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两百六十二章 针灸之术

刘病愈问的不是这个意思,他自己没表达清楚。

他们走了两房大病房,身上插着针灸的人也不少。

但开始那些,都没有一个断腿的伤者,那么大的伤被止住血,十分有具有冲击力。

“现在军医署谁的针灸术最好?

比外面那些人,能不能算得上顶尖的那种?”

谢泉知道,医这方面刘病愈是外行,但对方懂的东西,有很多他们都不懂。

心里并不敢小看,想了想说: “在我军医署,针灸之术最好的是胡行之胡大夫,听说他苦学针灸,比他师父洪善长更精。

但比起外面的人?

应该算是高手之列吧!

哪敢称为顶尖。”

“你知道谁的针灸术能称为顶尖?”

刘病愈之所以对针灸非常感兴趣,最主要原因是能止血。

医学方面他虽是门外汉,止血这东西非常重要。

血一旦止不住,什么酒精之类的都是空话。

这次谢泉没想一会:“我军医署的医术,在民间还是不错,但比起朝廷来说差得很远。

我虽不知道多少,听说临安有一位太医叫钟无疾,人称钟神针。

一般的缝合之术,最多只能缝合肉。

他能凭着一根针,缝合伤者的经脉,绝对是针灸中的顶尖高手。”

“他能缝合经脉?”

刘病愈呆住了。

以前他在牛头山的时候,就曾考虑过手术这个问题。

当时条件太差,又对现在的医术没什么认识,以为现在没人会什么手术。

就算会,也只是简单将伤口缝合。

没想到居然有人能缝合经脉?

现在一般大夫将血脉也称为经脉。

要是能缝合血管经脉,不知能治好多少人?

这其实并不是针灸,但在刘病愈看来,价值绝对在针灸之上。

他有些不淡定了,坚定地说: “太医?

我这就上书皇上,让这个钟太医来我军医署教三年。

想必三年后,应该有不少人学会了吧!”

谢泉一听比刘病愈更激动,将手中的活放下,有些担心说: “要是他真能教我们三年,就算达不到他那种水平,一般的缝合之术绝对没问题。

钟太医在太医局也是顶尖的,怕是皇上不会答应。”

刘病愈有些头痛,谁都怕死,他也难保证赵构会不会答应放钟无疾下来: “答不答应都得试试。”

…… 仪真的主营是军营中心,和许多主营一样,前方有一个较大的操场。

此时在这个操场上,堆了不少重甲和大刀,还有八九百匹马挤了一大圈。

这些马上的厚甲已取下 ,颜色虽不尽相同,全是些上等马。

刘病愈一家三口,和一大群将领站在主营门口,看着他们其中一部分收获,刘病愈感慨道: “要是没有这些重骑,我军绝不可能有如此大的伤亡。”

这点大家都认可,他们的伤亡主要是这些重骑造成。

重骑卫可谓是刀枪箭不入,东西两城要不是最后派援军去,已经被攻破防线了。

万幸对方没打造铁面具,消灭的一千五百多个重骑卫,大多数的脸上都有伤。

有些人被射中脸部虽不一定死,已失去战力,就算踩也能将对方踩死。

看到这些,比看那些受伤的将士舒心得多,陈惜春一吐胸中闷气: “这些该死的金贼,挖坑埋算便宜他们了。

少爷,我们什么时候去攻扬州?”

“攻扬州不急,”

刘病愈转身看了众将一眼: “我准备派人去让宗将军他们来攻崇明和泰兴,我们这边再出两千人,先将那两座城攻下,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

再从那边抽两千人出来,一起去攻扬州。”

刘病愈的计划从来没人反对,这次大家都有些后怕。

要是将重点放在城北,出去突击昌景隆,他们的东西城一定不保。

昌景隆可能也抓不住。

刘病愈当时想了两个计,第二个计是第一个计划的升级版。

他们连第一个计都没能想到,就算不懂刘病愈的意图,也不可能有人反对他。

李铁枪说:“攻那两城一定没问题,只是要用兵守,宗将军的一万兵马不回去,泗州会不会有事?”

“泗州还有一万多兵力,就算海徐两州来攻,大不了收缩防线,死守虹县,绝对能守住。”

这些担心刘病愈早就考虑过,海州现在只有两万几千兵力,要面对泗楚两州,又才被打残,新的将领应该没有胆子去攻他们。

就算去攻,最多派一万余人。

徐州那边虽有三万,同样要用兵守城。

要是徐州敢只派几千人守城,他们可以转向徐州,先将那里收复。

综合考虑,泗州暂时应该没事。

“我们每次大战,都有绝对的优势,但每次的伤亡都不小。

主要是我们没有王牌军。

这些重骑卫的东西不能浪费了,修补一下,能用的重骑装差不多有一千五百套。

战马凑一千五百匹出来,我们也打造一支重骑军。”

刘病愈让人将这些东西摆在这里,有些人已经猜到刘病愈的想法。

楚正雄说得十分详细: “我军士兵论个人战力,的确比金兵 强不了多少。

要是有一支像重骑这样的王牌军,配合阵法,战力不止提高一筹。

可令重骑排在前面和四周,要是再戴上铁面具,连盾牌也不用了。

他们的任务不一定是杀敌,只管防御,给后面的将士吸引火力。”

许多只猜到刘病愈想法,但不知道用法的人眼睛一亮,陈惜春兴奋说: “这样一来,我军的阵法简直是个可移动堡垒。

前方有刀箭不入的重骑,后面的弟兄只管杀敌,就算敌军更多我们也不怕。

这种重甲,我们自己也可以多弄些,组建更多的重甲兵。”

重骑虽不说刀枪不入,一般的将领也不容易破开他们的重甲。

比将领他们更不怕,将领算是他们的优势。

军中的高手众多,安排一些在前方对付敌军的将领,一旦解决掉将领,那些士兵几乎不可能破开重甲。

刘病愈也觉得可以多弄些,不说太多,至少弄一个军的。

谢公复摇摇头: “此甲是用牛皮去除油脂后,再加以碾压、晾干,浸泡在桐油中至少一年。

再晾干,装上一些铁帽而成。

前前后后加起来,每副重甲要花至少两年的时间。

我们就算有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的牛皮。”

刘病愈像是不相信谢公复说的话,拿起一副重甲又看又试。

重甲暗黄色,坚硬中又有些韧性。

并没有他想的那么重,每副重甲大概有四十斤。

他当然不会怀疑谢公复说的,只是心里觉得可惜。

说做就做,扫了眼众人: “可惜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也只能安排一千五百人了,就由沈大牛带领并训练这支重骑军。

王英、郑伟和韦康三人调到重骑卫任营头,共同辅助管理。

大家都知道,重骑兵对身材素质、身手等方面的要求很高,待我们攻破崇明两城后,在这里的两万士兵中选出合适之人。”

两万士兵中选出一千五百个合适的人,绝对没什么问题。

沈大牛任重骑军军头,更是名副其实。

他的力气不比李铁枪差多少,勇猛和贾应龙相当。

开始让他独领一军守涟水,现在涟水已交由淮南军暂管,已经算是失业了。

另三人王英不说,郑伟是个很不错的猛将,他是正规军出身,无论武力还是军事方面都不错。

韦康是十二太保之一,人称神腿太保,虽只能堪堪算个猛将,毕竟对方的猛将也没多少,有一神一次二猛四员战将带领,这支一千五百人的重骑军,绝对胜过以前昌景隆那支。

就在门口商量好后,大家进入主营。

没过多久,昌景隆被带上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