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话(3/4)
只要是愿意提升自己的人,都在为了内心的平衡,都为了心灵的顿悟而努力过。
学习是所有生命造物的自然趋向。
想要变得更好的希望,不管在哪一种人身上,都是永远存在的。
所以不管学任何事,一定要相信——希望仍在。”
“其他人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更不能泄气了。”
“比起其他人,我还有很多想教你的。
等你学习深入后就会领悟,你不仅要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塑造一个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除了防御你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你听说过‘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这句话么?
史哲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认清现实,摒弃那些被历史证实的精神糟粕。
学史就是很好的一种迷因。
以良性迷因对抗恶性迷因,也是绝佳的精神防御策略。”
“跟着老大你,我感觉每天都在追逐着哲人的思想,一点点地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啊。”
“来,继续上课吧。”
“好!”
“……然后你可以很容易地联想到,迷因武器的生效,是需要通过信息的传递引发的。
换句话说,这种精神攻击起效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
但不同人对精神刺激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性会对魔术效果起重要影响。
如果施术者水平不高,而对手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又不那么敏感,那么即使向对手施加了表面看起来能产生极大影响或刺激的信息,也很难达到魔术的预期效果。
更别提那些能够造成深度催眠的控制或者超远程抹杀式的强大冲击了。
也多亏了建基于迷因之上的精神系魔术习得难度不低,因此在整个大陆上能够使用高超精神系魔术的人并不多。
我这样说可能会令你的担忧减少一点。”
“那还真得说是好运啊。”
“更有利的是,其中少数几个掌握了高超技艺的人就在我们团里。”
“是葱头它们几个侦察员吗?
…啊,对不起…”
康氏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小心引起了令人担忧的话题。
“没关系。
我还是相信出色的它们会带着情报回来的。”
“对了,关于情报,我听说牧师前辈有精灵竖琴手的消息?”
“啊,精灵竖琴手,我很感兴趣的一个人物。
在这片大陆上,有谁会不对这样神奇的人物产生好奇呢?”
“对呀,我超想了解这个人的。
双橡园里也有很多精灵在找她呢。”
“我从别人口中听说过不少魔法精灵竖琴手的玄机:大陆上的大多数种族,只有三种或三种以下的视锥细胞。
而传说中的魔法精灵竖琴手,眼中却有数十种视锥细胞!
譬如平平无奇的空气,在常人眼中看起来虽然是透明的;而在竖琴手的眼中,却可能像绚丽的彩虹一样!
而人眼中的彩虹,在竖琴手的眼中看起来,则比圣域还美丽!”
康氏马上想起了海印汉墓这个高材生:“哎呀!
这个我听以前学校里的死党说过!
据说有些精灵的眼睛里,有高达十六种以上的视锥细胞!
而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类的眼里,就只有三种色视锥细胞。
这种事情真是令人十分惊异呢。”
“对。
于是进而还有一种传言,有人推测魔法精灵竖琴手甚至可以看穿圣域光芒的秘密!”
“真是太难以置信了!”
“而有些理论足以令我怀疑,这是不是因为‘海拉之光’的缘故,造成魔法精灵竖琴手眼睛的变异所致。”
“咦?
什么是‘海拉之光’?”
“抱歉完全的详情我至今也没有彻底弄清楚。
从我得到的史书古籍的片段推测,‘海拉之光’可能是大陆史上一场最大的浩劫。”
“这样的事我从没在书上读到过啊!”
“这就得怪‘海拉之光’了。
理论认为,‘海拉之光’完全是一个史诗级别的灾难。
按照某些假说,我倾向于把其称之为‘人类的冲击’。”
“那么严重?”
“我怀疑正是这一浩劫,才导致了古代人类历史的一段缺失,从而导致了很多古代魔法的失落,也是导致这个世界产生一连串的问题之所在。
这一段迷一般的缺失灾难历史,我几乎踏遍整片大陆,也只能够得到只言片语。
因此学校没有教,自然你也是在哪里都读不到的。
因为这一段历史鲜有人知,学界也只能用各种理论和假说来弥补了。”
“原来如此…”
“就目前来讲,有很多假说和理论都在我考虑范围内。
不过我自己也有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框架了。
研究了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也终于有望接近历史的真相了。
等到紧张的大陆局势结束以后,世界再次回归和平之时,我想不用太久,我就将会破解这一历史之谜的。”
“好复杂啊…还是让我们回到竖琴手的话题上吧。”
“那继续谈谈那个精灵竖琴手吧。
我曾经假设,精灵竖琴手有可能因为‘海拉之光’的冲击,引起了它相关脑区的改变,使得竖琴手对音调的理解和色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听音乐可以听出颜色’的另类感官,于是它便能用此种特殊的色觉感受演奏。”
“这超出我的想象。”
“有的传言认为,真正的玄机在于她竖琴上镶嵌的宝石——可能那是由传说级精灵工匠研制出来的‘人工复眼’。
原理在于,人类眼睛只能看到部分射线的颜色,另外就算借助魔装也看不全。
因为有的魔装所拍摄下来的颜色,人眼根本无法分辨。
就像人眼能感知绿色,但是无法感知到由黄和蓝调和起来的‘YB色’,因为YB色和绿色在人眼里看不出区别。
而装备‘人工复眼’则可以做到。
当竖琴手透过对‘人工复眼’的‘神演奏’——我猜实则是一系列高级操作,却可以令人类‘听’到YB色!”
“也就是说YB色是视觉看不见的,却能通过听觉听见?”
“是的,多神奇的演奏呀。
要是能从她的特殊能力出发研究出成果,能否使人类进化至可以使味觉和视觉联动、甚至各种感官发生革命的那一天……那她的能力就是向未来贡献出了无数种可能性!”
“所以不仅它的故乡双橡园…难怪到处都有人想找到她啊。”
“但它这个人的意义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
能够深入思考的人一定明白,任何人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但是还有的传言认为,这种特殊能力为它招来了杀身之祸!
如果这样的人不幸被战争卷入,我们可能就少了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了。”
“真希望我能见到这个传说一般的人物…”
*注释: 1.
关于“迷因”
的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内“模因”
的相关条目和科学松鼠会的文章《人-写在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作者Ent,发表于 2015年07月11日17:04。
来源网址:br 2.
“人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他人介入才可以生存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