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章 带湖策论(2/2)
辛弃疾当过不少次的官,即便老是当不了多久就被人弹下去,但这种浅显的道理还是十分明白的。
最主要的,还是他方才讲着如何治理军社,这帮家伙却谈论起神偷来,让他颇为不满。
辛弃疾强行扯回原来的话题道:“方才谈的是小社,可以铁血手段彻底铲除。
而对大社,此法便不适用了。
论大社,而今有百万忠义社、六十余万的潇湘社以及数万众的买马社——”
韩侂胄插了一句话:“买马社已经被兼并了。”
“被兼并了,谁兼并的?”
辛弃疾在带湖新居多年,还不知外面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韩侂胄告诉他:“两年多以前,襄阳买马社与潇湘社在汉水大战,双方死伤四千余人,汉水一时塞流,庞知远家族尽没,买马社剩余社众或被编入潇湘社、或被遣散回原籍。
当年抵御西夏、阻击辽人的买马社不复存在了。”
“啊——真没想到啊。”
辛弃疾发出一声喟叹。
他明白,襄阳的障碍终于扫除了,沈玉璃距离最后惊天动地的行动就只差一步了。
——不,还没到最后一步,挡在他面前的还有一个势力——金国潞王完颜允德。
“忠义社百万众是因为当年抗金,各地义士云集响应,才有这么多人,”
韩侂胄道,“而潇湘社原起于鄂州剑社,他们以如此疯狂的速度坐大,兼并周围军社,竟然还没有人遏制。
往后会发生什么,真的不敢想象啊。”
直到这时,辛弃疾才明白韩侂胄拜访的目的。
“你是觉得我成功治理过军社,想从我这儿寻求到解决潇湘社的办法是吧?”
韩侂胄轻叹一声,低头笑道:“到底让稼轩公看出来了,晚辈所来的确是为了此事。
当年我在皇城司的上级陈文溙指挥主动请缨,整顿潇湘社,结果原本万无一失的计划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导致他被撤职不说,还把买马社整个赔进去了,反而进一步壮大了潇湘社的实力。
晚辈觉得自己早先是经世派的人,有义务接手这件事,尽管现在不在皇城司任职,依然每天都盘算如何对付潇湘社,毕竟一个军社做到如此规模,连宗室派的人都参与其中,绝不是国之幸事。”
辛弃疾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半自治军社尾大不掉,倘若万一其社主起了不臣之心,就按一社之众能战之兵二三来算,十三万人马,又是在荆湖,呵呵……”
辛弃疾说着这话,都感觉自己的脊背发凉。
不过目前这仅仅只是一种猜想。
韩侂胄等人也心有恐慌,如此规模庞大的军社真要是摆脱了朝廷控制,揭竿而起,当前国内又没有岳爷爷那样的人物,到时候恐怕整个荆湖都将化作一片火海。
“如此,只有以社治社了。”
“什么叫以社治社?”
韩侂胄忙问。
辛弃疾捋着胡子略作思忖,道:“军社相互侵攻已成风气,不如给其他军社找个共同的目标,让他们自己折腾去。”
韩侂胄听了直皱眉头,连连摇头道:“恕我不敢恭维。
放任他们互斗,我们不是相当于啥也没干吗?
到最后,还不是大社越来越大,小社逐渐销声匿迹,就成了当下形势的进阶状态了。”
辛弃疾觉得对方完全没领会到自己所说内容的静华,他冷下脸叹息一声道:“方才我与你讲的真当耳旁风了不成?
我说让军社继续相互侵攻,就仅仅是放任他们继续兼并这么简单吗?”
“稼轩公请赐教。”
“赐什么教啊,凡事都让我来赐教,防御使大人自己不动脑子的吗?”
辛弃疾拍拍衣摆,回头看看小女儿辛俪,问道:“什么时辰了,该做饭去了吧?”
嘱咐完女儿,他又对韩侂胄等人道:“几位大人实在不好意思,我这儿每天的饭菜只够三个人份的,我、女儿还有夫人,夫人他去镇上卖手工活了,过会儿就要回来了。”
韩侂胄季宏俶等人尴尬地对视一眼,明白主人是逐客了,他们也不好意思死皮赖脸地待着,更何况辛弃疾直言饭菜只够家里三人,就算有多余的也不可能给他们带伙,他们就算脸皮挂得住,肠胃也受不了,只得说几句告辞的话,灰头土脸地回去了。
站在篱笆门旁目送四人顺着土阶下去,一路离开了带湖新居的田地,辛弃疾方才折身进去,叫住装样子的女儿:“行了别忙活了,还没到饭点呢。”
辛俪很是聪颖,她问父亲:“爹爹,您与他们话不投机,所以才急着吆他们走吧?”
辛弃疾点头道:“是啊,这姓韩的,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我与他谈论许多深刻道理,他却只挑自己喜欢的听。
此人当个地方官吏尚可,若是万一真的当国掌权,对国恐有不利。
算了,不谈了,反正和我一个散人也没啥关系——俪儿,为父教你的剑法你究竟学会了几招?”
辛俪直摇头道:“父亲您不是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教姐姐习武,搞得她与丈夫不睦吗?
我可不学了。”
辛弃疾呵呵苦笑,道:“这件事哪里值得后悔啊!
我最后悔的——”
他忽地隔着栅栏目视北方,思绪回溯到了二十多年前,眼前又出现了刀光剑影。
“我最后悔的,莫过于当年带兵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