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火热(1/2)
江南市场,空气里湿度大得惊人。
不少商户都结束了工作,聚在一起闲聊。
“各位老板,才九点呢,这就下班了?
继续发菜来卖啊!”
“谁不想立马发车过来,这两天动不动就下雨,车都耽搁在路上了。”
“发不动哦,下雨的水货风险太大,要全烂完了都难搞。”
“梁平,你在看什么,心不在焉的?”
梁平目光看着一个方向,“又来了一车菜,早上这几个小时都来了3车了。”
其余人也纷纷看去,也都明白了,那里已经热闹了一晚上,无人不知。
“63号档的菜是真多啊!”
“菜多也就算了,这么烂的天气,他还能这么快就补充货源,这一点就没人比得了。”
“还都是菜心,活该人赚钱。”
“不只是菜心,上一车菜还有上海青、小白菜和油麦菜”
“嗨,这下生意该更火了。”
一群人抽着烟,不知不觉就掉转了方向,眼睛都盯着63号档口看。
在一众因为各种原因沉寂下来的档口里,63号档口是如此鹤立鸡群。
运输菜的货车,搬货的工人,拿货的采购,写单收钱的老板 不说人山人海,也绝对算得上是生意火热。
“梁平,你今天还有青菜来吗?”
一名商户问道。
梁平也主要经营青菜,“有青菜来,不过不敢弄多了,怕腐烂。”
有人说:“现在青菜价格涨得厉害,就是损耗大,只要收购价低,那也有得赚啊!”
“今时不同往日”
梁平摇了摇头,“以前大家都烂,进货回来稍微注意下,买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现在,有63号在,有品质追求的和嫌麻烦的买家都会去63号买”
“切,63号菜再多,也不可能把满足整个市场的需要”
“你一个卖苦瓜的,哪里懂我们卖青菜的苦?”
另有一位卖青菜的老板附和道:“现在市场的常客基本都知道63号档卖优质青菜,估计这段时间过去,这个标签就彻底给它打上了。”
“照着它学呗,把菜弄好点”
“谈何容易哦!”
几人聊天的功夫,又有一辆大货车从旁边穿过,只听沉闷低吼的发动机声音,便知这辆车拉的菜少不了。
“这又谁的车,这么猛?”
周边的商户都注视着,实在是因为天气等因素,这时候还能大量补货的人极少,补一车货至少都是几千上万元的利润。
“不会吧,又往63号档去了?”
“卧艹,还真是!”
“靠,他怎么这么多菜!”
众人都看得眼睛发红,但也有人想起几天前63号档的困境,当时还提到每天都要倒掉几十吨菜。
这一次也算是苦尽甘来了,但眼红还是眼红。
有部分人也萌发了投资基地的念头。
陈家志可没心观察其他商户的心理问题,他一晚上连市场都没去转过,顶多就和隔壁的张启仁蒋琳夫妇聊几句。
下雨天,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叶菜,冬瓜、苦瓜、丝瓜等受的影响相对较小。
青菜不一定是利润最高的品种,但一定是涨价最快,也是和产地价差最大的品类。
时不时的聊天中,陈家志就能感受到隔壁的酸味。
对自有基地来说,利润更夸张,在这些群体里面,江心菜场又是独一档。
相对完善的保鲜体系,高效专业的菜工,减少了各个环节的损耗,产出与投入之比发生了根本性扭转。
这让江心菜场的真实利润超出了市场上所有人的认知。
比如说,这个季节从产地发一车10吨的菜心到市场,但最后能进入厨房的可能不到5吨,中间的损耗都变成了加价。
而江心菜场享受了这个加价,但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损耗远不到10。
中间的4成都转化成了利润。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去与人说了。
在此前烂市时,陈家志便对今日情况有所预料,当时便让李才着重强调亏本有多严重。
而且‘亏本’了大半个月,也在市场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如今应该也有不少人记得。
只是当下确实引人瞩目。
陈家志叉腰站在通道里指挥着新到的一大车,余光轻轻一扫,便能感觉到同行看过来的目光。
这样一车一车补货,确实想低调都没办法。
等车停好,李秀也去把何强等人喊了过来。
如今何强的搬运工队伍也略有扩大,但市场上竞争也在加剧,何强等人难得有这么充足的活。
陈家志让他们回去休息,众人也是轮换休息。
作为领头的,何强根本就没回去休息,拿了几张凉席,就躺在陈家志五十铃的货厢里睡,有活了又继续起来干。
这会儿看到又一车来了后,也没有疲倦感,吼了一嗓子吼,就带着人又开始卸货。
“这一车来的是什么菜?”
司机把货运单子拿给了陈家志,除了菜心,同样有上海青、油麦菜和小白菜,每一样两三吨,组够了10吨货。
陈家志没有开箱验货,几箱样品早摆在了收银桌前。
在当下这个季节,都是绝对的靓货,只要有需求,再挑剔的客户来了63号档口,也都很难走得动道。
连续来了几车货后,档口里的货物也充足了起来。
过了9点后,生意也尚可,虽没有黎明那会儿火热,但陈家志和李秀也一直在忙着。
买货的人如果不主动点,他都没空搭理的那种。
周小熊骑着三轮车匆匆来到了档口,把配货单放在了收银桌上。
“老板,我来拿菜。”
“菜心160斤,上海青120斤,油麦菜150斤,小白菜120斤。”
陈家志看了单子,讶然道:“都这时候了,还有这么多单子要配送?”
周小熊说道:“这两天多了很多临时单子,这几样还算好的,有很多菜我们还在辛苦找货。”
“这会儿找来得及吗?”
“不是今天要货,应该来得及。”
“行,先装货吧。”
于是陈家志和李秀也帮着周小熊装货,从周小熊口中陈家志也知道配送中心这两天又有一个小爆发。
目前配送车辆除了一辆昌河面包,陈家志私人的跃进轻卡也调给了配送中心,招了一名司机。
另外,周小熊以及敖德海、戚永锋等人也都已经报名学车。
“陈老板,货卸完了。”
“行,于师傅,辛苦你了,运费马上给你结。”
于威开了一辆东风平头卡车,和63号档也合作了一段时间。
“哈哈哈,不辛苦,给你们拉菜也舒坦,装货快,卸货也快,易场长让我下午还要去装一车货呢,这运费也可以晚上结。”
“一码归一码,晚上那车晚上再结。”
“行。”
如今63号档也有了几个稳定合作的司机,除了于威的10吨级货车,王斌的车也可以拉四五吨。
按如今轮番发车情况,多的时候能一天跑两三车,对双方来说,合作起来都挺舒服。
运费也是目前档口主要成本之一。
过了11点后,档口的生意也冷淡了下来,市场里也没几个人。
李秀躺在一张折迭床上休息,陈家志凌晨时休息了会儿,但这会儿也扛不住了,趴在桌子上,单手撑着下巴打着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