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伪装者开播,金马奖现场(1/3)
哦……我知道了,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怎么会不开心呢?
祁讳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又算了算日子,心中好笑,可能过几天,这妮子就没这么好脾气了。
遥控器拿起,调到浙省卫视。
没多久,电视屏幕上...
火车穿过天山南麓时,念安正趴在车窗上,鼻尖贴着玻璃,呼出的热气在冷冽的清晨凝成一小片白雾。
她忽然转头,眼睛亮得像刚拾到一颗露珠:“爸爸,那朵云是不是在跟着我们跑?”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朵蓬松的积云悬在铁轨尽头,轮廓被朝阳镀上金边,仿佛真有生命般缓缓移动。
“是啊。”
我轻声说,“它也在旅行。”
她咯咯笑起来,从背包里掏出蜡笔和画本,开始涂抹起来。
画纸上,一列小火车穿行在云海之间,车顶坐着一个戴草帽的男人和一个小女孩,还有一只尾巴翘上天的小狗。
她在角落写下标题:《我和云朵一起长大》。
这趟行程是“草原画爱计划”
的延伸??
国家图书馆提议将孩子们的作品集结成册,作为“儿童心灵成长巡展”
的第一站,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念安不仅是参展作者,更被邀请担任“童声导览员”
,用她的声音为每一幅画讲述背后的故事。
节目组派了专车接我们从乌鲁木齐前往北京,但我坚持让念安体验一次真正的绿皮火车。
“故事要完整。”
她说得一本正经,“火车咔嚓咔嚓的声音,是记忆的背景音乐。”
第七天傍晚,列车停靠在兰州站。
月台上人影匆匆,叫卖声此起彼伏。
我买了两个甜醅子,递给念安一个。
她小口啜饮着,忽然指着站台尽头的一对父子:“爸爸,你看他们。”
那是个穿着工装裤的男人,蹲在地上,正小心翼翼地帮儿子系鞋带。
男孩约莫五六岁,背着个旧书包,上面挂着一只褪色的布偶熊。
男人动作笨拙却认真,反复检查了两次才站起身,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塞进孩子手里。
临别时,他用力抱了抱儿子,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出一句话。
火车启动的汽笛响起,男孩追着车厢跑了好几步,直到再也看不见父亲的身影。
念安默默看着,把剩下的甜醅子递给我:“我不吃了。”
我接过碗,心里发紧。
“他爸爸是不是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
她仰头问我。
“大概是。”
“那他的‘爸爸守则’还能用吗?”
我沉默片刻,从胸前口袋取出那张被摩挲得发软的蜡笔纸条,轻轻展开:“你说呢?”
她盯着那五条规则看了很久,忽然说:“我想加一条。”
“哪一条?”
“第六条:**就算爸爸不在身边,也要相信他正朝着你发光的方向走回来。
**”
我鼻子一酸,点点头:“通过。”
她踮脚在我脸颊上亲了一下:“现在你是‘升级版爸爸’了。”
抵达北京那天,天空湛蓝如洗。
文化宫前早已拉起红色横幅:“听见童年??
中国儿童心灵成长档案展”
。
记者们举着长枪短炮守在门口,闪光灯此起彼伏。
念安原本兴奋得蹦跳不停,可一看到镜头,立刻躲到我身后,只探出半个脑袋。
“别怕。”
我蹲下身,替她理了理衣领,“你不是常说,镜头是‘会说话的眼睛’吗?”
她咬着嘴唇:“可我现在有点紧张……像第一次见你那样。”
我笑了:“那就当我是那个从飞机上下来的陌生人,你来教我怎么当爸爸。”
她深吸一口气,牵起我的手,迈步向前。
展厅中央,她的《爱的路线图》被放大成三米高的装置艺术??
一条蜿蜒的星光小径,由上千颗孩子手绘的“家”
组成。
每踩下一步,地面就会亮起一句童言童语:“爸爸的味道是烟味和洗衣粉混合的”
“妈妈哭的时候,我也想变成雨滴落下去”
“我希望爷爷的拐杖能开出花来”
。
念安赤脚走上小径,每听到一句,就轻轻点头,像在回应某种古老的心跳。
一位白发苍苍的心理学教授走过来,握着她的手说:“小姑娘,你知道你做的这件事有多重要吗?
很多父母看完展览,当场给多年未联系的孩子打了电话。”
她仰头问:“真的吗?”
“真的。”
老人眼眶微红,“有一个服刑的父亲,在看到你画的‘等待拥抱的爸爸’后,哭了整整一夜。”
念安怔住了。
她慢慢蹲下,在最近的一颗星星旁坐下,小声说:“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们一直在等。”
开幕式结束后,央视安排了一场专访。
演播厅灯光柔和,主持人温和地问她:“念安,你觉得什么样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她歪着头想了想:“不是最有钱、最厉害的那种,而是……愿意蹲下来听我说话的人。
就像爸爸,他拍照时总是一直弯着腰,膝盖都磨破了。”
全场轻笑。
“那你希望他永远不离开吗?”
她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希望他去拍更多故事,但每次回来,都要先抱我一下。
这样我就知道,他的心一直在我这儿。”
镜头切到我,我已眼眶发热。
主持人转向我:“洪老师,作为一个记录者,您有没有想过,其实您的孩子也在记录您?”
我望着念安,声音有些哑:“每一天都在。
她用眼睛,用画笔,甚至用小白星二号的爪印,在我身上留下痕迹。
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这些痕迹蒙尘。”
当晚,我们住在节目组安排的酒店。
念安洗完澡,抱着毛巾坐在床边发呆。
“怎么了?”
我替她擦头发。
“爸爸,今天有个阿姨问我,要不要参加综艺节目,说能赚好多钱,还能住大房子。”
我心里一紧:“你怎么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