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风雨夜(1/2)

“轰”

,一道响雷炸开。

天空的重云,在漆黑的夜色中被震碎,化着雨滴洒向人间。

大雨中的万石谷仍在忙碌,一具具尸体和一些石头滚木,从里面抬出来,被扔在离谷口不远的深坑中。

此时难点燃任何东西,还好不时有电光闪出,虽处理十分缓慢,大家总算是能应付过来。

一队人骑着战马从山谷中冲出,夏季的大雨对他们来说,完全不在考虑之列。

大家冲到一片林前,从林中走出一群人。

陆天行两兄弟看了眼旁边的闵盛言,对方指着一个年青人说: “他就是我家将军。”

一行人跳下战马,朝前方的刘病愈拜下: “拜见将军。”

“诸位快快请起。”

刘病愈将陆天行两弟兄扶起,他已经得知这些人答应相投,没有说虚伪的话: “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家人不用多礼。

我们进林中避避雨,顺便商量一下。”

刘病愈说得虽简单,沂水的人不能没有表示,陆天赐说: “将军能想出妙计相救我等,又能设计剿灭这些官兵。

以后沂水同道,皆是山东义军。

有将军这样的人领导,我们再无忧也。”

刘病愈暗自苦笑,他心里有些矛盾,为了救陆天赐四人,死了近百人。

现在他都没想明白,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大家进入林中,虽无法尽避雨水,比起外面要好很多。

又是一番认识后,全身湿透的范邦国是负责战后统计之人,他兴奋说: “一千五百敌军,没一人逃掉。

被俘者有八百六十三人,这些人中,有五百二十几人是宋人,完全可以争取过来。

战马获得三百三十四匹,各种武器一千多。

粮草也有不少,够大家吃四五天。

我方损失四十六个兄弟,有五十几人受伤。”

这些数据刘病愈也才知道,加上从临沂获得的战马,他们只从沂州金兵那里,就得到四百余匹。

现在的条件,虽无法喂这些马吃大豆之类的好东西,就算吃草,起码也比没有马强得多。

刘病愈来这个时代才知道,一般的战马,喂的一半是草,一半是大豆小麦等。

要是只喂草,战马会长膘,对于耐力、速度等大有影响。

军营要养一匹战马,比养一个士兵的花费更高。

暂时无法满足所有战马,刘病愈规定,上等战马娇养,按军营中的生活水平。

但上等战马很少,目前他们只有几十匹,大都是管事的人在乘骑。

战后的统计汇报完,刘病愈说: “不能在此耽搁时间,我们今夜就去费县。

带六百个兄弟骑马去,剩下之人在这里处理完,随后再赶去那里。”

沂水众人已经知道刘病愈的打算,在战斗之前,刘病愈就在几条通往这里的大道上,安排了身穿金军服装的人。

以在此剿匪为借口, 不让任何人走这里。

所以这里发生的大战,暂时不会传出去。

但时间长了难说,一旦被官兵得知,恐怕临沂的官兵也会出来追杀他们。

今日第一次接触,沂水这些人还是有很多东西不了解。

怕刘病愈不知道费县之事,一个中等身材、肤色较白的中年男子说: “将军,费县现有四百守军,要是我们硬攻,六百人恐怕不容易攻下县城。”

目前为止,刘病愈从未想过要硬攻某座城。

条件不允许,他的人太少。

要是有几万人,他也能打一场场干脆利落的攻城战。

“我们现在去,在前方的常兴村耽搁一点时间,我们的家眷全在那里休息,第二天早上能赶到费县。

到时大家都换上金兵服,根本不用赚城门打开。

打着金军的旗号,城门绝对不可能关闭。

至于冲进城要如何行事,我们边走边商量。”

…… 夜里的风雨,不见其形,只闻其声。

尤其是在山野之地,在风雨交加之夜,更难让人入睡。

在一片茂密的丛林后面,散落着二十几户人家。

此时这座还算宽平的小村庄,前前后后摆满了马力板车。

许多板车上空无一物,一些人往来其间,仍在搬运东西。

散落开的一间间房屋,四周的屋檐下挤满了人。

站在这里虽不能尽遮风雨,起码比树木中要好得多。

这些人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在房屋里面,不分大堂内间,挤满了老弱妇孺。

在一座临坡的大瓦房内,透过昏暗的灯光,可以看见在一扇关闭的小窗后面,站着两人。

还好这扇小窗上的白纸有不少破洞,要不然这两人只能靠听,来感受到外面的风雨之景。

“为什么要下雨?”

窗前的范晴叹声说: “这个天不下雨,大家在外面待也没事。

一下雨不但人无法在外面,连粮食这些东西,都要运到可以遮挡的地方。

还好山后有个洞,要不然连存放粮食的地方也没有。”

她们一路走来,并非没遇到过下雨。

每次下雨都很麻烦,那些老弱妇孺还可以挤在马车上,粮食不能受潮,受潮后的粮食难存放多久。

在范晴旁边的陈惜春没接话,她考虑的事情比范晴更多。

眼前的只是些麻烦,在万石谷那边的才是大事。

这间小小的卧室中,大小女人挤了十多个。

没过一会,敲门声传来: “夫人,要不要添些热水?”

门被打开后,从外面进来一老一壮两个农妇,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盆和一叠土碗。

孙氏带着几个丫鬟迎上: “王嫂你们不用客气,这些事让她们做就可以了。”

“哪能让别人来做,”

老妇身材虽瘦小,人颇为精神,带着一张笑脸回话: “我们这种穷山沟没什么好招待大家的,你们已经做太多了,这 种小事怎能麻烦你们。”

进来的婆媳两人,是这座房屋的主人。

许多东西都由刘病愈亲自安排,比如行军,无论行军在哪里,他们有权强行占领任何人的住房、餐具等等。

当然,从做饭到找柴生火,全由他们自己负责。

吃的粮食油盐等,也全是他们的。

他们走后,还要留下一些钱粮以作补偿。

对方获得的补偿,足以让任何人不会后悔。

一路他们都是如此行军,占领的人家虽不少,有怨言的几乎没有。

为了怕人家误会,都是先谈好条件,再获得暂时的使用权,所以主人才会如此客气。

婆媳两人给大家满上热水,陈惜春端着一杯热水,看了眼窗口,想到一件事,将在与婆媳两人聊天的孙氏打断: “夫人,快到三更了,我们为少爷他们造饭吧!”

孙氏愣了片刻,摇头说: “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要造饭也得他们来了再说。”

“他们应该就快来了,”

陈惜春说得十分肯定: “有少爷在,那边的事绝对能很快处理好。

今晚的风雨虽大,他们一定不会在那里久待。

说不定我们的饭还未造好,他们就会到来。”

陈惜春并不是想入魔了,刘病愈给她说过,抛开情感之类的虚物,人最重要的就是吃。

所以刘病愈十分在意这方面。

就算忙得只能吃干粮,每日三餐也免不了。

一些如干饼、饭团之类的东西,刘病愈亲自指点过大家如何做,尽量做得更好吃。

他们的生活,绝不在正规军之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