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两百八十二章 返回扬州

扬州众人又惊又喜,他们比较了解乌古奇几人,连这些人都被抓了?

扬州已经再无忧患。

一个可能没经过考虑的中年男子说: “这次多亏了有淮南军在高邮堵着,才未让他们逃掉,大家都辛苦了。”

刘锜苦笑道:“我们可不敢居功,这次要不是天平军,我们危险了。

幸得刘将军之计,我们才能战败他们。”

几女互望一眼,带着一脸笑意。

立功这种事,当然是自家人得到更好。

刘锜也如此说,就算不用问刘病愈,也不可能有任何出入。

众乡绅恍然大悟,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何刘锜要将帅位让给刘病愈。

刘病愈没他们想得多,继续说事: “可惜我们还是晚了一步,守广陵的金将完颜承前得到乌古奇授意,带着一万金军趁夜突围,有七千多人逃走。

大家也不用担心,这些人无论如何,也不敢卷土重来。

过两天,淮南军将会押那四千多金兵去泗州。

刘大帅会坐镇扬州,有三万淮南军,扬州可保平安。”

在坐的都是扬州民间的高层,无论战果如何,怎么也要给这些人一个交待。

刘病愈的话说完,宋白签带着数十个乡绅,朝众将领行了一礼,宋白签代表大家说: “我们代表扬州百姓,感谢众将士。

要不是你们,大家还在金人的欺压下受苦。

今天是年三十,我们已吩咐下去,给大家带些菜食来,让众将士好好过一个新年。”

刘病愈和刘锜没有拒绝,他们回来的目的,也是想让众弟兄过一个安稳的新年。

这些人的办事效率很高,在大军进城之前,他们就将一些东西准备好。

没过多久,一群群猪羊、一筐筐鱼、菜食陆续运到军营。

这次回来,刘病愈损失不小,原本这些乡绅捐的粮食,因为这么多淮南军要吃饭,他不好意思运走,全充当淮南军的军粮。

大家还在主营商量事,宗由派人来报。

宗由赶到崇明,那里已是一座空城。

除一些百姓外,一个金兵都没有,那些金兵先他们一步逃走。

宗由亲自坐镇崇明,赶忙派陆天行带两千五百骑兵去攻泰兴,在半路上遇到从泰兴逃出来的五百金兵,一番小战,全歼五百金兵,天平军仅伤亡一百多人。

得到这个消息后,刘锜笑着说: “刘将军真是料事如神,早就料道那两城的金兵会弃城逃走。”

这并不难猜,由于时间关系,他们没有审问乌古奇等人。

乌古奇可以下令让广陵一万金军逃走,崇明两城只有那点兵马, 乌古奇当然不会看着那些金兵等死。

忙完军营之事,刘病愈彻底将扬州交结给刘锜。

带着两个老婆、和薛无疾兄妹两来到薛府。

…… 薛家在扬州城南河岸边,不愧是扬州富商,里面被三米高的砖墙围住。

大门有四米多高,像座排坊,木梁上雕花刻兽,十分俱有艺术性。

门前没有石狮一类的镇宅之物,但有两棵粗壮高大的柏树,左右并立在大门前,比那些镇宅之物更好。

大门顶上的薛府二字用行书写成,古朴典雅。

在两只大灯笼下,还有一副很应景的对联,雕刻在左右木柱上: “门前有水地不俗,宅后靠山春常新。”

刘病愈对这些没多少兴趣,问薛无疾: “你们的造纸坊建在哪里,现在有多少人?”

“造纸坊在城南,”

薛无疾回答: “有百余人在那里干活,多数是从外面招来的百姓,少数是府里的伙计。

将军请。”

刘病愈本想去造纸坊看看,今天是年三十,那里恐怕已经放假,没有提出来。

里面不时能看到各种样式的灯笼,现在虽未点亮,上面有各种颜色的图案,喜庆不说,还十分具有艺术性。

陈惜春指着一只圆形灯笼: “少爷,那是我画的灯笼。”

此时才下午,灯笼未点亮,刘病愈见陈惜春指的灯笼上画了三个莲蓬,和他画的画有得一比,笑道: “画得不错。”

陈惜春没能听到想要的,问刘病愈: “你可知道我为何要画三个莲蓬?”

“咳,”

一声咳嗽传来,范如玉指着另一盏灯笼: “那是无忧妹妹画的,比我们画得好多了。”

薛无忧红着脸:“我哪有范姐姐画的好?”

刘病愈见薛无忧画的花,比大街上卖的还要好,虽未想到三朵花是什么意思,笑着说: “薛小姐画得的确非常好,不比那些名家画的差。”

刘病愈这辈子也没见过几幅名画,薛无忧一听他夸奖,脸色更红。

从前方走来一大群人,陈惜春跑到陈氏旁边,将对方挽住: “这位就是薛婶婶。”

“刘病愈拜见婶婶,”

刘病愈朝陈氏行了一礼。

陈氏一眼见到女儿一脸红晕,心里暗自惊讶,打量一会刘病愈: “将军不必多礼,听过将军许多事,今日终于有缘得见。

将军比传说中更年青、如此年青德才就在诸人之上。

难怪惜春她们说起将军就赞不 绝口。”

陈氏没有说虚,刘病愈现在还未满二十二岁,她以为刘病愈再年青,怕至少和她的儿子薛无疾年纪相仿。

看到刘病愈,再看向薛无忧,有点明白女儿的心思了。

刘病愈对陈氏颇为尊敬,他们来的时候虽是和薛无疾几人骑马,陈惜春两女没给他说多少。

见陈惜春和陈氏如此亲热,知道对方是个和善之人。

一番见完礼,大家朝内院走去。

此时在刘病愈三人身边的全是薛府之人,吴少华等人也没在。

大家来到内院一间大厅,这里已经摆了一张大圆桌,加上薛府的七人,十人刚好坐一桌。

老少皆有,看上去仿佛真像一家人大团圆。

陈氏在暗中观察薛无忧,见薛无忧不敢与刘病愈对视,偶尔打量一眼赶忙移开,并且脸色凭添几分红晕。

她是薛无忧的母亲,已经知道女儿的心事,暗自叹了口气。

问刘病愈: “现在扬州已收复,转眼就是第二年。

将军不知什么时候迎娶惜春?

我们已经聊过,我和她是一房陈,刚好比她大了一辈。

惜春这孩子聪明懂事,我已将她认作侄女。

要是不嫌弃,迎娶惜春之时,我们定去祝贺一番。”

迎娶陈惜春之事,娶了范如玉之后说过几次,后来事情太忙,大家连提都没提。

刘病愈看了眼陈惜春,想了一会说: “多谢婶婶关心,到时一定在泗州恭候大家。

扬州之事已了,我们先要去趟临安。

待从临安回来时才能定下日期,到时再派人给大家带信。”

她们现在和已结婚没什么两样,陈惜春并不是很放在心上。

她问旁边的薛无忧: “无忧妹妹,我们先去泗州接娘,再去临安。

反正你在扬州也是闲着,和我们一起去如何?”

陈氏几人听得一呆,薛无忧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哪能跟着外人到处闲逛?

关系再好也不行,这要是传出去,薛无忧的名声会受很大影响。

陈氏正待回绝,薛无疾说: “妹妹在扬州的确没什么事,她和两位夫人一见如故,心里也舍不得和你们分开。

娘,就让她陪两位夫人一段时间吧!”

陈氏呆住了,在薛无疾左右各有一女,左边是个长相一般、颇为沉着的年青少妇,少妇盯向薛无疾,提醒道: “相公,这只怕不方便吧?”

“没什么不方便的,”

范如玉将话接过来: “薛大哥说得不错,我们和无忧妹妹一见如故,与她分开非常不舍。

就让她随我们一道吧!

在外面到处看看、散散心也好。”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