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话 触发之冰(3/3)
: 发动此大型魔术的相关设备,是先前由胥伏特和“拉芙夸弗特”
公会所合作研制。
此设备的原型类似于“粒子减速器”
。
当有物体在魔阵范围内的运动速度超过一定标准,即可发动“减速”
、“封冻”
等效果,使粒子运动极大减速。
特别是对于热运动越“激烈”
的魔力粒子,其“捕获”
能力越强。
因此能够通过枪的能量喷流从而对身处范围外的温森特产生影响。
另外,貌似惨剧现场的人身上不应出现“冰挂”
物。
而其实这里的“冰封”
、“冰挂”
,指的是类似于赋予被封物拥有“生物活性玻璃”
的效果。
(参考地球上最顽强的水熊虫,其“生物活性玻璃”
是由水熊基因所制造的极端强大保护层)。
推测胥伏特的试验目的,并不单单是想考察能否“封冻”
一群人,而且还在验证能否成功在生物体身上制造出“生物活性玻璃”
。
如果胥伏特的试验成功并加以改进,是否意味着生物体有可能像水熊虫般依赖“生物活性玻璃”
的保护,度过真空等极端恶劣条件,为星外旅行创造可能?
(“生物活性玻璃”
可参考百科里“水熊”
的相关条目) 3.
“身是自在身,直到甘心困于方寸。”
摘自排骨教主的《赴鸿门》。
4.
“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摘自网上来源不详的“王尔德语录”
。
5.
行刑当天,胥伏特早已布下了“有漏洞的天罗地网”
(有意为之)等候温森特的到来。
而且紫衣主教原本可以不露面,但它却别有用心地出现在审判大会的公众场合中,故意成为温森特狙击的目标。
叛变分子和大量惊慌的群众混杂在一起,场面一时无法控制。
温森特担心直接狙击胥伏特会再一次中计,于是改为狙击刽子手。
可是,就在击中刽子手的同时,悲剧发生了。
行刑者、受刑者、甚至包括行刑台附近的围观群众,瞬间被冻结!
原来胥伏特和公会工作人员早已将“新克莱尔系列——触发之冰”
的大型阵列式魔术预先刻印在刑场。
自从上次胥伏特和温森特碰面之后,它就开始琢磨温森特的行动方式,抓住了温森特爱使枪的特点。
胥伏特思考:设想着“布莱克奈特”
是暗杀者,如果要劫法场,那么作为暗杀者的惯用手段,必然是偏向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
而在人群中展开突袭,其中最好用的方法,自然属他最惯用、最拿手的远距离狙击。
而无论布莱克奈特要何时射击,如何射击,射击哪个对象,都将触发此魔术阵(原理是该魔术阵覆盖范围内只要有出现速度超越“音障”
的东西“侵入”
,都将自动发动“触发之冰”
)。
与此同时也揭示了叛军、刽子手和围观群众都将在魔术阵下必死无疑的悲剧下场。
因为只要温森特一旦射击场内任何东西,都将导致所有人被“冰封”
(体内热量被魔术阵瞬间大量抽取)。
而且不管温森特来不来,他们都得死。
胥伏特还考虑到,只要有一丝迟疑,杀手就会露出破绽,特别是对于温森特这种完美主义者(对于远距离狙击手来说,任务要求通常必须一发必中,一击必杀,案发现场不留痕迹,可算是只有完美主义者才适宜担当的职业),利用“触发之冰”
造成这样群死的震撼场面,必然能震住温森特(不仅让温森特瞬间意识到自己上当,还让他心理上背负重担,使他觉得由于自己一手造成的失误中计导致大量人员无差别死亡,形成强大的愧疚压力)。
胥伏特更是火上浇油地嘲笑了温森特,它甚至还推测到温森特肯定要质问它杀害无辜围观百姓的理由。
所以胥伏特当然也不忘在他面前嘲笑一下那些枉死的人。
6.
进度有点慢,后期才来补上图片,真是对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