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回目录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章六二年的车轮与心声(求收藏)(1/2)

哐当…哐当… 绿皮车厢像个巨大的铁皮罐头,在初春的寒风中,固执地沿着铁轨向前爬行。

车窗外,是1962年三月的华北平原,刚熬过灾荒的大地,透着一股子灰扑扑的劲儿,偶有几抹稀拉的绿意,也显得蔫头耷脑。

陈锋紧了紧身上铁路制服,他站在硬座车厢连接处,手里拎着个掉了漆的铁皮壶,正给排着长队的旅客倒水。

“同志,多倒点,多倒点!”

一个干瘦的中年汉子把杯子往前凑,眼神直勾勾的看着陈锋。

陈锋手稳稳一抬,刚好倒满,“下一位。”

声音不高并带点疲劳后的沙哑,目光扫过队伍,眼神很是平静。

穿越过来也快一个月了,从最初的震惊、茫然,到现在的接受,陈锋只用了三天。

三天时间内,属于原主的记忆也基本融合完了。

原主是一位也叫陈锋的列车员,家在四九城南锣鼓巷95号院,父母早逝,顶班进了铁路。

【娘的,这小兔崽子手真稳,一滴都不多给!

老子排半天队了!】

【饿死了…兜里还有半块掺了麸皮的窝头…】

【旁边那姑娘辫子真粗…就是脸黄了点…】

纷杂的声音钻进耳朵,像一群苍蝇嗡鸣,陈锋眉心紧皱了一下,然后将接收心声的功能关掉。

六米内,心声清晰可闻,自由收放——这是他穿越得到的能力或者说金手指。

刚抱怨的,是个矮瘦男子,陈锋没看他,拎着水壶走向下一位。

“谢…谢谢同志。”

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女人怯生生递过杯子。

陈锋给她倒了满满一杯,热水升起的白热气让她蜡黄的脸有了些许活气。

【好人啊…孩子发烧,这热水太金贵了…】

陈锋动作没停,继续走向下一位,听别人心声这能力,虽然能力不是很强,但至少能让他避开一些恶人,分辨点人心。

熬到终点站,交接完毕,陈锋拖着熬了一夜的身体回到四九城。

刚升起的太阳把胡同的影子拉得很长,陈锋拐进南锣鼓巷,推开那扇熟悉的四合院院门。

“哟,小陈回来啦?”

三大爷阎埠贵正拿着个鸡毛掸子,在自家门口掸灰,眼睛快速扫过陈锋的帆布包,“这趟车辛苦吧?

看这累的。”

“还行,三大爷。”

陈锋应了一声,脚步没停。

这老阎,看过四合院的都知道,算计都刻在了骨子里,他懒得应付。

【包里瘪成这样?

看来没捞着啥油水…白费口水。】

阎埠贵的心声带着点失望。

刚走到中院,水龙头旁那熟悉的身影和尖利的嗓音就响了起来。

“哎呦喂!

这不是咱们吃公家饭的陈大列车员嘛!

可算回来啦!”

贾张氏叉着腰,旁边蹲着洗衣服的秦淮茹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继续搓洗衣服。

陈锋脚步一停,眼皮没抬:“贾大妈,有事?”

“有事?

当然有事!”

贾张氏几步蹿到陈锋跟前,:“我说陈锋啊,你这天天在火车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而且是大单位,油水很足吧?

看看我们家!”

“棒梗他爸走得早,就靠淮茹那点工资,我们娘几个都快喝西北风了!

你那定量,匀点棒子面给我们呗?

不多,就五斤!

等淮茹发了工资就还你!”

【这小崽子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肯定有富余!

不榨他榨谁?

敢不给?

老娘闹得他鸡犬不宁!】

贾张氏的心声蛮横又贪婪。

陈锋心底冷笑。

原主记忆里,这“借”

粮的戏码上演不止一次,有借无还。

原主以前抹不开面子,又怕这老泼妇闹腾,多少给过点。

但现在… “贾大妈,”

陈锋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我的定量也是按人头算的,刚够自己糊口,没有富余。

您家的困难,街道上应该能管。”

“街道?”

贾张氏声音陡然拔高,像是被踩了尾巴,“街道那点救济够塞牙缝?

陈锋!

你还有没有点街坊邻居的情分!

真的想看我们家被饿死吗?

“大家伙都来看看啊!

铁路单位的大老爷们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啦!”

她拍着大腿,就要开始嚎。

这时,易中海闻声从屋里出来,皱着眉:“老嫂子,这是干什么?

有话好好说。”

刘海中也背着手走过来,官腔十足:“就是,影响多不好!

另外小陈啊,都是一个院的,能帮衬就帮衬点嘛。”

【哼,这贾张氏又闹上了…陈锋这小子,识相点给点打发走算了,省得吵吵。】

易中海的心声透着不耐烦。

【年轻人,一点集体观念都没有!】

刘海中心里则是不满陈锋没上道。

陈锋看着眼前这出四合院经典剧目,贾张氏的撒泼,一大爷的“和稀泥”

,二大爷的“打官腔”

,还有秦淮茹那看似委屈实则默许的姿态,他嘴角露出微笑,这剧情他熟。

“贾大妈,”

陈锋的声音不高,但清晰地压过了贾张氏的干嚎,:“您上个月底,是不是在东单菜市场后门,用粮票跟人换了半斤肥肉膘?

那粮票,是街道补助给烈属的吧?

这事儿,街道王干事要是知道了…”

贾张氏拍大腿的手僵在半空,嚎叫声戛然而止,像被掐住脖子似的。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陈锋,那表情像是见了鬼!

【他…他怎么知道?!

那天明明没熟人看见!

王干事…王干事知道了可不得了!

要收回去年的补助啊!】
回目录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