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75章 徐科探班(2/3)

反正两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韩三坪也看出来两位技术流导演在技术这一块似乎没有达成一致,就转移了话题,聊起了武侠电影。

“你们觉得3D技术在武侠电影里有没有运用的可能?”

他之所以陪着徐科一起来,也是存了一份拉拢的心思。

武侠是华夏电影的招牌,老韩想在这方面做文章,徐科这个武侠大宗师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听到武侠,徐科眼中一亮,但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看向张辰。

张辰直言不讳:“3D在武侠上的应用,我能想出来的只有暗器方面。

比如一人冲着观众方向掷出暗器,暗器旋转飞向观众,观众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能还会下意识的去躲。”

说到这里,徐科眼睛已经流露出向往的神色。

但张辰话锋一转:“可除了此点,别的方面并不怎么好。”

闻言,两人一愣。

张辰继续:“首先3D摄影机很笨重,移动起来不方便。

其次,3D对拍摄快动作,效果很差,而武侠片的打斗动作通常都很快。

而且3D技术只适合白天戏,对夜晚戏的呈现也不好。

3D的呈现原理主要靠足够的光线,但夜晚光线不足,3D效果就差,而且因为有大量的阴影,很难对焦,这就极大的限制了电影的发挥。

武侠片,夜晚是个很重要的场景,无法支持这点,3D就不太适合运用在武侠上……”

这还真不是胡说,即便几年后徐科的《龙门飞甲》,戏份也全都是呈现在白天。

因为晚上对3D的呈现很不友好,这是还没有攻克的技术难点。

一行人参观了两个小时,临走前,接受了等候已久的记者的采访。

记者是韩三坪带来的,也算是为电影预热,毕竟徐科怎么说也算是大导演,热度不蹭白不蹭。

“徐导,您探班《环太》剧组后,有什么想和观众朋友们分享的吗?”

徐科也很给面子,笑着回答:“我看了《环太平洋》的分镜头稿,项目组在这方面很用心。

这一定会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好钢全部被用在了刀刃上,羡慕张导的创作环境~”

撇开二人对技术的分歧,《环太平洋》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点就是用于特效的资金比例。

徐科这辈子都不敢奢望。

这也就是张辰自己是老板,才敢这么玩,所以他才说羡慕张辰的创作环境。

不过就算换位思考,徐科觉得就算自己当了老板,多半也不敢这么玩。

失败=职业生涯尽毁!

韩三坪也跟着说了几句好话,然后采访对象变成了张辰。

“张导,外界一直有人质疑《环太平洋》,其中一个理由就是《环太》没有明星,对此您如何回应?”

张辰微笑:“本来我不想理会这种问题,但既然今天说到了,我就回复一下。

《环太》这种电影,压根不需要大明星,这部电影里最大的明星就是那些机甲。

暴风赤红现在的热度不亚于一线明星。

这就好像《侏罗纪公园》的主角从来不是人,而是那些恐龙一样。”

对于这样的问题,张辰早就有了腹稿,这时候直接说就完了。

这个问题刚回答完,立马又有一名记者提问:“请问《环太平洋》是一部中国人拯救世界的故事吗?”

张辰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对方一眼,这个问题明显包藏祸心,张辰稍不注意就会掉进坑里。

这次张辰果断的摇头:“不,你可能搞错了,《环太平洋》讲的不是中国人拯救世界的故事……”

这下子,所有媒体都不淡定了。

因为从他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环太平洋》就是这么个电影,怎么现在张辰却矢口否认。

“不是吗?

可我们看网上流露出来的信息好像是这样的~”

张辰再次摇头:“当然不是。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怪兽入侵就在2017年,也就是十年后。

如果你看过编年史就知道,以人类的实力,单独一个国家是无法对抗怪兽的。

所以对抗怪兽的是全人类。

在故事设定中,各国早已摒弃成见,齐心协力的共抗外敌。

电影中,环太平洋的几个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大家是一个团队,这是一个人类抵抗怪兽,积极自救的故事……”

张辰对自己的措辞很注意。

不注意不行!

这可不是简单的宣传,这是红线,稍微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把整个项目搞死的红线。

谁现在是世界老大?

白头鹰!

军事实力全世界第一!

经济实力全世界第一!

科技实力全世界第一!

所以白头鹰的电影里,各种英雄主义!

兰博一个人可以干越南一个团,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赵子龙,七进七出; 灾难片里各种天灾都是老美第一个发现,呵呵,我们是第一个登月的,科技实力摆在这呢; 连行星撞地球这么大的事,老美派几个矿工上去就把事情解决了; 没办法,白头鹰的地位摆在那,好莱坞是世界影视中心,人家不管怎么拍,大家就是信。

因为人家是世界第一,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一个国家可以吊打全世界。

相比之下,华夏还是太弱小了。

连世界老二都不是,最多算老三。

世界老三拯救世界,谁相信?

没人相信就说明电影的立意站不住脚,这可是很严重的问题。

张辰如果真敢说是中国拯救了全世界,那欧美观众只会觉得华夏飘了。

就好像我们看待越南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一样,满满的都是可笑。

后果是什么,就是大家嗤之以鼻。

渐渐的,这种嗤之以鼻会转移到电影上来。

张辰都能想象到到时候美国观众是怎么评价《环太》的…… 你看《环太平洋》了吗?

那部华夏拯救地球的电影?

你开什么玩笑?

我脑子又没抽?

美国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做到了?

绝对全是讽刺。

这就好像国内上映了一部印度阿三拯救世界的电影,你说国人到时候会是什么态度?

搞笑呢?

阿三也能拯救世界?

靠什么?

跳舞吗?

老美大概也是差不多的心态。

美国观众不走进电影院,那这电影就真扑街了。

全世界的市场都是盯着美国。

这类型的片子,美国市场表现好,其他市场才会买账。

所以决不能承认是华夏拯救世界。

必须强调是全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这点很重要。

这也是整个《环太》项目组达成的共识。

电影的任何阶段,都必须不间断的强调,‘这是一部全人类共同抵御外敌的科幻电影,体现了全人类的团结。

’ 一定是站在人类的角度上讲故事,而不是某个国家。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