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二章 野地激战(1/2)

后不后悔,现在都已成定局。

萧怀烈没有像许多败将那样惊慌失措,提起一把两米多长的大刀,将挡在前方的亲卫推开。

“听说你是众反贼中,武艺最高之人。

已和刘病愈较量过,再和你较量,也不枉来世走一朝。”

李铁枪周围有三十多骑,他这组没有将领同行。

拍马上前一步: “下马受俘吧!

若是投降,应该能留得性命。”

李铁枪很欣赏萧怀烈,今天的伤亡还未统计出来。

要是将追击的伤亡的算上,他们的伤亡应该突破千位。

还是萧怀烈提前撤军,要是死拼到最后一人,他们的伤亡不知还要增加多少。

这也是刘病愈带兵,继采石一战后,伤亡最大的一次。

要是能将萧怀烈招过来,他不介意以前那些恩怨。

萧怀烈笑了笑:“先皇尚不愿为俘虏,我们岂能给他丢脸。

李铁枪,你有本事,这条命只管来取。”

“大帅,我来取他性命。”

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年青将领提起长枪就朝李铁枪冲去。

后面的李观政也大叫一声: “大帅,突围。”

三十多个骑兵很快围上,年青将领已冲到李铁枪面前,眼看李观政也快冲来,李铁枪没有留手,一枪刺向年青将领。

年青将领只感觉眼前一花,赶忙将身体向后躺去。

他的身子一矮,李铁枪的长枪刺中头盔,避开致命一击。

后面的李观政已经冲到有效攻击范围,李铁枪仿佛没看见,铁枪向下一低,同时双脚一紧,战马仿佛知道他的心思,向前半步。

铁枪刚好来到年青将领咽喉处,一枪朝前方推去。

解决掉年青将领,李观政横刀朝李铁枪腰间劈来。

他抽出刺入咽喉的长枪,带出一串血珠,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度。

在大刀离他腰间还有一尺距离,将大刀弹开。

李观政的武艺不错,刀未弹出多远被他收住,几乎和李铁枪同时攻出。

李铁枪的长枪还未刺到一半,改攻为守,没有冒险迎接李观政的死前一击。

大刀再次被弹开,此时四个亲卫,已被十多把长超长的刀枪围住。

在后面,还有七八个弓箭手举弓瞄准。

一支很自信的箭首先射出,将一个中年亲卫射落马下。

李观政挡住李铁枪第三招后,萧怀烈冲过来。

两把大刀配合得很默契,一人攻李铁枪的马,一人攻李铁枪本人。

又过了八九招,李铁枪将李观政挑落下马。

后面已经传来三道惨叫声,萧怀烈见李观政落马,没再做徒劳无益的挣扎。

他不想落到刘病愈手里,对方的阴险让他非常忌惮。

怕刘病愈利用他来诱萧克宋上钩,他倒过自己的大刀,用力朝胸前一送。

锋利的刀尖轻松刺穿盔甲。

正在此时,一道比大刀更快的虚影劈中大刀尾端,萧怀烈右手再也无法控制,刀刃向上一跷,手腕被虚影扫中,大刀脱手飞出。

没等萧怀烈来第二次自杀,他颈间一阵剧痛,昏倒在马上。

老天爷终于开眼了,现在不再需要火把,只是天明来得晚了些。

宽阔的大地 上,一条较直的黄土大道,从平坦之地延伸到远方。

在这片大地上,多数地方的黄土已被染红。

一些树上,还插着迎风摇摆的箭羽。

被践踏了大半夜的青草地,仿佛像左右排列的那些尸体,已经失去了生机。

在右边,一大堆如山的尸体,被横七竖八堆放在路边。

有不少尸体身上的军服被脱掉,也不知那些沾了鲜血的军服,还能不能洗干净。

左边的尸体要好得多,一具具在地上排列得十分整齐。

一些士兵用湿帕,给尸体擦拭身上的污垢和血迹。

在这些尸体旁边,升起一堆堆薪火。

三五成群围在火堆旁,有不少人躺上简易的担架上。

担架下面铺垫的,是从金兵身上剥下的军服。

不少军服已被染红,有些伤口还留着血。

每个伤员都在火边,都有一个战友照顾。

伤者发寒,有些伤员在火边也感觉很冷,不得不加些衣服。

就在他们的火边,放着不少土罐。

土罐里面还冒出热气,阵阵药香从热气中散发出来。

有这些药香,就算不治伤,也能让伤者得到不少安慰。

跑腿的人不少,真正的大夫只有二十几个。

他们的药材不缺,占领楚州后,刘病愈在药店购了不少药,并在楚州高薪聘请了几个医术不错的大夫。

此时就有一个长着一把山羊胡须、身体较胖的中年大夫,给一个伤者包扎完,拿着一个小瓷瓶又看又闻,实在忍不住好奇,走到不远处一个正在用湿布擦拭伤口的同行面前: “谢兄,这酒精究竟是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非要用它来擦拭伤口?

我知道伤口最好清洗干净,用清水不行吗?”

这个问话的中年大夫,是楚州一个医术非常高的医者,叫洪善长。

刘病愈找人和他联系过,联系的方式让他现在想起都非常后悔。

去联系的人是韦刚,韦刚家并非是习武世家,他家以前出了好几位大臣,可以说算半个书香门第。

只是后面宋金大战,为了自保,才开始习武。

韦刚的知识不在马明宇之下,可能受他父亲韦镇海影响,是个聪明人。

韦刚身穿便衣来到药铺,先问洪善长要不要出诊,洪善长的药铺很大,有不少弟子。

可以出诊,但出诊的费用不一样。

如果由洪善长亲自出诊,半天十两,无论什么病,也无论要不要用药,用药药钱另算。

半天十两,一天就是二十两。

结果他们这次出征,包了洪善长两天。

不要他的药,只让他出诊两天。

四十两银子,跟着大军跑两天。

出城之前,洪善长找到韦刚,原意捐四百两银子,只求不去战场出诊。

后悔归后悔,洪善长再怎么也不敢违抗他们的军令。

这四十两银子花得非常值,他们的重伤者,全是洪善长诊断开药方。

要不是对大家涂的酒精好奇,他也不会亲自找个士兵包扎试验。

刘病愈对医这一块非常重视,宋朝的最高医所叫太医局,他在泗州成立一个军医署。

可惜才成立,又加上他没时间放在这上面,没能找到多少人才。

现在加上学徒,有一百多人。

管理 的正副两个军医令,被刘病愈在奏折上大吹特吹,也得到赵构的册封,封为从八品。

对于民间大夫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洪善长问的这个中年大夫叫谢泉,是副军医令。

因为感恩刘病愈的提携之恩,和军医令冯齐张一样,非常尽力,在虹县,不遗余力教众学徒,出征一般是谢泉,在战场上也非常尽力。

他一路上和洪善长切磋,知道对方的医术在自己之上。

没有打肿脸充胖子,让他负责重伤者的诊断。

谢泉医治的是个年青士兵,额头被射了一箭。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