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白银风暴:最后的疯狂!(1/2)

李长河本来以为,这一次的会面会是以文学讨论为主。

但是当饭局开始,他发现他大错特错。

讨论文学?

那是不存在的。

整场饭局,路遥跟他们就聊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诉苦,讲述他家庭的难处,他跟新婚妻子的性格并不互补,也无法做到相互兼容,所以现在其实两个人过的很挣扎。

但是即将到来的孩子还是冲淡了这种挣扎,让他们心底依然还有期待。

对此,李长河也无力评判,因为他对历史上的路遥也不是很了解,只记得几个元素而已,比如说百万字长篇《平凡的世界》,再一个就是早逝。

具体对方怎么去世的他不清楚,只记得对方去世的挺早。

而看路遥抽烟抽的这么凶,李长河估计大概有烟草的原因。

而聊得第二件事,很出乎李长河的意料,那就是建政。

是的,没错,就是聊正直!

李长河发现,路遥对正直的兴趣是远远超过文学的,文学对他而言,似乎只是赚钱的谋生的手段,并不是义无反顾的热爱。

这一点倒是跟李长河的观念很相似,他的文学理念,其实也是商业化写作为主。

也因此,四个人一晚上的聊天,几乎都在以政事为主。

“经济的发展必然是源自于地缘政治的引导,而经济的冲突又严格影响着地缘政治的局势.”

“大陆法系跟海洋法系不可比拟的一点就在于法律的自我纠错性.”

“苏联跟美国的争霸,一定是苏联先倒,这是由于双方的经济模式导致的,华约集团的经互会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殖民.”

在路遥他们还在研究着国内整体的时候,李长河认认真真的给他们展示了一把什么叫国际视野。

以至于散场的时候,路遥紧紧地握住了李长河的手。

“长河,额这辈子就这么佩服过两个人,今天晚上都在这里了。”

李长河闻言,跟身边的“哥们”

相视一笑。

当然,李长河觉得路遥这么说,或许是因为他帮路遥搞定了在京城饭店的住宿。

酒足饭饱之后,四个人散场,李长河则是回到了自己家。

回到家之后,李长河先冲了个澡,然后抱着自家媳妇美美的睡了过去。

而就在李长河抱着朱琳美滋滋的睡觉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白银风暴已经愈加的疯狂了。

原因就在于,有一部分即将到期的合约商发现,市面上买不到白银了。

一般来说,期货合约到期之后,有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就是实物交易。

你跟我买的是白银合约,我到期了,给你白银实物就可以了。

这也是很多期货商采用的办法,因为白银实物的价格并不一定跟期货合约价格一样,这里面是有利差空间的。

但是现在,他们发现,白银不止是涨价了,最重要的是买不到了。

一开始,只有很少的人发现这个时期,但是慢慢的随着合约到期的券商增多以及交易量上涨。

所有的人都惊恐的发现了一个事实,白银买不到了。

全世界在这一刻,竟然出现了银荒。

这一下,期货商们就慌了神了,他们已经很明显的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有人在拉高了期货合约价格的同时,囤积了大量的白银。

一旦买不到实物白银那么他们处理的办法就剩下了另外两种,现金交易亦或者移仓。

现金交易,就是按照如今的市面价格给与等值白银的现金,对于期货商们来说,那意味着他们的利润将大量损失。

而移仓,则是指建立新得期货合约,把交割的时间从旧合约往新合约之中转移,这样可以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要不然,等待他们的就是爆仓,赔付违约金。

于是,白银期货合约交易市场一下变得更疯狂了。

所有的交易商,都开始加码收购合约,到期的合约商为了延期,而没到期的合约商为了保险起见也尽量开始抢购。

原本还平缓上涨价格的白银期货合约开始了最后的疯涨。

每一天的价格,都比之前高,整个期货合约交易市场,进入了最后的疯狂。

办公室里,听到券商报过来的今天的报价,波特已经疯狂了。

“29美金,天啊,他们已经报到了29美金一盎司。”

“我们赚疯了!”

现在他们持有的合约价格,总数超过了4000张,当然这是包括了李长河和包钰刚两方旗下的全部合约。

而这些合约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将超过三亿美元。

甚至于现在合约每涨一美元,对他们来说,都是数百万美元的盈利。

“boss,我们现在还不出手吗?”

“我的心脏已经快受不了了。”

“你知道,如果明天我再打电话,听到的是合约价格下降的消息,我会疯掉的。”

追涨杀跌一直是交易所的天性,一旦价格开始滑落,那极有可能会意味着合约价格的大溃败。

那个时候,即便是他们想要出手合约,也未必能出得去了。

下跌的时候,沽空的猎人绝不会轻易接手,只会冷静的看着他们流血而亡。

“妈的,别问我了,继续持有。”

“等到放货的时候,肯定会有通知的。”

“该死的我觉得我们应该请一个急救科的医生来这里。”

波特这时候大声的说道。

虽然话是如此,但是他的脸上依然掩饰不住那源自心底的喜悦。

涨吧!

涨吧!

价格涨得越高,他能拿到的奖金就越多。

到时候,他不止可以换大别墅,还可以换一辆凯迪拉克的最新款。

清晨,抱着自家媳妇美美睡了一觉的李长河正准备出门出去给朱琳买早饭。

结果刚下楼,就看到了穿着邮政制服的人员骑着自行车快速的来到了他的面前。

“李长河,加急电报,签收!”

这个年代的电报也分两种,一种普通电报,一种叫加急电报。

平常的时候,卫尔思给他发电报,都是普通电报,属于24小时内到手上的那种。

而加急电报就是最着急的那种,优先翻译,优先派送,一般在发完之后三个小时之内,就会送到收件人手中。

即便是半夜,也会给伱砸开门。

也因此这个年代的京城电报大楼,是24小时营业场所。

原因就在于很多电报发的是加急电报,不论时间,尽快送达。

所以电报大楼里面也是24小时倒班不停。

当然,这种加急电报的价格,自然也是格外贵的。

卫尔思给他发加急电报,十之八九是老美那边的白银市场出现了变故。

果不其然,当李长河签收之后看到报文,上面只有简单地四个字:今日,二九 二九就是代表了白银已经到了二十九美元一盎司。

对于李长河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了。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缓慢增长之后,老美那边的交易市场已经嗅到了危机。

聪明的投机者肯定猜到了有人布下了大网,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而这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绝对是逃窜。

白银现货他们估计是买不到了,那么唯一的救命方法,就是购入新的合约,延期。

所以可以遇见的是,接下来白银合约价格要进入到最后的疯狂阶段了。

如今已经是11月1日了,李长河在这之前定下的出货时间,是12月份。

当然,这个时间并不是绝对的,他会随时根据白银的价格来决定。

按照他的记忆,白银在明年的1月份,也就是1980年的一月会达到价格顶点,50美金!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