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采石之战(尾声)

一轮圆月当空,无论山川林木,投下的影子皆难挡住其它物体,大地如黄昏时,没有灯火也能看到一些东西。

在一处陡峭的山坡上,一千五百个身穿宋军服的男子,如山上的雕塑,或蹲或坐在地上。

看着百多米下的小道,一个个显得有些紧张,没发出半点声响。

宗庆十分激动,此时他在这处高坡的中间,左右全是宋军。

虽然这些宋军并非是他天平军,能得到这些领军的机会,让他一吐心中的闷气。

宗庆现在是正八品营头,算是营头中最高的等级。

有些营头是从八品,在天平军中,营头只有这两个等级。

为什么会分这两个等级?

刘病愈呈给赵构的奏折,写明了这些人来投的时间。

宗庆可以说是刘病愈一起事就在,是天平军元老级人物。

刘病愈可能没这方面的意思,赵构册封时,觉得先来投的人,应当要优先些。

比如王英也是营头,王英只是从八品。

宗庆的武力只能算勇将,智力也不出众。

平时也没建立过多少功劳。

所以他当上营头,有些人颇有言词。

这次刘病愈让宗庆来当主将,并不全是出于私心。

他参加了几乎所有的伏击战,像这种朝山下扔石木的计策,他足够胜任了。

对这次的计划,宗庆投入十二分的精力。

这三千人几乎全是逃兵,现在这些逃兵已经恢复正常,起码已经算是个合格的军人。

他们负责的四人,指挥这些人一点没问题。

大家早已经在合适的地点,将石木全准备好。

在半山腰之上围成一条线,堆了许多石木,每人面前都有一大堆。

在他们的对面是座笔直的悬崖,比这座山坡还高。

只是上面比较窄,分了一半人过去,由陆从云和付飞在那里指挥。

该做的事已经做好,他们四人各守一方,入夜才吃干粮。

等到圆月偏西时,从左边一个个接力传来消息: “宗将军,有好多战马朝这边奔来。”

“来了,”

宗庆兴奋得脸色有些发红: “让弟兄们准备好,将招子放亮点,听我命令再行事。”

山坡最左边由韦刚负责,因为他对这一带比较熟,还负责打探之事。

那些人还未进入大家的视线,就被他从莲花村带来的人打探到。

这一战是韦刚的第一战,他新加入就能参预并成为一个负责人,心里的激动还在宗庆之上。

为此他从莲花村带来二十个青壮年,专门负责在远处打探。

将消息传递给宗庆后,他等了一会还未等到,想了想干脆先将一些事安排好: “大家注意,他们要来了,都将头缩回来,不 可让他们发现。”

今夜虽是满月,百多米高的山坡,月光照在人或物上都一个样,就算被下面的人看到也不会发现。

这群宋兵很听招呼,一个个全缩到石木后面。

没等一会,又传来韦刚的声音: “怎么搞的?

莫非他们还要在下面整顿不成?”

…… 在下面伏击之地外有一群队伍,领头的全是骑兵,有五六千骑,多数战马上坐了两人。

后面还拖着一大群步兵,要不是等这些步兵,完颜元宜早就赶到这里来。

今晚月华如练,凭他们这些人,不需要火把也能看清地面,是个逃命的好天气。

人群越来越多,聚集在一处山道口,没有一点火光,看起来黑压压一片。

一个满头大汗的中年文官挤到前方,朝前面看了眼,问完颜元宜: “完颜将军,怎么不走了?”

等了半响完颜元宜才回应:“这里叫滚马坡,是去建康最险要之处。

离采石也比较近,我担心他们在此设伏。”

“的确有这个可能,”

另一个身高背宽、长得甚有威严的老将说: “偷袭我们之人,是中原反贼的李铁枪,和河北反贼王九的一些手下。

听说王九已经投靠了刘病愈,刘病愈此贼十分奸猾,每战必用计,他应该不会放弃这么一个好伏击的地方。”

如果此时刘病愈在,保证会有许多名人的苦恼。

他的脾气被对手摸得一清二楚,以后再想打伏击之类的难上加难。

两人一说,大家都怕了,刚才问话的中年文官呆呆问: “那怎么办?

不如派些人上去查看一下,要是有伏兵,我们绕道而行。”

完颜元宜没有回中年文官的话,朝后面看了眼: “你们谁知道还有没有小道?

可以绕过此处?”

完颜元宜的声音不大,一个传一个传到后面,没过一会从后面跑来一个中年士兵: “将军,小人家离这里不远,对这里的地形很清楚。

此地虽有小道可以绕行,可路很陡窄,又是晚上,马行非常不易。”

“为什么不派人上去查看一下?

不能在此久待,后面的敌军可能快追来了。”

中年文官再次催促,老将苦笑道: “卢大人,此处地势险要,就算查到他们在此设伏,我们稍些时间也难攻上去。

若是后面的追兵追来,我们进退不得,只能被堵死在此。”

总算这些人没有完全了解刘病愈的性格,他这一战死伤万人,剩下的一万多人,不过与这里的金军数量一样。

这些人现在为了逃命,拼命的精神比士气更可 怕。

就算能胜,他带来的队伍也残了。

中原义军虽还有两万多人,又有几个愿意投靠他?

到时泗州恐怕也难保。

姓卢的文官呆了半晌说:“怎么也要派人去查看一下。

万一上面没有伏兵呢?”

在这里完颜元宜的官衔最大,他不但是正二品将军,还被封为冀国公。

并且他的武力最高,说军事能力最强也不为过,大家都以他为首。

一个年青将领骑到他后面: “完颜将军,我负责派人去打探两边。”

完颜元宜还在想,一道声音传来: “不能去打探。”

众人回过头一看,说话之人是完颜亮的亲信李通。

皇帝亲征不止带武将,还要带文官处理事情。

抛弃完颜亮先走的文官中,就有李通。

大半文官都已逃脱,刘病愈抓住的只有八人。

大家知道李通是完颜亮面前的宠臣,看见李通,就想起被他们抛弃的完颜亮。

众人颇为尴尬,半晌才由卢大人轻咳一声问: “李大人有何妙计?”

现在的李通十分低调,一起在众官将后面,要不是事情紧急,他也不会出声。

“凭刘病愈的智谋,十有八九此地有埋伏。

我们要是去打探,他们一旦被发现,无论有多少人,休想通过此地。

等到他们的追兵赶来,我军很难突围。

我有一个主意通过此地,只是要冒些险。”

完颜元宜以前就看不起李通,以为对方只是会拍马屁。

李通的想法和他一样,要不然他已经派人上去打探了。

见李通有如此头脑,他没再计较以前的事: “李大人有何方法,只要能通过此地,冒些险也值得。”

李通笑着朝完颜元宜点点头,说出他的方法: “分批通过,此道前几天我们才走过,不过两千余米长。

以五六百人一组,我们这么多人,五百六人通过,他们怕打草惊蛇,应该不会冲动对这点人下手。

先过骑兵,若是被攻击,剩下的步兵走小道。”

完颜元宜双眼一亮,正要说话,卢大人说: “这方法太过冒险,要是几百人一去他们就下手呢?”

“我打头阵,”

完颜元宜说完,李通也附合道: “下官不才,愿陪将军一起开路。”

一些聪明的人很快想明白,大军出动,率一支队伍为先锋探路很正常。

只要不是碰上很傻的人带队,一定不会贪小失大,伏击先锋打草惊蛇。

很快报名打头阵的人越来越多,李通笑着对卢大人说: “卢大人,大家都愿为众弟兄开路,就由你押后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