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 采石之战(一)(1/2)

对岸离得太远看不清楚,在山顶的林瑞见金军装了不少绳索,担忧说: “糟了,他们想到将船连锁起来,看来岸上的宋军抵挡不了多久。”

对面的虞允文,见金军再次气势汹汹杀来,在百米开外陆续停下。

心知不妙,将他们的重型武器抬出: “摆重弩,用重弩射击。”

上百架重弩,被士兵抬到岸边几排士兵后面,每排重弩各有三四个士兵,对面还在捆船,上百支重弩带着一阵阵呼啸声,射向百米外的金军。

“啊!”

一个弯下身子正在绑船的士兵,被臂粗的弩箭射中左腰,撞上后面的士兵,连撞两人才停止。

重弩的准头虽不好,百多支重弩,射中二十几支,射死撞伤数十人。

伤亡的人虽不多,但给才恢复士气的金兵,增加了不小的心里压力。

在后面观战的完颜义气得脸色发紫,开始宋军没动重弩,他将这事给忘了。

要不然也不会离得如此近,让士兵在射程范围内绑船。

此时正在绑船的关键时刻,让大家退回来可能会前功尽弃,他的老者军师说: “将军,下令所有船只全顶上,靠在第一排后面,将所有船只连接起来。

就算第一排尽毁,不会影响后面的队伍。

后面的队伍,可以跳到前排的船只上,不影响我们攻击的速度。”

重弩威力虽大,一是少,二是准头不够。

虽不断有金国被射中,还是无法阻止他们将船连锁。

虞允文叹道: “早知道就多准备些火油,让大家注意,尽量多杀敌人。

待敌人快接近阻挡的船只时,将重弩的弩弦取下带走,不能留给他们来攻击我们。”

损失三分之一的金兵后,第一排两百艘船筏终于被绑好,这些金兵并未立即冲击,全爬在船上躲防。

待后面的船筏全都绑好后,一个颇为齐整壮观的长方形船阵终于组好,缓缓向前移动。

岸上的完颜亮终于一吐胸中郁气,接过两只大鼓锤,亲自擂鼓为前方兵将加油: “攻击,杀光宋兵。”

连锁船的好处体现出来,金军冒着重弩进入弓箭射程后,一排排颇为齐整的弓箭,在空中与宋军射来的箭雨交叉而过,双方的伤亡大增。

宋兵得到命令,边打边退,只有水寨中的宋兵顶在前方,依靠建筑边防御边射击。

总的伤亡,金军还是比宋军多出不少。

很快金军逼近阻挡的船只面前,完颜义的军事才能并不低。

他没有急于让士兵分开那些船只,前几排的金兵朝岸上齐射,如一阵狂风箭雨,斜斜袭卷到岸上。

岸边三十米之内,很快被他们清空。

他再派出懂水性的士兵跳到阻挡的船只上,将船逐一带过来,让船上的士兵跳到小船上划到岸边。

“皇上,我军已登上岸。”

完颜元宜的眼力非常不错,见第一个金兵登上岸,跑到完颜亮身边报喜。

完颜亮可能打累了,将鼓锤递给鼓手,下达第二个前进的命令: “徒单爱卿,你率五万人过江,稳固对岸后,朕亲自 率大军渡江,踏平宋国。”

虞允文再也没办法阻止金军上岸,他们算是大胜,损失了一千几百人,但金军的损失更大,起码有四千的伤亡。

此时他们已经退到左右的山上,南面的地形,和北面差不多,左右是山,地盘很大,不能阻止金军从缺口处通过前方。

要是金军想清剿他们,还得付出不小的代价才行。

完颜义的确想一鼓作气将他们剿光,登上岸下达一系列命令后,对老者说: “我率一万人去攻左右山上的宋军,彻底将他们清光。

你在这里接应大军。”

“不可,”

老者看了看前方的山: “左右山势较陡,他们占据上面。

我们强攻会有不小损失。”

完颜义颇不以为然:“岸上比不得水里,就凭这些宋军?

一万人足以将他们剿灭。

要是等大军过来,这个功劳怕不会落到我们身上。”

老者摇摇头:“我们只要紧守住宋军水寨,接应好大军,就是最大的功劳。

他们在上山要不是走,完全是自取灭亡。

待我大军到来,不放一箭,就能轻松将他们堵死在山上,何必要徒增伤亡?”

徒单守素的军事能力,还在完颜义之上。

他因为是运人过去,没有搞什么连锁船。

但左右各派出数艘船打探。

前方的大军刚过江中心,左边传来一阵大喊: “将军,有大批宋军战船过来了。”

声音刚落,右边也传来相似的声音: “将军,好多战船朝这边冲来了。”

这些事虽在意料之中,还是让徒单守素有些紧张,旁边一个中年将领说: “将军,来此的战船,应该是宋军消失的那一万几千人。

我军现在的大小战船有四千艘,他们那点人,能有多少战船?

不如暂时不渡江,每边各派一半的船迎击。”

徒单守素还在想,派去左边打探的船只如受惊的兔子,狼狈逃回。

不敢再拖延: “原本最好的方法,是让中军全部到南岸。

让他们在江面上空巡游,只要占据两岸,他们只得无功而返。

唉!

我军没带粮食,他们此番定是有计划而为,宋军营中必无多少粮。

一旦江上被他们封锁,我南边的将士危矣!

算了,就依你之计,左右各派一半的船只迎敌。”

徒单守素很不想在江上与宋军大战,但就如他所说的那样,他们行军,不过带了些干粮。

要是不理会江上的宋军,两顿吃完,大家都得饿肚子。

四千船筏不再前进,从中间分开,朝左右迎去。

看到这一切的完颜亮并未发火,他已经看到左右的情况,先惊后喜。

冷哼一声说: “左右加起来也不过几百艘船,就算你是大象,也难逃被群蚁咬死的下场。

朕倒要看看,你们是怎么死的。”

完颜亮乐观,一些大将并不乐观。

左右各有大概三百只船,这三百只船,小半是有帆的海鳅船,皮黑如牛,下面半截毫无缝隙,分明是用铁皮包裹。

长有两丈多,高也 有四五米。

海鳅船上的人不多,大概只有十几个士兵。

这种船在南方虽不算很大,此时在他们面前,犹如巨无霸。

他们的船与之相比,真如完颜亮形容的那样,像一只只蚂蚁。

其它船大半是楼船,船上的人更少,每只船上只有七八人。

但气势极为不弱,左右的船阵一样,是一个锋矢阵形。

前方由海鳅船开路,后面是楼船和大型渔船。

人家这些船根本没用绳索捆绑,阵形不比陆地上的差,十分齐整。

他们的船虽多,还未接近,在气势上就差了至少一筹。

“用力擂鼓,为我大金将士加油。”

北岸的鼓声如雷,令人热血沸腾。

在南面左右的山顶上,虽也有几面鼓,完全被北岸的鼓声盖住。

但这鼓声不分人,江面的回音又不小,所有人都能听到。

宋军听到耳朵里,同样是热血沸腾,仿佛金军的鼓声,是在为他们加油。

在左边负责的是新盛,新盛是员猛将,本就是水军将领。

他亲自坐在最前方的一艘海鳅船上。

他们这艘船的人最多,加上他的亲卫,船面上有三十几人。

他这艘船还安排有一面大鼓,他来到立在中间的战鼓前,鼓如巨盆,在一对拳头大的鼓锤敲打下,发出阵阵轰雷声。

海鳅船并非只借风帆行动,在下面的船舱中,还有十多人在奋力划行。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沿岸的渔民。

虞允文一番劝说后,他们愿意来助宋军一臂之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