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出访平江府(1/2)
范如山再次惊讶,点点头: “你怎么知道?”
刘汜看了眼后面的士兵,没有回避,将声音放低: “伯父说,泗州处于敌军包围中,要想跳出来,要么去攻建康,但怕徐州出兵夹击,出兵扬州最有利。
扬州有我淮南大军挡在前方,我平江府有六万军力,扬州不过四万多。
一旦收复扬州,有朝廷粮草资助,刘将军绝对不怕他们三面合围。”
“难怪,原来是刘锜的猜测。”
范如山有些好奇: “平江府有六万,扬州不过四万多。
凭刘大帅的本事,怎么不率兵收复扬州?”
“唉!
一言难尽,”
刘汜恨声说: “都怪那个该死的王权,贪生怕死,一再延误军机,始有今日这种局面。
我伯父被他气出病来,在床上躺了好一段时间。
听到刘大帅和虞大人在采石大捷,身体才大有好转,这几天正与人商量谋取扬州。
范兄来得太好了,有刘大帅加入,取扬州绝无问题。
范如山恍然明白,原来刘锜病了。
也难怪,刘锜已经六十多岁,生病也正常。
一路说了几个时辰的话,下午,远远看见一座城池。
刘汜指着城池: “那就是长洲城,范兄请。
我们先去见伯父,等会再好好痛饮一番。”
长洲虽是县,地盘及繁华程度,不在一般府之下。
丈宽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只是离海边近,风较大,满城都有一股腥味,让没去多少海边城市的范如山有些不自在。
长洲军营的大小不在虹县之下,人比虹县更多。
四周不时传来阵阵喊杀声,虽未开战,空气中也带着一丝战前的紧张感。
主营在军营北方,是座只有一层的长方形建筑,看起来颇为大气。
门前仅有十几个士兵守卫,范如山一路看得十分仔细,不知不觉就想到那方面,暗自说: “要是我们来袭击这里的主将,可以少去很多麻烦。”
主营中只有三人,坐在帅位上之人,是个肤色较黑、须发大半银丝的老者。
老者虽较瘦,骨架很大,肩宽背阔,双眼不大不小,人看十分专注。
他直接将刘汜忽略掉,看向后面的范如山。
“大帅,他叫范如山,任天平军推官,是天平军刘大帅派来这里联系的官员。”
老者专注的眼神突然变大,不待他开口,范如山拜下: “下官范如山拜见刘大帅。”
“范大人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老者就是刘锜,不但刘锜面露喜色,坐在左边的两个将领也一脸兴奋。
待范如山坐下后,一个眼大鼻高、长相颇为生猛的老者问 “在下韩直,淮南东路都知兵马使。
范大人,刘将军是不是派你来商谈出兵之事?”
范如山点点头,承上两封信,一封是刘病愈写给刘锜的,另一封是虞允文所写。
递上信,范如山的毛病又犯了,不过这次他没再好意思直呼刘病愈的名字: “我们从海州来,前不久海州发生叛乱,韩庸、张安国等人与金人勾结,害死耿京等义军将领,率一万多人占领海州。
并将众将领的家属作为人质,设下陷阱引我们上钩。
刘将军从采石回来后,仅在泗州休息一晚。
带着我天平军一百弟兄,冲入海州军营,计杀海州安抚使常嵩、兵马都总管张安国等四十多敌军高层,在海州城救出八百将领家属。
还好上天保佑,一百弟兄没有伤亡,平安回到泗州。
我没回去,刘将军派我来这里商量出兵之事。”
可能才说过几遍,这次范如山说得风轻云淡,不急不躁,比较有水平。
听得在坐三人一脸呆样,另一个身穿五品文官服,带着一张笑脸的中年男子问: “许清见过范大人,海州之乱我们已经知道。
范大人刚才说刘将军率一百人,冲进海州军营,杀了常嵩、张安国等四十多个叛军高层?
并成功将人质救出?”
范如山心里甜如蜜,可能太甜,他喝了一大口茶。
茶是才上来的,烫得他吐也不是,只好硬着头皮喝下。
还好有个帮腔的在一旁,刘汜帮他说: “许大人,正是如此。
原本一些天平军将领,要刘大帅带一万多人去海州报仇。
现在海州的局势大家也知道,四面受敌,敌人的数量还都不少。
刘大帅只好不带兵,亲身犯险,仅用一百人就为耿将军他们报了仇,并成功救出人质。
那些人质不方便带到泗州,已乘船来到我们这里,我已暂时将他们安顿在崇村。”
“暂时就安顿在崇村吧!
要将每人都安顿好,吃穿住行全由军中所支出,不能让那些将领的家属受苦。”
刘锜安排完,忍不住心里太多的好奇和疑问: “一百人暗杀几十个敌将,凭刘将军的本事不难。
但他如何带着那八百人质,平安从海州城前往海边,乘船来到此地?”
疑问太多了,就算是刘病愈,带一百人混入海州军营,也让大家想不出来。
结果一一答出后,冷清了好一会,才由许清叹声说: “也只有刘将军敢如此,太冒险了。
如李铁枪那些人,现在全是天平军的中坚力量,就算损失一个也很难接受。
刘将军这个计划,其中出错一环,很难保所有人能全身而退,更别提能救出人质。
尤其遇到常嵩这种又狡猾、又不怕死的人。
他能成功,实在是罕见。”
刘锜大笑道:“不兵行险招,就算能报仇,也不能救出人质。
刘将军既然敢设计,说明他有很大把握。
在采石,他何尝不是冒险。
要不是伏兵于敌后的莲花村,岂能有采石大捷?
我们老了,也只有年青人敢如此。
范大人说吧!
要如何出兵,信我待会再看。”
范如山一点不嫌麻烦,说出他们的计划。
…… 一条巨大的山梁,在一片较平坦的大地上横断其中,将前后之地分隔开。
在一座很大的山谷口,两三万个身穿金军服的兵将,从左右汇聚于此。
这里是海州和泗州的交界,如果要堵截一边的兵马,这里是最好的位置。
萧怀烈带着萧克宋等人,迎向一个身穿绿色盔甲、高壮不在萧克宋之下的壮年男子: “巴将军?”
萧怀烈朝壮年男子一礼。
男子叫巴图额,是徐州守将。
人虽较年青,官职和他不相上下。
巴图额颇为尊敬回礼: “萧将军,这次我从徐州带了两万人来,加上你带来的数千人,刘病愈插翅难逃。”
萧怀烈没有巴图额乐观,大家坐在旁边一块大石上,萧怀烈拿出一张地图 ,指着一处: “我看此事不太对劲,我打探到,刘病愈走了好几天,还在泗州地盘上转。
就算是再怎么行军也不可能如此。”
巴图额呆了呆,他们徐州较远,接到命令后只顾赶路,没打听情况: “怎么还在泗州?
常大人不是说他们要去海州吗?
难道他们不想为耿京那些反贼报仇了?”
“就算不报仇,他们也会想办法救人质。”
萧怀烈想了想说: “以我对刘病愈的了解,现在李铁枪这些人想来已经投靠他了。
一天不救出人质,他们一天不会安宁。
我担心他们有什么诡计,也不知常大人那边,是不是真掌握了他们大军的动向。”
巴图额一时没听懂,看着萧怀烈,萧怀烈叹声说: “刘病愈此人非常狡猾,每次都会用计,这次也不会例外。
我担心他已经派一支队伍,偷偷混入海州伺机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