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89章 阿汤哥的邀请(1/2)

阿汤哥,也是一个逆袭的神话!

1981年出道,演技青涩。

1982年出演《壮志凌云》,大红大紫,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名,但依旧被人骂演技差,纯靠脸吃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流量明星。

到后面的《雨人》《夜访吸血鬼》的时候可以明显看的出来演技变好了,但没用,一样被骂~ 电影圈对长得帅的人天生有一种敌视,成名容易,想要获得认可难~ 这一点和华仔很像,努力了40年。

就这样在圈里起起伏伏,直到《碟中谍4》,好像突然开窍了,开始玩起了极限运动。

很多人都说他是受到了程龙的影响,阿汤哥自己也说程龙是他的偶像,甚至,很多人直接称呼他就是美国版的程龙。

但也有人认为阿汤哥应该是得到了什么系统,必须玩命才能续命,或者必须拍摄中死于事故才能回到自己原本的世界之类的。

然后这家伙就有了战斗机驾驶证,直升机驾驶证,赛车驾驶证,跳伞资格证,潜水员资格证,海上救援资格证,基本上是一部电影解锁一个技能…… 说实话,敬业精神很让人佩服,都62岁了,还在玩命~ 不过听我一句劝,《碟中谍8》后就终结吧~ “张辰导演,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我非常喜欢你的《飓风营救》~”

“谢谢~,我也很喜欢《碟中谍》系列,认识你很荣幸,伊森·亨特先生~”

两人都是名人,当然没有初识时的尴尬。

事实上,阿汤哥今天来可不仅仅是参加首映礼,还有自己的目的。

大卫埃里森推荐了张辰担当《碟中谍4》的导演工作,这让阿汤哥有些心动。

张辰是谁他当然知道,《环太平洋》《2012》的票房成绩都非常不错,但最主要的是他执导的《飓风营救》开创了一种新的动作片流派。

布莱恩也成为詹姆斯·邦德,伊森·亨特,杰森·伯恩之后新的特工代名词,而且是经典的特工系列电影中唯一的亚裔特工。

《碟中谍4》的诞生非常曲折。

《碟中谍3》的北美票房虽然拿到了1.

34亿美元,但却是整个系列中票房最低的。

派拉蒙对《碟中谍》的态度有点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终归还是不想放弃这个IP,《碟中谍4》提上日程。

可偏偏这个时候阿汤哥闹起了情绪。

表面上是闹情绪,其实是阿汤哥焦虑了。

《世界大战》《行动目标希特勒》《羊入虎口》,连着三部影片的票房都未能达到预期…… 好莱坞很现实的,连续三部影片的票房都不好,立马就会被打入冷宫。

阿汤哥有点要跌出一线的意思!

所以短时间内他不敢接片了。

如果第四部作品再扑街了,那就真跌出一线了。

娱乐圈就像个江湖,在这个圈子里混,真的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旦跌出一线,想要重新回来不是不可能,但也颇具难度。

现在其实已经有一些端倪了,一些大制作的剧本都不再找他,就侧面说明了投资人的顾虑。

所以阿汤哥非常谨慎。

他现在手里没什么好项目,唯一还算靠谱的就是《碟中谍4》,这可以说是他唯一的机会。

如果这部再扑街,后果不堪设想~ 再加上派拉蒙方面对这部戏也不太看好,如果真看好的话,原时空也不用先在400家影院电影,然后才扩大上映院线了。

《碟中谍4》必须万无一失,但阿汤哥自己也心里没底。

然后大卫埃里森带来的建议让他眼前一亮。

“大卫说,你提到了一个很好的idea,让《碟中谍》和《飓风营救》联动……”

“是的,都是成名的特工系列电影,影迷群体高度一致,如果能够联动一下,效果肯定不错,就像《超人大战蝙蝠侠》……”

说实话,这个点子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

好莱坞肯定早就有人想到了。

知名IP之间联动嘛~ 比如让《007》《碟中谍》《飓风营救》联动,肯定有人想到过,但为什么一直没成行?

大概率是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风格。

能做成系列片的,风格肯定是早就固定了的。

就好像《007》,开头一定是有个大Boss要毁灭世界,然后邦德领车,领武器,然后泡妞,顺便干掉大Boss…… 这就是他的套路。

如果改了,那还是詹姆斯·邦德吗?

《碟中谍》也一样,伊森小队每次化险为夷靠的是脑子和高科技,而且整个《碟中谍》系列中,几乎没有用枪干掉过敌人。

而《飓风营救》呢,一部电影,杀了一百多个敌人,这么强烈的风格冲突,想要完美的融合在一部电影里,很难~ 一个搞不好,就是《飓风营救》的影迷也不认,《碟中谍》的影迷也不认,两头都讨不着好。

除了风格外,第二个方面大概就是谈不拢。

《007》是米高梅的,《碟中谍》是派拉蒙的,都是大公司,联动,那以谁为主,利益怎么分配?

这些谈不拢,就肯定没法联动。

而怪兽宇宙为什么能够联动,《金刚》可以和《哥斯拉》联动,因为《哥斯拉》的版权方是东映株式会会社,不是好莱坞公司。

好莱坞公司可以拿到主导,联动这事才有的谈。

这次的联动也是差不多的情况,《飓风营救》的版权方并不是好莱坞公司,而是华夏的星辰娱乐,这就有的谈~ 点子是没什么了不起,但阿汤哥很是心动。

《飓风营救》是知名IP,而且影迷群体和《碟中谍》高度重合,如果联动的好,绝对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再一个,刚才的《白宫陷落》阿汤哥看的很仔细。

这片子说起来并非多么惊艳,但他也必须承认,张辰对于节奏的把控非常高明。

这点和《飓风营救》如出一辙~ 这让阿汤哥心里对于大卫的建议又偏向了一分~ 或许,张辰真的是《碟中谍4》的不二人选。

“张,你知道我正在筹备《碟中谍4》,我想知道,如果《碟中谍》和《飓风营救》联动,你愿意担当导演吗?”

张辰一愣,看看左右,笑着拒绝:“汤姆,这个点子的确是我提出来的,我也觉得联动会是一个不错的噱头,但说实话,怎么处理二者的关系我并没有主意,而且我很忙,我并不确定自己有时间执导这部电影……”

张辰的计划表里还有《盗梦空间》等着他呢,未必有时间。

还有一个原因,他的剧组一向都是他说了算的,即便和华纳兄弟合作的项目,也是他说了算。

但如果《碟中谍》真的和《飓风营救》联动,就是和派拉蒙合作,而且是以派拉蒙为主。

别忘了,电影叫《碟中谍4》,而不是《飓风营救3》。

派拉蒙会让他主导吗?

或者,汤姆克鲁斯会让他主导吗?

肯定不会的~ 张辰已经习惯了一言堂,身兼制片人和导演,让他再单纯的做一个导演,还要受到制片人的掣肘,他肯定受不了的~ “那,太遗憾了~”

阿汤哥对于张辰的拒绝并不意外,越是大导演越是难与大明星合作,大家的咖位都不低,都有话语权,很容易起冲突~ 而且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通常好莱坞A级制作,费用构成是这样的。

制片组费用占总成本6-18%,导演组费用占总成本的3-10%,编剧费占5-8%,摄影组2-5%,演员15-30%,器械与照明2-3%,现场声音0.

4-1.

2%,美术6-9%,置景3.

5-8%,特效0.

5-8.

5%,差旅住宿6-10%,妆发0.

5-2%,服装1.

5-2.

5%。

如果是大导演+大明星的组合,人员成本控制就很可能突破50%的临界线。

过了这个线,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就很不健康了。

…… 那边,阿汤哥告辞离开,身后立马又响起一道声音:“哇哦,你居然拒绝了克鲁斯的邀请?”

张辰就纳闷了,怎么都喜欢躲在背后偷听呢。

回头,居然是卡车司机。

卡车司机旁边还跟着一位强壮的女性,神态亲昵。

卡神的审美,一直都挺另类的。

“抱歉,不是故意偷听你们谈话,只是刚好听到了~”

卡神老神在在的解释,张辰耸耸肩,无所谓。

“谢谢你刚才对电影的赞美~”

张辰想起刚才媒体的采访,卡梅隆为电影说了几句好话。

这可和上次完全不同。

《环太平洋》的时候,卡梅隆能够出席,并且夸奖张辰两句,那都是收了钱的。

说白了,那时候他和张辰萍水相逢,凭什么替你说好话,还不是凭富兰克林~ 但这次,卡梅隆过来就单纯的只是捧场。

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可以夸赞,也可以什么都不说,但他还是夸了电影,这就是人情~ 面对张辰的感谢,卡梅隆却是摆了摆手:“你以为我那说的是客气话,想多了,我是真的觉得拍的不错,节奏很紧凑,有些细节处理的也非常好,我尤其喜欢男主角从阴影里出来时打的那束骷髅光……”

骷髅光就是顶光,光从头顶往下打,这种打法会导致人物脸部的两个眼睛、鼻子下面和颧骨下面投下浓重的阴影,看上去极像骷髅,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骷髅光”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