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86章 终于把车装满了(1/2)

陈家志笑了笑,也丝毫不示弱:“有我在,只要你不是太废物,想亏也不容易。”

易定干嘴都被快气歪了。

也不知道怎么了,现在不仅种菜比不过,连怼人都不是家志的对手了。

他才21岁啊!

开窍真就有这么厉害?

他又看了看闷头吃饭的易龙,想着确实要让他多读点书,窝在这里小打小闹也没意思。

家志说得对,四十岁正是闯荡的年纪,时间还真是快,一晃,明年他就四十了。

去江心菜场也好,更稳妥,再攒点钱,早点让易龙回学校吧。

这小子也真是厉害,市场上那么忙,不仅一点没叫苦,反而干得风生水起。

也不知道家志给他喝了啥迷魂汤 两只狗子肆无忌惮的在菜田里奔跑,也没人管它们。

因为菜少地多。

放眼望去,尽皆是一块块黑褐色的空地,畦面上还残留着菜叶和菜头。

陈家志对三个小组长说道:“今天的任务,首先是拔菜头,其次是闷棚,等会儿我再去把花生枯和稻草碎买回来,上午先打一点地出来晒着。”

三人都应了下来。

戚永锋问:“打不打除草剂?”

陈家志:“不打,这次有时间,慢慢拔吧,后面温度低了,除草剂也尽量少用。”

三人再次点头。

陈家志想了想,打量着三人,又说:“如果要去江心菜场,你们三个我打算只留一个在东乡,另外两个人跟我去江心菜场,现在待遇我说不准哪边高,哪边低,但跟着我,肯定不会亏了你们。”

戚永锋说道:“志哥,你就直接安排吧,我们都听你的。”

敖德海:“对,陈老板,你自己选吧,我也听你的。”

敖德良:“我也是。”

陈家志沉吟道:“我打算让德海留下来,永锋和德良跟我过去。”

“我没问题。”

戚永锋又问道:“那黄娟和赖贵慧呢,她们也跟着过去吗?”

陈家志:“她们俩要留下,江心菜场普通菜工工资水平还不知道,但肯定没有我给的高,我也不会给她们搞特殊,所以没必要过去,而且这边也需要人手。”

敖德良点了点头:“我没问题。”

“我也没问题。”

戚永锋顿了顿,说:“就是志哥你是不是羡慕我太猛了,才想着把我和黄娟分开?”

“滚蛋,忙去吧。”

留下敖德海也是因为他在种菜上更全面,戚永锋关系更近,但还嫩了点。

虽然亲睐贵州菜工,但本质上陈家志还是更倾向于家乡人。

这次他也打算试试从老家要点人出来。

巡完田,和李秀打了招呼,陈家志便又开车出门,先把胶卷拿去冲洗,然后又去买花生枯。

广东今年大约有450万亩的花生种植面积,番禺作为珠三角农业区,花生榨油业也很发达。

花生枯一直是本地传统的有机肥之一。

不过近年来,随着推广化肥替代,花生枯的用量在减少。

其腐熟过程也较为麻烦,自然发酵需12个月,导致其发酵成本不低。

一吨花生枯大约200250元,肥效远比不上化肥,同等肥效需求化肥可能只需几十斤就能搞定,花生枯得施几百斤。

成本不低,体积大,储存运输麻烦,撒施时间是化肥的3倍,易霉变,肥效释放慢… 一大堆缺点。

但其有机质含量更高,对土壤更友好,还含有大量微生物,能够改良土壤结构。

另外,也更有利于风味物质积累,使蔬菜的口感更好。

接下来的秋冬季市场上蔬菜供应相对充足,品质就更为重要一些了。

同时其肥效缓释期36个月。

陈家志每亩用个三五百斤,肥效能持续到明年初,也不算浪费。

当然,化肥依然少不了。

陈家志连续扫了两家榨油坊的货,也才装了一车,大约6吨,一共才1500块钱。

是真有点占位置。

还好他地里空地多,到菜场后,就让所有菜工都来卸货,直接放在地里,再用帆布盖上。

卸完货就下班。

一个个都累得够呛,浑身湿漉漉的,偏偏脚步又很轻快,洗了澡后不久,一个个就端着碗来看电视了。

陈家志趁这个功夫也拿出了洗好的照片,发了起来。

“帮忙传一下哈,每人都有。”

“拍得不错啊!”

“是挺好,我放假了就给家里寄回去,也不知道孩子现在长啥样了。”

“长高了呗。”

“嗯,那还得汇点钱,给孩子添新衣服。”

众人拿了照片,陆续又讨论了起来,还互相交换着看,但人群中忽然传来一声哀叹。

“靠,我眼睛怎么闭着的!

家志,你是不是故意的!”

陈家志哈哈笑了笑:“易哥,这可不能怪我,我说了坚持一下,不要眨眼,你自己没坚持住。”

“让我看看呢”

“看毛线啊看!”

易定干有点气急败坏了,又被上了一课,陈家志哈哈笑道:“别急,你把这张给我,晚点我再给你补一张。”

“那还差不多。”

易定干又很快反应过来,问:“你要这张干什么?”

“留作纪念撒。”

“靠,你果然没那么好心!”

发了照片,说笑了一阵,陈家志出了房间,来到菜场入口一侧的仓库,打算尽快把这里腾出来作餐厅。

但里面的东西得先搬出来。

想了想,地里还可以租一个小仓库,拿来放锄头镰刀塑料桶等小工具。

同时还可以在搭宿舍旁边搭一个简易棚屋出来,买点木头和石棉瓦就行。

实在是挤在房间看电视的人太多,他一回去关电视,很扫众人的兴。

但该关也得关。

午觉是必须睡的。

菜工们也都知道轻重,今天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啊!

干完就收工,干就完了!

一到傍晚,十几个菜工就陆续到了位置,分好组,开始收菜。

陈家志也早早起来,去制冰厂买冰块,买完回来,李秀刚好从家里出来,应该是刚喂完孩子。

陈家志喊道:“李秀,要不你就在家里算了,我出去看一下就行。”

“不行,你今天还没怎么睡呢。”

李秀摇了摇头:“你补会儿觉吧,今天收菜多,我去帮着一起收,也能看着。”

“你不累啊!”

“那你不累啊!”

“还好。”

“我也还好!”

得,只能让她出去。

其实李秀也经常把娃带到地里去,摇篮带有蚊帐,也能睡得香甜。

醒了时,一人收好一手菜,轮流逗他一下,也能逗得欢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