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文学城(3/4)
泪痕还在脸上,她对闺蜜露出了一个笑容。
其实,不知道为什么哭,只是太累了。
樊川川往狄利老师的专属卡座走去的时候—— 狄利的视线落在远处,望向贝斯青年站在舞台边的身影,久久地,久久地不愿移开。
经过青年演奏一支曲子之后,尤其是他下舞台的那一瞬间,狄利在那个后辈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类似吟游诗人、流浪歌手般的潇洒和不羁。
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现在他不再称呼对方为“富二代”
“玩票的”
,而是“后辈”
。
之前他还说,不知岑辉从哪找来的临时新人,为了这个临时的,特意让他早点到,一直等到了现在。
等待的时间似乎是值得的。
容修下舞台之后,和红茄子乐队交代了两句,回头望了一眼偏僻处的兄弟们那边,示意了一下,然后就朝岑辉所在的专属卡座走去。
走到半路,遇到了一个拿着半瓶啤酒的男青年,青年与他问候了一声。
容修注意到,刚才这人一直坐在吧台,似乎还用手机拍了他。
拍就拍了,容修并没觉得有什么,估计每个明星对这种事儿都习以为常。
“找狄老师么,一起过去啊。”
樊川川指着专属卡座,自来熟地说,“我们一块儿的,过去聊聊。”
容修颔首:“好。”
“你是摇滚乐队的?
职业的?”
樊川川问。
容修眨了下眼,点头道:“是的。”
“果然啊。”
樊川川轻叹了一声,与容修并肩往那边走,继续道: “能听出来,特专业。
还有,刚才那曲子也太牛了。
我以前只听过电吉他solo,还从没专门听过贝斯曲。
我决定了,晚上回家找来听听,好像很适合写作时听。”
这人话挺多的,容修从中捕捉到关键词,随口问:“你是作家?”
樊川川神秘一笑:“哪有,‘家’倒谈不上,就是个卖字儿的。
你呢?
我看,你那边好像还有朋友,你是带着乐队一起来的?
是什么乐队?
是来窜场的?
是京城的吧?
平时在哪演出?
工体?
三里屯?”
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容修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就挑拣了一句:“井子门那边。”
“还挺远的,富人区啊。”
樊川川恍然。
随后,容修就保持了沉默。
隔着一层镜片,眸光中似乎也露出了一丝神秘。
樊川川侧着脸,凝视了他一会儿。
幽暗的光线里,看着那双丹凤眼,再看那个脸型轮廓,怎么感觉好像有点眼熟?
戴着金丝边眼镜儿,像个都市雅痞。
眼熟,但又确实没见过。
在通州住了五六年了,现实中,他确实并不认识超过一米九的朋友,而且还是玩摇滚的…… 樊川川见过的摇滚乐队不多,其实他并不是什么爵士爱好者,平时他听歌都是配合写作的,比如需要营造场景气氛的歌。
来这家酒吧写作,完全是因为喜欢离家近,老板人很好,混熟了,损友多,吃东西也方便。
樊川川很想问这男人一句,你糊着口罩不热吗?
但这太失礼了,万一人家是因为有什么传染病呢?
离专属卡座近了,狄利的目光投过来。
“太棒了,师弟,快过来。”
岑辉站起来,招呼容修过来坐。
容修对在座诸位颔首,坐在岑辉旁边。
岑辉问他喝什么,容修仍然话很少:“白水。”
樊川川端着酒杯,在狄利身边坐下,丝毫没给面子,笑道:“怎么样,狄老师,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有没有被年轻人技惊四座的表演震惊到?”
岑辉无奈地笑了出来,怨怪地瞪了樊川川一眼。
其实,刚才容修演奏时,岑辉一直在打量狄老师的表情。
一曲结束后,狄老师的脸色终于有所缓和,眼看着这事有门儿,樊大作家居然就跑过来一顿揶揄,而且还是在两位当事人的面前。
狄利瞟了岑辉一眼,毫不忌讳“师兄弟”
关系,目光扫向对面的青年,又瞪向樊川川,直截了当地说: “我不是对年轻人有偏见,店里乐队什么情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连个稳定的贝斯手也找不来,现在乐队发展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了?”
樊川川朝容修扬了扬下巴:“这不是来了吗?”
岑辉差点一口水喷出来,解释道:“我师弟……是临时过来帮忙的……”
狄利冷笑了下:“所以说,都是临时的,想找一个专业的,愿意把这个当成事业的,一个也没有。”
对,连眼前这位,也不是真心实意想干这个的,只是过来“搭个伙”
,瞎了这一身的才华和天赋。
莫名地,也不知哪儿来的怨气,突然就有了无名火。
狄利重重放下水杯,“组个乐队,三天两头就分家,泡妞喝酒一个顶俩,整天幻想着挣大钱,想着怎么出名,怎么一夜爆红,演出的时候一个拿得出手的也没有。”
樊川川闻言直笑:“你啊你啊,纯属偏见,现在国内的摇滚乐队回暖了。
你没看热搜,自从dk乐队在北美bellwether上霸榜,itunes畅销不下,乐队就特别活跃啊,这两年不是还有摇滚乐队的综艺吗?”
“你别提那些乐队综艺,也别说我不懂摇滚,我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
狄利一点没顾忌,毫无忌惮地怼回去,“dk乐队我不清楚,但电视里那些小孩,有几个是真心搞乐队的?”
岑辉干巴巴地笑了笑,略带歉意地看向容修,那眼神似乎在解释,让他别介意。
容修眸子里漾开一丝笑意,指尖有一下没一下摩挲水杯,并没有多说什么。
事实上,狄利老师脾气耿直了些,其实倒也不是“偏见”
。
大概因为是专业,眼光要更高些吧。
容修心里明白,狄老师说得也没错,京城乐队藏龙卧虎,和每天跑场子的老炮乐队相比,综艺上那些组乐队的小鲜肉,的确还差得远。
而镜头里某些技术好的乐手,大多是黑幕,要么是节目组特别邀请来的,要么是原本和其他某位乐手就是一个团队的。
其他的一些情况,岑辉也稍微给容修介绍过,剩下的,想也知道了…… 狄利今年发了数字专辑,有了热度和名气,所以也和一些乐队合作过,再不济也同台商演过。
老实说,他打心眼里有些失望,也瞧不起某些所谓的乐队。
“但绝不是对年轻人有偏见。”
狄利板着脸道。
于是,狄大师心里一急,就和樊川川大作家掰扯起来了。
两个忘年之交,你一言我一语,不愧是损友。
这两年,狄利接触的乐队太多了。
婚庆啊,典礼啊,夜店啊,商演都需要乐队。
他的这种失望感也不是一朝一夕了。
不是玩票的,就是临时搭伙捞钱的,连“band”
到底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团队精神是什么也不关心,利益至上,专业是屎。
——band,在摇滚人心目中,万钧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