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41章 等对方主动(2/2)

夏依看着,鼻子发酸。

张哲悄悄握住她的手:“你看,我们不是媒婆,是火柴。

擦亮一瞬间,照亮别人看清彼此的脸。”

周末直播特别场,主题定为《那些没能说出口的话》。

他们邀请了几位曾经的咨询者连线分享。

第一位是一位五十岁的阿姨,丈夫出轨三年,她一直隐忍。

直到看了直播,她说:“我终于敢说出那句‘我不原谅你,但我也不走了’。

我要让他用余生来赎罪,而不是一走了之。”

第二位是个程序员小伙,暗恋同事五年,从未表白。

受直播间鼓励,他写了封长信公开朗读。

结果对方红着眼说:“我也等了你三年。”

弹幕疯狂刷屏: 【我也要去说】

【我现在就打电话】

【明天我就辞职回老家找她】

最后一通连线,来电显示来自云南边境小镇。

电话那头是个低沉的男声:“我是陈岩,五年前和女友分手,因为她父母嫌我穷,逼她嫁人。

她结婚了,去年离婚,现在一个人带着孩子。

我想去找她,但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夏依问:“你还爱她吗?”

“每天都在后悔。”

他的声音沙哑,“那天她哭着求我别走,我说‘你要幸福’。

可我现在才明白,没有我的幸福,对她来说根本不是幸福。”

直播间鸦雀无声。

张哲接过话筒:“你知道最难的不是重逢,是重逢之后怎么办吗?

她有孩子,你要接受;她可能不再像从前那样依赖你;你们之间隔了五年光阴,还有无数个陌生的日子。”

“我知道。”

陈岩说,“但我愿意从‘叔叔’做起,陪孩子长大,给她做饭,接送上学。

只要她允许我在她生命里出现,我就有希望。”

夏依深吸一口气:“那你去吧。

带上一颗不怕被拒绝的心,去告诉她:我不是来拯救你的,我是来弥补自己人生最大遗憾的。”

电话那头传来压抑的哽咽。

挂断前,他说:“如果她愿意见我,我会在镇上租一间小店,卖她最爱吃的豆花米线。

名字就叫‘迟来的告白’。”

直播结束,已是深夜。

夏依疲惫地靠在沙发上,眼皮沉重。

张哲盖上毯子,轻声问:“累吗?”

“累,但值得。”

她睁开眼,“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别人眼里的光?”

“我们不是光。”

张哲抚摸她的发丝,“我们只是镜子,让人照见自己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几天后,老太太第三次登门,这次空着手。

“第三关。”

她盯着夏依,“有没有家底。”

夏依心头一紧。

她确实没有“家底”

??

父母退休教师,住在南方小城,积蓄不多,还得靠她每月贴补些医药费。

房子没有,存款刚够应急,更别说彩礼嫁妆。

她抬起头,坦然道:“阿姨,我没有豪车豪宅,也没法给您儿子铺平仕途。

但我有三样东西:一颗愿意共担风雨的心,一份能养活自己的事业,还有一个始终支持我的家庭。”

老太太静静听着,忽然问:“你爸生病那次,是谁陪护的?”

“我和张哲轮流请假,他白天我去晚上。”

“他妈妈知道吗?”

“知道。

她还送来鸡汤,说‘儿媳还没进门,就比亲闺女还贴心’。”

老太太嘴角微扬,终于说了句:“行了。”

“啊?”

夏依愣住。

“三关已过。”

老太太站起身,“我会做饭的男人见过不少,会赚钱的也不缺,可愿意陪护岳父的,我没见过几个。

你俩做的事,也许别人说是瞎折腾,但在我看,你们是在救人心。”

她转身要走,又停下:“下个月初八,我生日。

你们要是没事,来家里吃饭。”

夏依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真的?!”

“假的。”

老太太回头瞪她一眼,“你以为这么容易进张家祠堂?

还得先见我大哥、二姐、三姑六婆!”

张哲笑着搂住夏依肩膀:“恭喜,正式进入‘家族审核流程’。”

夏依翻白眼:“合着前面全是初赛?”

“当然。”

张哲凑近她耳边,低语,“不过没关系,我早就在族谱上偷偷写你名字了。”

夏依脸红耳热,抬脚踹他。

老太太出门前,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目光柔和:“记住,婚姻不是终点,也不是比赛。

它是两个普通人,决定一起走很长很长的路。

路上会有泥泞,有风雪,也有看不完的风景。”

门关上,屋里只剩两人。

夏依望着窗外灯火,轻声说:“你说,我们会办一场直播婚礼吗?”

“只要你敢,我就敢。”

张哲握住她的手,“让全网见证,这场由无数陌生人祝福的爱情。”

那一刻,直播间的新消息再次跳出: 【主播,我今天向爸妈出柜了。

他们哭了,但最后抱住了我。

谢谢你们教会我勇敢。】

夏依泪流满面,却笑得灿烂。

她知道,他们的直播,早已不止是相亲。

而是一场关于爱、选择与重生的漫长旅程。

每一个点击进入的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点亮一盏灯,告诉所有人: 你可以迟疑,但别放弃; 你可以失败,但别失语; 你可以平凡,但别忘了??

你永远有权利,再说一次:“我选你。”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