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一章 谋取扬州(2/2)

可能有两个女人在,又让大家安心一点。

洪世贞作为这里的主人,一一给刘病愈介绍完。

刘病愈没有耽搁时间,首先看向崔旷: “听说崔先生是楚州最大的粮商,楚州有淮水之便,想来生意不会因战争而影响多少。

不知崔先生能不能运些粮食来楚州,解决当地百姓因缺粮产生的忧虑?”

大家有些发呆,楚州百姓并不缺粮。

只要天平军不强征,这里的百姓就不会因缺粮而产生忧虑。

一些聪明人很快想明白,刘病愈这是以百姓为幌子,想让崔旷给他运粮。

想通的商人安心不少,这说明刘病愈真如传说中的那样,对商人很照顾。

就算那些商人不愿与他们合作,也不会强买强卖。

崔旷起身朝刘病愈一礼: “我崔家世代皆是楚州人,百姓缺粮,自然不能视若无睹。

为了楚州百姓,我一定尽力从外面运粮来此,并保证绝不哄抬物价,不黑心掺杂、缺斤少两。”

刘病愈对崔旷的回答十分满意,毕竟要从金国之地运粮来。

就算他们以后一直镇守楚州,要是敞出去,崔旷的运粮计划恐怕也会受影响。

他发出一番感慨: “两国之间的战斗,不应该影响到非朝廷、官兵以外的其他人,更不能影响到百姓。

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楚州现在为我大宋收复,楚州的百姓是我大宋之民。

要是有一天楚州再次落入金国手里,楚州的百姓同样是金国之民。

民以食为天,其它可以说都是虚言。

要是金国有道而为,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抗金义士了。

无论胜负、朝代更替,都不应该让百姓受苦。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谁要是让百姓受苦,那他的天下一定坐不长久。”

这番很现实的感慨,让包括洪世贞在内的官员也很震惊。

大家虽举着大义的旗帜,真正大义的人又有多少?

要不是金国这些年天灾不断,苛捐杂税太多。

就算耿京、刘病愈真有大义,他们也得掂量掂量,现在造反能不能行得通。

大家都有吃的,谁还管由什么人统治?

反正都是民,有本事的人同样都能当官发财。

宋金之间并不存在谁同化谁,宋朝和唐朝差不多,都包容其它种族之人。

汉人有不少文化,同样来自其它民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