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22章 云南行(2/2)

丁胜沉吟道:“通海的蔬菜经营在10年前也全面放开了的,但第一年就出了问题,前期哄抢,后期又大量烂市。

供销社便又对大宗蔬菜,主要是大蒜、蒜薹和洋葱实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直接到农村收购,但可以从供销社批发。”

陈家志注意到了其中的大宗蔬菜,“如果是叶类蔬菜呢?”

丁胜说:“这倒没有统一管理,不过通海最出名的菜就是早春的大蒜、蒜薹和洋葱,但白菜也有,也有司机拉过白菜到花城。”

陈家志又听到了早春二字,问了后,才知道通海也是以北方市场为主。

大多是走铁路销往华北、西北和东北市场,往南方走的是少数,云南也还没有直接到花城的班列。

到通海后,在丁胜的引荐下,陈家志也从供销社批发了一车白菜发往花城,他还给了丁胜一笔带路费。

一车8吨,总成本约1.

2万元,到花城的成本大约相当于0.

7元/斤。

没有发大车,他主要是想试一下时间和效果。

包装上没用泡沫箱,但加了冰袋,如果能安全到,扣除损耗,可能还有得赚。

然而,事实证明风险很高。

几天后,陈家志已从弥渡到了元谋,这车菜才到花城,菜早已焉了吧唧的。

李才和丁乔给白菜剥了一层又一层皮才把菜给卖出去。

发货时1.

6万斤菜,实际售出0.

73万斤,损耗超过了50。

但花城最近菜价好,白菜也有1.

7元/斤,最后一车菜还赚了410元,平均每斤两分五厘钱的利润。

看了陈家志算的账,薛军惊呼道:“这生意能做啊,我们发的是小车,保鲜上也没用心,如果发大车,再把保鲜做好点,损耗降低,利润也应该不错。”

陈家志手指轻敲着桌子,沉吟道:“确实能做,但有点不适合菜心,也还可能有更好的选择。”

m.

llskw.

org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