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殷洲运河开工(2/2)
朱迪锦看着王金鹏送来的规划书,表情稍微变得有些惊愕起来。
主要是看了预算分配,的确没有出现比较夸张的数字,不可能在这里搞大钱。
不过大明这两年是最有钱的时候,朝廷财政收入和皇庄收入都蹭蹭往上涨。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还会再收到到各种税金。
“把这里变成一个大水库,作为最终的运河航道。”
问题在于,王金鹏规划了两大两小水库,全都不在运河路线上,最远在十几公里之外。
殷人都属于大明族群圈的最边沿了,混过泰西人血的那就更加不能要了。
直通运河放久就要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了。
“修巴拿马运河,长度不过六十公里,竟然要一千万金钞?”
特别是,这笔预算可以说是朱靖垣亲自来要的,朱靖垣自己个人也出钱参股。
“关键是能够避免河道被雨水冲毁。
至于信了天主的也不能留,已经很难甚至不可能再洗回来了。
包括工程机械厂、工程公司和施工队、各类工匠和工头。
“大约当地环境复杂,也有山脉阻拦吧……”
朱迪锦是总负责人,王金鹏的计划当然也可跟朱迪锦商议,然后才能实施。
不需要马上全部备齐,这次先带一个卫过去开始干活,后续再慢慢补齐就行了。
跟造军舰的一锤子买卖完全不同。
“我这就去电报室,用无线电联系那边,让那里的墨奴现在就去伐木
“现在就开始招人干活,当地的殷人只要能拿到三银钞,应该就‘愿意’去砍树挖土。
“这其实也是按照殿下的建议来规划的。
1910年代的三亿六千万美元,购买力非常接近大明现在这一千万金钞。
“估计运河开工至少得在半年之后了,关键看您能尽快找到多少工人。”
“我明白了王工的意思了,咱们动工之后,首先修砍树、修路、修水库,那运河主体工程在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疏浚和治理运河施工路线上的查河(查格雷斯河),并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坝和水库。
总收入已经达到1914英国的四倍了,是当时美国的十倍。
英国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被美国赶超,但财政收入仍然是美国的二点五倍。
大明人接管了当地之后,这些墨人中的雄性都完成了净化,雌性也被单独管控了起来。
结果勘探完成之后,王金鹏报出来的最低预算,就已经超过了两百万金钞了。
朱迪锦马上提出了疑问:
很多泰西人其实并不想走,但是却被大明士兵赶走了。
但是巴拿马就挨着墨西哥,大明不可能轻易允许他们留下。
朱迪锦有了想法就马上行动起来,跟王金鹏一起写了份安排发往巴拿马。
而且这种工程建设投资,跟造船的投资是不同的。
“后面跟着的修建铁路和公路,同时去修建水库,最后跟进的人员就开始修运河。
当时城市内生活的混血殷人,以及信了天主的殷人,要么主动跟着泰西人去了墨西哥,要么也被大明官兵和泰西人一起赶走了。
这说明朱靖垣很看好这个项目,或者是非常的重视这个项目。
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军机处、内阁,乃至大明皇帝朱简炎。
在巴拿马地峡中部地区的山脉两侧,有一条流向大西洋的查格雷斯河,还有一条流向太平洋的格兰德河。
“关键是大食亲王殿下的意思是,这只是第一期投资……”
另外新天府各个皇庄还要安排人去当“工头”。
相当于十艘四万吨主力舰的建设成本,这在其他人看来已经很恐怖了。
但当时美国修的是最廉价的小规模船闸运河。
“水库的工程量都不大,特别是两个小水库,跟修两段堤坝差不多。
让朱迪锦觉得过分的,主要是查格雷斯河相关计划。
能够颇为广泛的推动市场物资和劳务流通,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果巴西那种地方,泰西人想要去泰西或者墨洲都不容易,所以给了他们留下的选择。
运河路线勘察的过程中,有部分移民跟着去帮忙了。
这条运河的设想已经存在两百多年了,最理想的位置当然早就被摸透了。
对于那些修铁路、公路、隔离网、清理树木的计划,可以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那样雨季不但没办法干活,还会让修好的河道返工。
所以王金鹏做的运河工程规划,最高就算了十五万人的工期,就是按照当地居民人口算的。
“但在修建的过程中,同样要控制这些河道和水源,同样要去修临时水库。
两条河上游的支流之间,距离最为接近的地方,只有不到五公里。
只要把这五公里挖通,最小级别的运河理论上就建成了。
但是要让大型船舶通过,那就得把它挖深、挖宽,向下挖二十多米,向两侧挖上百米。
不过这两条河流确定了运河的路线,工程早期的工作可以顺着河流展开。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