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资的商人(1/2)
这座刘府让刘病愈也很满意,地盘大不说,花园凉亭皆有。
在中间靠花园一段,还有条几十米长的走廊,走廊下面有一条米半宽的小溪。
此时他和范如玉,挽着孙氏来到走廊上。
看着没多远就消失在杂草丛中的小溪,孙氏感慨道: “南边山清水秀,远非北方可比。
难怪古话说得好,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以前我家乡就缺少水源,要是有这么条小溪,哪能让谁家给霸占了?”
“娘说得是,北方缺水,南边水源多。
听说在南方一些大院,小溪水塘这些都不是稀罕物。”
范如玉接完,白了眼刘病愈。
她此时的心里极为满足,孙氏待她比自己的女儿还好,连新婚三日,新娘入厨之类的规矩都省了。
要是不省,昨天被刘病愈折腾一个晚上,今天等她起来煮饭,早晚都要变成午餐。
孙氏省了那些规矩,范如玉也省了陈惜春的敬茶等等,这些刘病愈很愿意看到,笑着接道: “这座宅园还算不错,除一些杂房,还有三座院落,一正一偏两个大厅,还有个花园。
就是设计不怎么样,以后我们去处定下来后,我亲自设计一座,保证比这里大气美观。”
在一旁的陈惜春惊喜说:“少爷要是亲自设计,一定要比这里好得多。
你放在南院的那些,是不是酿酒之物?”
刘病愈点点头:“那些是我在占领泗州后发酵的粮食,现在暂得稳定,先将酒弄出来。
这些天让刘爷爷他们和你们一起,我教你们如何酿酒。”
“太好了,终于开始酿酒。”
陈惜春见范如玉一脸茫然,对她说: “少爷说过,以后我们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酒。
他酿造的酒,绝对胜过天下所有的特等酒。
一旦弄出来,我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进帐。”
范如玉看着刘病愈有些惊讶,她嘴上虽喜欢贬刘病愈,对方的本事她很清楚。
要是其他人说自己酿造的酒,胜过天下所有的特等酒,她绝不会相信。
“你真的能酿出那么好的酒?
以前酿造过?”
“以前虽没有酿造过,但你们放心,想来要不了几天就能酿造出来。”
刘病愈笑了笑,其它他没把握,酿酒绝无问题。
一听刘病愈以前没酿造过,范如玉的信心减去一半。
正要开口,一个身高体大、双神炯炯有神的年青亲卫跑来: “将军,有个叫黄才厚的人在门外求见。”
“黄才厚?”
陈惜春一句念出。
没好意思说,看向刘病愈。
刘病愈也有些奇怪,黄才厚要去应该去军营才对,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现在他算在休假。
当然,不可能真的什么事都不管。
“敬明,你领他到主厅,我到那里去见他。”
孙氏看着离开的年青人,对刘病愈说: “你这十个亲卫都不错,只是现在算稳定下来,有了个家,要不要再请些护卫来?
也省得你将他们抽出来保护大家。”
刘病愈这十个护卫,是大家在沂州推荐后临时抽出的。
抽出时他连一些人的武艺怎么样都不知道,现在已经知道了。
按现在的五个武力划分,亲卫长曹正康是虎将,另两个刘胜、曹岁也基本算虎将,其余如这个叫宋敬明的都只是勇将。
当时刘病愈手下 的人不多,这种人才要是放在军中,起码能当都头。
他不可能再抽更利害的人出来,那样军队的实力会受一些影响。
因为当他的亲卫,基本上不会参预战斗。
“我暂时安排五十个士兵轮流来这里守卫,另再安排五个亲卫在这里负责。
又不用出城,我身边只留五个亲卫即可。”
刘病愈正要离去,孙氏对范如玉说: “你现在是刘府夫人,以后除军中的一切事务,你都要负责。
你也去吧!
多看多做早些磨练出来。”
范如玉没有拒绝,这些事母亲郑氏也给她说过。
一旁的陈惜春见状,挽着孙氏的手: “娘,我也去,早点学会,以后也可以帮帮姐姐。”
一番磨蹭,三人来到主厅时,黄才厚已在这里候着: “小人见过将军、见过夫人。”
“黄先生不必自称小人,以平辈相称即可。”
在来的路上,陈惜春已将黄才厚送五千两的事告知。
刘病愈也很好奇,黄才厚又是免费制作衣服、又送那么多的银子,怕不是单纯的报国心那么简单。
大家分主客坐下,刘病愈看了眼范如玉,对方颇有些经验,一脸庄重坐在他右边,隔了一个方桌。
陈惜春也很懂事,没坐到他旁边,在范如玉旁边搬了根凳子坐下。
黄才厚很干脆,一下子说到正题: “要是急于赶工,在泗州一下子很难弄到那么多的布料。
必须从海徐等州运来,一去一来,大概要多耽搁十来天的时间,不知将军愿不愿等待?”
泗州只是个小州,远不如徐州大和繁华。
刘病愈也知道黄才厚的难处,每人要制作两件,就要四万多套。
四万多套衣服,得要多少布料才能做得出来?
“实在不行,先为众将士做两万五千套冬衣,那样还差不差布料?”
“还差,”
黄才厚没有讨价还价。
刘病愈虽喝酒喝多了,一点没忘记黄才厚的承诺。
昨天事后就有人联系他,说做夏冬两季的衣服各二万二千套。
今天刘病愈涨成二万五千套,他知道应该是为新招的士兵准备。
“我听说将军一路征战,缴获了不少金军的军服?”
刘病愈还在想,范如玉说: “你是说用金军那些军服改装?”
黄才厚点点头:“不说多的,只要有六七千套,二万五千套宋军的冬衣,就不需要在外面去购布料了。
颜色可以重新染,改制也很简单。”
刘病愈双眼一亮,这种事他真没想到。
他们从死人堆里脱下来的衣服,加上占领城池后收缴的不少: “这没问题,我给你七千套金军军服,大概要多久能制作完成?”
黄才厚松了口气:“我去过军营,军中答应抽出一些会针线活的家属帮忙。
三个城同时做,一个把月应该能做完。”
这种事再急也急不来,刘病愈没有逼人家: “那就麻烦黄先生了,人和衣服,等会你就去军营找李贤李大人要。
我有一事要向黄先生坦言,要是前方战局不利,我们不一定在泗州久待。
现在我们的兵力不多,不可能分多少兵去守后面的城池,会向前推进。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黄先生愿不愿意携带家人,与我们一同前往?”
黄才厚 要是将他们的衣服做完,加上送的五千两银子,起码损失两三万两。
刘病愈实在不好欺瞒,真要是将人家留在这里,到时候全家被害,他会内疚一辈子。
黄才厚想了一会说: “不瞒将军,我的生意在南边也有,现在南边的生意,由犬子在打理,我在苏州还有些产业。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只需将军将我送到南边随便哪座城去,剩下的事不用将军费心。”
刘病愈一家终于明白了,原来人家的后路已经铺好,难怪会冒险为他们制做衣服。
但这份心同样非常难得,范如玉身为女主,不得不有所表示: “先生这番义兴趣,相公定会上书朝廷。
像先生这种高义之人,朝廷定不会忘记。”
三人注意到,黄才厚脸上出现喜色,起身准备朝刘病愈拜下,被刘病愈打住: “在将军面前,黄某不敢有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