。”

水至清则无鱼。

陈家志前世在菜场干管理时也捞油水,但也不影响他给老板赚钱。

他总结了下前世老板的管理模式:管好大额物资采购,拿好销售渠道,生产靠总管自由发挥。

而如今,陈家志还可以对生产计划作出针对性调整。

成功的几率只会更高。

李秀轻轻点头,“自从菜场做大后,我感觉和二姐都疏远了,更别提白燕、黄娟几个了。”

陈家志拍了拍她肩膀,“看开点,总不可能什么都占了。”

他也深有体会。

从易定干四人来了江心菜场后,易定干在菜场从不称兄道弟,也不直接喊名字,带头称呼陈场长、陈老板,并要求李明坤、郭满仓也如此。

只有戚永锋偶尔会喊‘志哥’。

一开始他也不习惯,但时间久了也觉得易定干是煞费苦心。

有意让他保持一定的神秘性,树立权威。

这让管理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火车抵达昆明站后,陈家志两人没有直接下车,而是继续往前,抵达了呈贡县后才下车。

随后又到了斗南花市。

“好热闹”

“嗯,去年还没这么多人,斗南花市发展得很快。”

时隔一年再来,如今的斗南花市模样没变,但人气堪称翻天覆地。

卖花买花的人都络绎不绝。

陈家志带李秀在花市里走了一圈,就算是来这趟的游玩了。

在一处摊位前,陈家志看到有卖玫瑰的,停了下来。

“老板,给我来枝玫瑰。”

李秀连忙上前,“家志,马上都要走了,没必要花这冤枉钱。”

陈家志问了价,直接就把钱给了老板,拿了玫瑰,又用手拿着放在半空中。

“这么多年了,从没给你送过花,这支玫瑰送给你。”

李秀愣了愣,也没再扭捏,默默收下花,笑容也掩藏不住。

陈家志又说:“走吧,去机场了。”

李秀跟在一旁,问道:“你不是想去看花圃吗?”

“来不及了。”

陈家志沉吟道:“元谋到昆明也不近,想从昆明接花卉育苗订单并不现实。”

“哦”

李秀还在观赏着手中的玫瑰。

陈家志也是在黄瓜园镇考察时偶然想到育苗场还可以接花卉育苗订单。

奈何,条件不成熟。

出了花市,陈家志叫了辆出租车往机场驶去。

道路边平坦的土地上种花种菜的越来越多。

他想到了四大金刚,还有菜心、西兰花等等,都适合在这种植。

尤其大利生菜,他已经有了在云南种植的想法。

只是还没确定如何开展,这事也不用操之过急。

沪市,繁荣村。

200亩西兰花基地已揭开了小拱棚,露出大片深绿色西兰花叶片,在叶片之中也已结出了花球,直径也有了3厘米大小。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