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贾张氏要去探视棒梗(1/2)
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的方案,陈锋反复修改了几遍,他没急着上报,而是先拿着初稿去找孙振山。
老孙窝在办公室看报纸,眯着眼听完陈锋的设想,放下报纸,嘬了口茶:“想法不错。
就是动静太大,得罪人呐。”
“安全的事,怕得罪人就没法干。”
陈锋把稿子推过去,“您给把把关。”
孙振山粗略翻了翻,手指在几个条款上点了点:“设备定期强制报废这条,设备科得炸锅。
还有这个——安全隐患与车间考核挂钩,各车间主任能跟你拼命。”
“不要他们的命,就要他们的责任心。”
陈锋语气平淡。
孙振山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成!
你小子有种!
我支持!
不过光我支持没用,得让上面点头。”
他压低声音,“李副段长最近日子不好过,王段长可能要高升,局里空降还是内部提拔,说不准。
你这节骨眼上递这方案,小心成了炮灰。”
陈锋心里一凛。
这消息他还没听到风声。
“什么时候的事?”
“就这几天传出来的。”
孙振山敲敲桌子,“所以,要么等风头过去,要么…就得找更硬的靠山。”
从孙振山办公室出来,陈锋心里有了计较。
他回到自己办公室,把方案又仔细修改了一遍,尤其是那些可能触动利益的条款,措辞更严谨,依据更充分。
然后,他额外写了一份简短的说明,重点阐述机制推行对安全生产的长远意义和近期可能带来的效益提升。
下班后,他没直接回四合院,而是绕道去了区图书馆,借了几本最新的政策文件汇编。
又去邮电局,把方案和说明寄给了局里的李副处长——不是正式行文,而是以个人请教的名义。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晚。
他坐上末班公交,车厢空荡荡的,只有发动机的轰鸣。
回到四合院,院里静悄悄的,各家都熄了灯。
只有易中海那屋还亮着,隐约传出收音机的咿呀声。
他轻手轻脚推开后院门,却差点被绊倒。
低头一看,门槛内扔着一小捆烂菜叶和碎煤渣。
陈锋眼神一冷,抬头扫视。
许大茂家窗户黑影一闪而过。
他没作声,默默拿扫帚把垃圾清理干净。
看来前几天的震慑,效果有限,还是要再敲打敲打啊。
第二天上班,气氛果然有些微妙。
去食堂打饭,设备科的人看见他,眼神躲闪,低头匆匆走过。
后勤老王倒是主动凑过来打了个哈哈,绝口不提昨天批条子的事。
下午,李副段长突然召集安全科、设备科、后勤科和各车间主任开会。
会上,李副段长脸色不太好看,先是传达了局里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指示,然后话锋一转,不点名地批评了某些部门“缺乏大局意识”
,“协作不畅”
,“存在本位主义”
。
设备科老李低着头,脸色阴沉,后勤老王端着茶杯,眼神飘忽。
各车间主任面面相觑。
陈锋面无表情地听着。
李副段长这番指桑骂槐,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是敲打设备科和后勤科,隐隐有为安全科撑腰的意思。
【看来李副处长那边有反馈了。】
陈锋心里明镜似的。
散会后,李副段长单独叫住陈锋:“小陈,你留一下。”
等人走光,李副段长语气缓和了些:“局里很重视安全生产。
你们科最近工作不错,但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团结同志。”
“是,段长。”
陈锋点头。
“你那个方案…”
李副段长沉吟一下,“想法是好的,但有些条款,步子迈得太大。
可以先搞个试点,摸索摸索经验。”
“明白。
我回去调整一下方案,选一两个车间先试行。”
陈锋从善如流。
李副段长满意地点点头:“嗯。
稳妥点好,有什么困难,直接向我汇报。”
从段办出来,陈锋知道,方案的事算是有了一点进展。
虽然被打了折扣,但总算开了个口子。
他回到科室,立刻叫来老张和小李,布置试点准备工作。
重点盯一车间和三车间,这两个车间主任相对务实,基础也比较好。
老张和小李领命而去,眼神里多了几分干劲。
下班时,陈锋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走到段门口,正好碰上三车间赵主任推着自行车出来。
“陈科。”
赵主任主动打招呼,脸上带着笑,“听说要在我们车间搞试点?”
“嗯。
还得赵主任多支持。”
“没问题!
安全生产是大事!”
赵主任凑近些,压低声音,“设备科老李今天下午被李副段长叫去训话了,出来脸都是绿的。”
陈锋笑笑,没接话。
赵主任心领神会,骑上车走了。
回到四合院,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哭声震天。
是贾张氏在那干嚎。
“我的孙儿啊……奶奶想你啊…”
秦淮茹在一旁低声劝着,声音也带着哭腔。
傻柱蹲在自家门口,脸色难看。
许大茂倚着门框嗑瓜子,看热闹不嫌事大。
易中海和刘海中站在一旁,唉声叹气。
陈锋皱皱眉,不想掺和,打算直接回后院。
“陈科长!”
易中海看见他,像抓到救命稻草,“您看这…棒梗在里头关了这么久,也没有和家人见过面,贾家想申请探视,街道那边…”
“街道的事,找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