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四章 两种投资模式!(1/2)

“从东方采购枪械吗?”

肯特和保罗听完了巴克里维尔跟他们说的详情,随后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难怪这么好的事情老狐狸愿意分出一部分份额,原来是有一定的风险。

老家伙是想拉他们一起,来分摊风险的。

不过心里衡量了一下,两个人就果断同意了下来。

这事能搞!

你要是说大宗的军火产品,坦克飞机之类的,或许搞起来风险太大。

但是只是单纯的枪械,步枪冲锋枪这一类的,属于军火最低层面的产品,其实风险没那么大。

别说东方了,就是苏连,有些东西他们也偷偷搞,只是不那么张狂罢了。

更何况这次运输地也不是米国,而是沙特,货品压根不在米国流通。

大不了搞几个三方中介公司洗一洗。

看两个人果断答应了下来,巴克里维尔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这个业务,他自己也能干,但是自己干的话,难保不会被盯上,毕竟盯着塔拉克这笔钱的人很多,吃了独食固然赚得多,但是风险也大。

现在拉上肯特和保罗问题就不大了,三个人加起来的能量,可以说在加州甚至在米国上层都可以排得上号,这点事压根不算什么。

“对了,巴克,你刚才说,你的客户手里还有石油?”

肯特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这个咱们三个是参与不了,钱太少了。”

“没有两亿美元起步,参与不了这个项目的,不过你们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可以跟他们说一些。”

“想要参与这场石油生意,投资最少两亿美元,才有参与的资格。”

巴克里维尔微笑着说道。

是的,两亿美元,这是李长河定下的标准。

既然要用这些石油当鱼饵,当然要钓的是加州最顶尖的大鱼。

而资金量,就是个最低的门槛。

李长河要带加州的财团赚钱,但是不是带所有的人都赚钱,因为那样只会拉低李长河的格调。

以后想要站在加州的最顶端,那么首先就要让加州的富豪们明白一点,跟着他可以赚钱,但是不是谁都有资格跟着他的。

有了门槛,才会让人阶级分层,然后追求融入 巴克知道肯特和保罗他们肯定是拿不出来这么多钱的,你要说几千万美元他们咬咬牙就拿出来了,但是上亿美元,对他们来说,难度太高了。

不过两个人背后的势力,倒是有可能。

而在巴克的扩散下,很快,加州的许多顶级富豪,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一批来自中东的顶级石油正准备外售,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战争才刚爆发,石油价格此刻正在暴涨的初级阶段,这个时候,如果能入手一批,后续的价格绝对是上浮的。

这是闭着眼都能赚钱的生意。

两亿美元的分界线虽然高昂,但是对于一部分深耕加州多年的家族来说,咬咬牙也能挤出来。

而此刻的李长河,则是稳坐钓鱼台,慢慢的等着那些大鱼上钩。

与此同时,在李长河给加州的一种大佬下饵的时候,洛杉矶的一处酒店之中,被华青派来的眼镜男,此刻带着几个人,正面色不渝的坐在房间里。

“泰格,对方还是没跟我们回消息嘛?”

四眼文这时候冷声的冲着自己带来的一个下属说道。

而对方听完,苦笑着摇摇头。

“吴总,我估计他们压根就没给我们报上去,我们恐怕根本就申请不到见那个包先生的权利。”

是的,任总管让他们先礼后兵,来找李长河谈。

他们也礼了,然后结果就是,他们申请的预约见面根本就不被通过。

安娜压根就不知道他们这种表面小公司的名头,所以对他们这种的申请,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毕竟她们的boss每天忙得很,见得都是沙特王子,州政府议员这样的级别,一个旧金山完全没知名度的小公司,有什么资格排进预约队伍?

四眼文这时候也有些烦躁,妈的,合着他们上门了,连人都看不到,这还礼什么啊?

“吴总,要不咱们带几个兄弟闯进去吧,我看这情况,咱们想老老实实的预约,恐怕很难了。”

都等了四五天了,对方连个回信都没有。

去了连门都进不去,留下申请也只是应付性的套话回答。

“明天带上几个兄弟,都换上西装,我们上门!”

眼镜男吴总咬了咬牙,然后正色的说道。

“那要不要带上家伙?”

泰格犹豫了一下,低声的问道。

眼镜男犹豫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算了,先别带了,咱们就是闯进去找那位包先生见面而已,又不是火拼。”

“先见到谈一谈再说!”

“把家伙放在车上,让车上的兄弟保管。”

想了想,眼镜男又低声的说道。

洛杉矶毕竟不是他们的地盘,想了想还是以防万一。

次日,一大清早,李长河来到了公司。

“安娜,今天上午你看着做好接待,美洲银行和道富银行的高层应该会过来,你到时候在门口迎接一下,来了直接把他们带到会客室去。”

“哦对了,还有巴克先生,他可能也会带一部分人过来。”

李长河到了之后,冲着安娜吩咐说道。

像这种石油生意,冲到最前面的,一定是银行家,毕竟他们有钱。

而美洲银行和道富银行,就是加州两大最顶级的商业银行,也是加州财团的核心之一。

至于巴克里维尔带来的,不用说,自然就是加州顶级的军火商家族了。

“明白了,先生!”

过了没多久,先后一大群白人在安娜的引领下,来到了会客室。

“你好,Victor先生。”

“你好,詹姆士先生。”

詹姆士,隶属于美洲银行公司的高层,也是该公司投资方向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对这一次石油交易最积极的人选之一。

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投资部门肉眼可见的一处很好的做业绩的机会。

在米国,因为格拉斯法案的限定,一家公司禁止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证券银行的服务。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今的米国银行,很多开始把银行改为银行控股公司,在银行之后设立母公司,把银行资产注入母公司,然后再以母公司开设分公司的模式,来规避格拉斯法案。

当然,即便是如此,他们依然要小心翼翼,比如说直接避免对股票和证券交易行业的投资,这很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核查。

但是石油现货市场就没太大问题了,他不属于证券行业,属于现实大宗商品交易,可投资领域。

但是因为身处米国西部,他们的反应速度并没有在东部的银行那么快,所以在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奏,最早的那批石油现货市场上,美洲银行他们没有占到先机,拿下的石油现货数量并不多。

这也让他们十分的郁闷,没办法,谁让在金融界,他们加州是后起之秀,跟东部的银行家们完全没有可比性。

可是现在,没想到天上掉馅饼,有人竟然在加州出手石油,而且价格还比市场低一美元,这也让詹姆士喜出望外。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啊。

“不用那么客气,叫我吉姆就好了,说起来,丹尼尔很早就给我打电话,像我隆重的推荐过你,只可惜我之前去了欧洲出差,刚刚回来没多久。”

“本来还想着找时间约见你一下,没想到现在先找到了你的门上。”

詹姆士此刻热情的冲着李长河拉拢关系说道。

丹尼尔给他打电话是真的,不过在那之前嘛,他对李长河并没有太关注。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朋友的电话能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更多的是还是得靠自己的观察。

詹姆士并不会因为丹尼尔的一个电话,就对李长河另眼相看,他本来打算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但是现在,詹姆士心里极度的后悔,没有早借着丹尼尔的关系跟李长河熟悉。

以至于现在,他得放下身段来找李长河,寻求给他投资的机会。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原来詹姆士先生跟丹尼尔先生也认识,那真的是出乎意料呢。”

“您先请坐,我们稍等一下,等其他的人到了,再一起开会讨论。”

“他们估计很快就到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