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忽悠岳父(1/2)
“也不算麻烦,”
范如玉终于没在瞪刘病愈,很满意地看了他一眼: “听刘爷爷说,比起普通的酒要麻烦些,但比起高品酒的酿造要好得多。
只是制这酒的酒曲要花些时间,其它并没有什么麻烦的。
平均算下来,三斤粮食能出一斤酒。”
范邦彦吃惊不小,有些不相信女儿,问刘病愈: “真如玉儿所言?”
“见刘病愈点头承认,范邦彦叹声说: “我虽不知道一斤特等酒要多少斤粮食,听说要经过的工序不少,想来成本远在此酒之上。
此酒就算只卖一两银子一斤,也足以养活众将士的家属。”
坐在刘病愈右边的陈惜春听得心痒痒,抓住刘病愈的手正要说话,一个壮年男子跑进来: “少爷,这是我们目前配制最烈的酒,你看行不行?”
真正的医用酒精刘病愈没办法酿制出来,他的方法是将酿出的酒反复蒸酿,酿制成食用酒精。
在酒厂工作,酒方面的知道他还是知道。
医用酒精的浓度为百分之七十五,度数这东西一旦太高,只用品尝很难蒙得准。
他把握一个原则,尽量酿制出最烈的食用酒精,替代他急需的医用酒精。
壮年男子是管家刘安之子,刘病愈接过他手中的瓷瓶。
此时所有人都停止喝酒吃菜,全盯着筷子高的瓷瓶。
待刘病愈将瓷瓶盖拔开,倒了一点在杯里,一股更浓更香的气味,快速被大家捕捉到。
“这是酒精?”
沈大牛像内行似的惊叫一声。
沈风铃今天实在受不了他在大家面前丢人,狠狠在他背上拍了一扳。
很快大家都围在刘病愈身边,陈惜春也发出一声惊叹: “好清澈,这东西要是没气味,一定会被人认为是泉水吧!”
只见在刘病愈杯中之物,是一杯极为清澈的水。
就算眼力再好的人,也看不到一丁点尘埃。
刘病愈放在鼻孔处闻了闻,尝了一小口。
吃到喉咙处,刚才范邦彦容易的那些词,纷纷在他脑海里打转。
吃的时候很冰,瞬间如一团火在过道处燃烧。
他们酒厂也有食用酒精,这东西他尝过,凭着现在特好的记忆,他无法分辩出谁的酒精度更高,谁的更低。
“差不多了,应该没问题。”
至少有七十度,如此浓度,在现在这种细菌不算很多的世界,想来应该够用了。
沈大牛一把抓起瓷瓶,准备给自己倒一杯,被刘病愈打住: “这东西不能吃,吃了对身体有很大害处。”
“那你还吃?”
“你为什么吃?”
陈惜春和范如玉几乎同时说出,一脸紧张抓住刘病愈的手,他笑了笑说: “我那不算吃,只是尝了一点点,试试它的烈度,对身体没一点损伤。”
范邦彦将刘病愈装酒精的杯子端起来,又闻又看弄了一会,也浅浅尝了一口。
还好刘病愈说 尝没事,否则他一定无法放入嘴里: “真不愧是酒精,物如其名,酒之精华。
入嘴既如一团火焰,一起烧到肚里。
这东西的确对身体有害,不能食用,你弄它干什么?”
可能怕范邦彦再喝,范如玉将他手里的酒杯夺过来说: “酒精的用处大得惊人,有了它,以后受伤之人的伤口,很难再有化脓、红肿这种情况发生。”
几个不知道的人,沈大牛没什么感觉,只是看着范如玉手里的那杯酒精有些嘴馋。
其他人,连郑氏也呆住了。
她们当然知道伤口会有什么反应,这年头没有杀毒除菌之物,最多用清水洗伤口。
再清的水也有细菌,该红该肿的仍会发生。
许多人的伤口并不是很大,就是因为化脓、导致伤口越来越严重,最后不治身亡。
范邦彦半晌清醒过来,再次将女儿手中的酒杯夺回来,盯着里面的酒精: “这东西真有如此神奇?”
范如玉笑了笑,现在她和刘病愈、陈惜春三人的感情,才真正像是亲密的一家人,好得没有一点裂纹。
刘病愈常常躺在床上,左手抱她,右手抱陈惜春,边占便宜边给她们传授后世的一些知识。
细菌之类的东西,她们早已经知道。
只是这些东西说出来,太过匪夷所思,范如玉还在想如何加工,陈惜春的嘴巴快,将话接过去: “是真的,酒精能杀毒除菌。
毒大家都知道,菌并不是山野间长的那种,是一种肉眼看不见,又几乎处处存在的东西。
菌有好有坏,多数菌对人有害。
我们平时生病、受伤感染、身体一些部位疼痛等等,都是菌造成的。”
再次沉寂一会,范邦彦呆呆问: “肉眼看不见,又几乎处处存在的东西,你们是如何知道的?”
陈惜春张大嘴巴,这次刹住车,没有一口气说出来。
她们也问过刘病愈,刘病愈很不想欺骗她们,只要借助梦。
说他生病昏迷的那段时间,做了很多很多的梦。
梦到一个神奇的世界。
那个世界有房子那么大的东西,可以满街跑,跑得比千里马还快。
有像巨鸟一样的东西,那东西是铁做成,可以在天上飞,飞得比刚才说的满街跑还快。
还有一种船,可以在水面上行走,也可以在海底行走。
刘病愈也是自找麻烦,这些天除了教大家弄酒精等等外,只要一有时间,她们就缠着刘病愈讲故事。
每天讲了不几个东西,比如问到满街跑,它是怎么跑的?
有没有生命?
甚至是什么样子都得画出来。
还好刘病愈学习不行,绘画功底不错,车子飞机这些他都能画出来。
范邦彦的问题,连范如玉也不敢回答。
她们知道,刘病愈给她们说的那些要是传出去,不知会引起多大的震撼。
因为现在刘病愈也算是名人了,名人效应她们还是知道。
谁都不回答,又不能不答。
两女很自然看向刘病 愈,将发言权交给他。
刘病愈也没办法了,只好将以前的假话加工一下说出来。
“我以前在外踏青,运气不好时逢下雨,躲进一个山洞。
那个山洞很平常,只是有些深。
雨久久不停,我便点着柴火走进里面。
见一角有口很陈旧的箱子,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有一本厚厚的书。”
说到这里,刘病愈暂时编排不下去了。
一是要想,二是陈惜春和范如玉的反应。
陈惜春低着头,可能想笑怕被人看到。
范如玉则瞪着他,从眼神中也能看出,让他小心,等会让他知道忽悠泰山的后果。
“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范邦彦哪知道女儿女婿的想法,问得颇为急。
刘病愈给了范如玉一个眼神,两人经过多次灵与肉的结合后,已经心有灵犀,范如玉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本书叫海外拾贝,”
海外是个神秘之所,作为当过县令的范邦彦自然知道。
刘病愈没办法,只好又将海外搬出来: “里面记载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不敢有瞒父亲,酒和酒精我就是在里面学到的。
刚才惜春说的菌,全名叫细菌。
细菌几乎无处不在,空中、水里、食物里、甚至我们的身体里也有不少细菌,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伤口,最容易受到细菌感染,酒精能杀除细菌,所以我才急着将酒精弄出来。”
大家再一次呆住了,这些事只有范如玉两女知道,连孙氏也不知。
此时沈大牛的反应很快,一把将瓷瓶拿过来: “既然身体里也有细菌,反正酒精能杀它,我还是喝些酒精杀杀菌。”
“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