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5章敲打与回响(1/2)

周一早上,陈锋提前到了段里,高建军要求的每日安全巡检,他依旧准备去做。

刚拿起安全帽,办公室电话响了。

是李副处长秘书打来的,语气很客气:“陈锋同志吗?

李处长让你今天上午九点,来局里机务处会议室一趟,有个技术讨论会,处长点名让你参加。”

陈锋愣了一下,立刻应下:“好的,我一定准时到。”

放下电话,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八点十分。

他摘下安全帽,拉开抽屉,拿出那份关于设备老化安全隐患的报告底稿,又快速整理了锅炉项目的几份关键数据表,塞进帆布包。

出门正好碰上高建军背着手踱步过来,像是要来“督促”

工作。

“高科长,局里机务处临时通知开会,让我现在过去。”

陈锋语气平静地汇报。

高建军眉头一皱:“局里开会?

什么会?

我怎么不知道?

今天的巡检…”

“李副处长秘书刚来的电话。

点名让我参加。

巡检的事,我回来再补。”

陈锋没等他同意,侧身走过。

高建军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局里直接越级调人?

这陈锋,什么时候搭上李副处长的线了?

陈锋赶到局里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除了李副处长,还有两个老工程师,以及计划处的一个干部。

李副处长看到他,点点头,指了个空位。

会议讨论的是下一个五年计划里,几个重点机务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初步规划。

李副处长让陈锋谈谈老旧设备挖潜的看法。

陈锋早有准备,结合锅炉改造的经验和近期巡检看到的问题,说得条理清晰,既指出了现实困境,也提出了几个务实过渡的建议,没唱高调,也没抱怨。

两个老工程师听得微微颔首,计划处的干部也多看了他几眼。

李副处长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在他发言结束后,补充了一句:“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困难,是要充分考虑。

不能一味追求新,忘了怎么用好旧的。

陈锋同志的意见,很有参考价值。”

会议结束,众人起身离开。

李副处长叫住陈锋:“你留一下。”

等其他人都走了,李副处长从抽屉里拿出陈锋那封关于安全隐患的信。

“信我看了。

问题抓得准,建议也有点意思。”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跨部门协同,牵涉太广,容易扯皮。

眼下更实际的,是把你们段自身的安全基础打牢。

新去的高建军,是部里安插下来的,背景不一般。

你和他,要配合好工作。”

陈锋心里雪亮。

这是肯定,也是敲打,更是指点。

李副处长知道了高建军的来历,暗示他不要硬碰,同时也在高建军上面,轻轻压了一根线——你们段的安全,我盯着呢。

“是,处长,我明白。

一定配合高科长工作,抓好基础。”

陈锋表态。

“嗯。

去吧。

你们段技改的后续方案,尽快报上来。”

李副处长摆摆手。

陈锋退出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回段里的公交车上,他仔细琢磨着李副处长的话。

配合工作?

怎么配合?

高建军明显是来摘桃子兼打压异己的。

回到机务段,已经快中午。

他先去技术办公室放了东西。

钟师傅凑过来低声道:“你刚走,高科长就来转了一圈,脸拉得老长。

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陈锋没说什么,拿出本子,只是开始写今天的“巡检”

记录——实则是去局里开会的见闻和思考,当然,换成了安全角度的表述。

写完,他拿着记录本去高建军办公室。

高建军正在看文件,头也没抬。

“高科长,今天的巡检记录。”

陈锋把本子放在桌上。

高建军这才抬起眼皮,扫了一眼本子,没伸手拿,拖长了声音:“你去局里开个会,怎么这么久才回来,什么会啊?

这么重要,连本职工作都撂下了?”

语气带着明显的挑刺和不满。

“是技术讨论会,涉及下一步设备更新规划,主要是汇报我们段锅炉改造的情况。”

陈锋回答得不卑不亢,“关于会议内容,我结合安全角度,做了记录,也写在上面了。”

高建军伸手拿过记录本,翻看起来。

越看,脸色越凝重。

陈锋写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简单的车间巡检,视野和层次高出不止一截,而且隐隐点出了几个他正准备拿来“立威”

的安全盲区。

这让他后面还怎么挑刺?

他合上本子,放在一边,语气缓和了些,但依旧端着架子:“嗯。

既然是李处安排,那情有可原。

不过以后这种跨部门的会议,最好还是先跟直接领导报备一下。

再去参加,工作,还是要讲流程的。”

“是,科长,下次一定注意。”

陈锋从善如流。

“去吧。

下午把三车间的配电箱安全隐患排查一下,写个详细报告。”

高建军挥挥手,给出了一个新的、更繁琐的任务。

“好。”

陈锋转身离开。

看着关上的门,高建军脸色沉下来。

他拿起电话,又放下。

这个陈锋,看来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捏住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