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靠小说成为神探与法拉第
当桑德斯听到米哈伊尔刚加入英国的俱乐部就开始赌博的消息后,这位出版商老板的双腿顿时就是一软,甚至冷汗都哗哗哗地流了下来。
上帝啊!
米哈伊尔先生你不好好连载你的福尔摩斯,你跑去干什么了啊?!
我们的事业明明才刚刚进步,怎么你一下子就快进到开始享受的环节了?!
作为一个在伦敦混的还算不错的出版商,桑德斯当然知道英国俱乐部的有些先生赌博起来到底有多么疯狂,这么多年下来,桑德斯听说过的破产故事完全能够编成一本书了!
更何况赌博这种东西往往都会伴随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
如此一来,一位颇有点资产的外国人在伦敦这里会有什么遭遇?
但凡他不克制一点估计直接就会在牌桌上破产!
而米哈伊尔对于如今的桑德斯来说既是一位合作起来很愉快的好作家,同时也是他的杂志社能否在伦敦博得更大的名声的重要支柱,米哈伊尔要是沉迷赌博了,我的杂志可怎么办?
难道说只有上帝才知道吗?
但还不等急的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的桑德斯跑去提醒米哈伊尔,他就又听到别人继续说道: “他第一次去俱乐部便被那个在赌博上很有名的道格拉斯给盯上了,结果您猜发生了什么?
他眼睛眨都不眨的连赢了二十把!
从二十英镑一路赢到了一千英镑!
而在赢到一千英镑后,那位米哈伊尔先生依旧没有太大的反应,甚至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主动笑着说道:各位先生们,我想我们可以停下来谈一谈别的事情了,如此挥霍钱财并不是一种很明智的行为,任何事情都应当适可而止。
绅士!
太绅士了!
即便在赢了这么多次的情况下他都依旧保持住了风度。
只是那位道格拉斯先生未免太不体面了一些,在其他人体面退出的时候,他却是执意要跟米哈伊尔先生继续下去,因此在换了一种他比较熟悉的两个人就可以进行的玩法后,没过多久,他就又输给了米哈伊尔先生一千英镑。
而这一次米哈伊尔先生同样提醒了他,道格拉斯先生的身体足足颤抖了快一分钟才艰难离场.”
桑德斯:“???”
米哈伊尔先生难道还精通赌博?
而且他真的是平民出身吗?
为何会表现的比一位最正宗的英国绅士还要绅士?
即便未能亲眼见到,但桑德斯光是从别人的描述中就已经想象得出米哈伊尔当时的姿态究竟有多么诱人了.
不!
是多么有风度!
而在有风度的基础上,米哈伊尔一千英镑提醒一下的这一举措也相当的有分寸,这一数字对于上流社会的人来说既会感到肉疼,但也不至于因为这点钱失去理性进而采取一些疯狂的举动。
在多方打听这一消息确实无误之后,桑德斯才总算是放心了下来,毕竟《血字的研究》的连载无疑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开局,可谓是博足了公众的眼球,想必就算是狄更斯先生连载新作品也就这样的声势了,但更重要的肯定还是接下来要稳定住。
就在桑德斯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米哈伊尔最近这几天其实还挺纳闷的。
像赌博这种东西,米哈伊尔总得来说还是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但恰巧最近米哈伊尔的手不知为何有点痒,再加上这几个月在物价昂贵的伦敦花了很多钱,还投资办了个小厂,如此一来,借着跟人玩玩的机会回口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说实话,米哈伊尔并不准备赢太多,但伦敦的一些绅士们却是一个接一个的送上了门,有人单纯就是不服,有人则是自认已经很久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还有人想着复仇 对于这些人米哈伊尔选择满足他们。
但是更变态的很快就来了,有人竟然是因为想见识见识米哈伊尔在赢到一千英镑后表现出来的绅士风度,这才主动送上门来 米哈伊尔:“???”
伦敦怎么还有这么变态的人?
如此一来,米哈伊尔最近还是更倾向于跟人聊聊天,再谈论谈论时政,毕竟回口血就行了,再这么赢下去估计又会有新的事端。
而对于米哈伊尔所在的俱乐部的其他成员来说,最近他们也是度过了非常难忘的一段时间,毕竟米哈伊尔除了展现出了惊人的赌术以外,也真的向他们这些人展现了所谓的“演绎法”
,即便不像里表现的那么夸张,但只是展出的这一部分就足够让他们吃惊了。
更何况除了这个“演绎法”
以外,米哈伊尔也提出了不少对于破案似乎真的有效果的新方法,当然,据他所说,他在接下来会更多的将这些东西容纳在他的当中。
说白了就是米哈伊尔准备在里面掺点真货,即后来一步步发展出来的刑侦学。
而换个角度来说,对于1846年的英国来说,福尔摩斯系列中的很多破案方式本身就足够先进和超前,但凡伦敦有警察稍微留心一下,他未尝不能在里面学到一点真正的技术。
要是伦敦真有警察靠着成为了神探那就好玩了 而除了上面这些东西以外,米哈伊尔所在的俱乐部的其他成员同样惊讶的发现,即便他们谈的是英国的政治和上流社会的轶事,但这位俄国人米哈伊尔常常能以戏谑乃至讽刺的方式,以一种英国人能感受到的幽默感来点破有些事情的本质,就像: “一人犯法就得调查,众人犯法就得捂盖子。”
“总不能什么都查吧,没准会查出来什么呢?”
“政治家乐意惊惶失措,他们需要活动,以此代替成就。”
“如果人们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他们就不知道你做错了什么。”
这些话虽然不太好听,甚至引得一众先生暗地里抱怨:“这个俄国佬把我们英国的政治家和政府当什么了?!
哪有他说的这么卑鄙和龌龊?
我看明明他们俄国才是这个样子,我们英国可完全不一样!”
但是倘若仔细琢磨一下的话,估计大部分人都得承认有道理,而且类似的事情似乎正在英国上演着 这个俄国人连政治也很懂吗?
而且他在英国这种异国他乡都能说出这些冷嘲热讽的话,在俄国他岂不是要骑到沙皇的脖子上了?
当然,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是,大臣》和《是,首相》真是句句经典,而且压根就用不着套什么公式,英国如今的政治状况和各种各样的事件也总能让米哈伊尔想起有些台词。
只能说政治这玩意真是哪朝哪代都会用一些相似的手段,无非就是换层皮接着用。
而不管怎么说,由于米哈伊尔上述的种种表现,米哈伊尔姑且是在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圈里站稳了脚跟,甚至说还闯出了不小的名声。
当然,这种事情对米哈伊尔来说没那么重要,真正让米哈伊尔满意的还是上流圈子中的一些人已经渐渐接受了米哈伊尔的这身打扮,那些比较追求时尚和时髦的人已经向米哈伊尔打听起了这身衣服由谁设计又是在哪定做的。
每当这个时候,米哈伊尔便会颇为热心的给出一个地址,然后张嘴就道:“这身衣服穿在您的身上肯定再合适不过了,而且我向您保证,在如今的伦敦你穿着这身衣服走在街上,无论是谁都会用欣赏的目光多看您几眼的!”
不过这其实也有一定的风险,就比如被人一把抓住然后.
但这种事米哈伊尔就管不了了,而且还真别说,有人似乎就喜欢这种被人关注和看重的感觉。
得益于上述的种种活动,米哈伊尔在这短短十来天的时间里竟然也已经积累了一点在英国的人脉,至少当他想要参加由英国皇家研究所举办的“星期五晚间讲座”
的时候,他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便拿到了最近一场讲座的入场券。
于是就在4月10日这天晚上,米哈伊尔穿上了英国上流社会如今常见的衣服,接着便兴冲冲地走向位于伦敦阿尔贝马尔街上的皇家研究所大讲堂。
这一讲座简单来说就是一场科学报告会,最早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在19世纪初开始,等到了1846年,这种讲座已经成为伦敦社会和科学界的“盛会”
之一,旨在向公众普及和展示最新的科学成果。
它既是科学报告会,同样也是一种上流社会的晚间娱乐,主题涵盖物理、化学、电学、天文学等此时最前沿的领域,通常讲者会亲自进行现场实验演示。
那么在这一时期,主持这一晚间讲座的人是谁呢?
此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铁匠家庭,由于贫困,他并未受到正规的教育,而是为了生计早早辍学,并进了一位书商的家里当起了学徒。
但这样的开局依旧阻挡不了他对知识和科学的渴望,在不断的自学以及一些贵人的帮助下,他先是以仆人的公开身份为一位科学家当起了助手,接着便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名为科学的高峰攀爬.
等到他终于跨越种种艰辛、成就了伟大之后,英国皇室便准备像曾经授予不朽的艾萨克·牛顿贵族称号那样,考虑封他为爵士,但他答复说:“我以生为平民为荣,并不想变成贵族。”
他践行了他所说的这句话。
那么迎面向你走来的正是左手电磁感应定律、右手电解定律的迈克尔·法拉第。
怀着某种特殊的心情,米哈伊尔没过多久便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这一科学讲座的场地是一个优雅的木质大厅,大约可容纳三百人,有气体照明灯,讲台上摆着玻璃器皿、电池、线圈等实验设备。
而观众们的着装也相当正式,女士穿晚礼服,男士身穿黑色燕尾服。
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不知名的香水的气息。
不知为何,当米哈伊尔兴冲冲地赶到这里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以后,没过多久,似乎就有人看向了米哈伊尔并且小声议论了起来: “瞧,是‘一千英镑先生’!”
“小声点,小心你再多看他两眼,你的一千英镑就没了!”
“这位福尔摩斯先生今天竟然穿的这么正式.”
“他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家教非常良好的英国绅士,根本看不出一点俄国人的影子.”
米哈伊尔:“?”
我有这么有名?
而且“一千英镑先生”
这种绰号未免也太难听了一点.
正当米哈伊尔多少有点难绷的时候,突然之间,台上的工作人员似乎有些惊慌失措和骚动,但没过多久,似乎是在什么人的安抚下,他们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而随着讲座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最终,在灯光的映衬下,一个清瘦的中年男人走上了讲台,他穿着黑色燕尾服,即便已经上了年纪但他的眼睛依旧格外明亮。
面对台下似乎有些惊讶的观众,他很快便用温和的语气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晚上好。
由于本次主讲的查尔斯·惠斯特先生因故回家,所以今天便由我——迈克尔·法拉第来为各位讲述今晚的主题,即惠斯通先生的‘计时器’.”
由于他的威望,台下的观众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一事实,而米哈伊尔就更不觉得意外了,毕竟据他所知,法拉第在这次讲座除了介绍了‘计时器’以外,还即兴发挥了一下,分享了他关于光、电、磁和重力的‘粗浅想法’。
等到他后来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后,如今只有十五岁的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将在日后,在法拉第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他那统一了整个电磁场的伟大且完美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在电磁学领域的功绩实现了物理学自艾萨克·牛顿后的第二次统一。
而这哥们在物理学领域保底也是个前五。
一想到这里,米哈伊尔也是不由自主地认真了起来,准备先好好听一听法拉第的版本前瞻内容,于是米哈伊尔就听到法拉第张嘴就道: “.
我认为我们可以将以太物质与普通物质(例如,通过其传导电力的导线中的铜)进行比较,并认为它们在基本构成上是相同的; 即,无论是两者均由微小核组成(在抽象意义上视为物质),并伴随这些核的力或能量,还是两者均由单纯的力中心构成(根据博斯科维奇的理论及我在推测中提出的主张)因为没有理由假设核在一种情况下比另一种情况更必要。
确实,铜具有引力而以太不具有”
感觉困意正在逐渐侵蚀大脑的米哈伊尔:“???”
法拉第先生你叽里咕噜的说什么呢 再听听我真得对不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