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五八章 千载契约(2/2)

你的那个朋友究竟出了什么事?”

秦锐思考片刻,而后对事情做了番简单的猜测,由于平重衡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应当不会主动惹事,事情或许是这样的:平重衡挎着刀背着珠宝问人去往平江的路,却不想因为身上的钱财惹人眼红,被这东湖门的人骗了。

可能在郊外的时候那帮人被识破,与平重衡发生了冲突。

因为平重衡乃是自幼习练近江流刀法的高手,轻而易举杀死了几个想骗取自己财物的人,却不料被埋伏着的人偷袭,被擒去了绍兴。

而东湖门扭曲事实,只言平重衡杀害他们门人,却对门人的欺诈行径绝口不提,而且还提出来一万两的巨额赔偿条件,显然是做出威吓,以占据此次事件的主动权。

“至于东湖门这个帮派,我确实听说过,只是我在异国多年,现如今它怎么一个情况,却是不甚清楚。”

于是赵英琪道:“这东湖门是绍兴府最大的门派,与忠义社也颇有交情。

他们有两百多门人,平日里从事放贷索账一类活计,名声一般。”

“干这种缺德事,名声能好吗?”

元敬阳发表完评论又问:“那么东湖门可有无朝臣充当后台?”

赵英琪摇头道:“这倒没听说过。

像狄万英门主的玄影门这样根基牢固、实力雄厚的帮派,在两浙是没有第二个的。”

她特地提了下玄影门,是因为玄影门的确是现如今江湖门派中实力属于顶层的。

“才两百人的门派,就敢跑到我门上来讹诈我堂堂长洲开国男,胆子不小啊!

就冲这一条,我就得让他们吃点苦头,得叫他们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元敬阳除了钱以外,还总喜欢把开国男这个资本挂在嘴边,不过他似乎忘了,东湖门就算只有二百多人,也比万羽堂多出整整一倍来。

见到元敬阳的表态,秦锐立刻恳求道:“重衡公子乃是我的至交,他在日本就度过多年软禁生涯,如今落难来到大宋。

若不能保全他,我愧对他和他的族人啊。”

看着态度诚恳的秦锐,元敬阳摸摸下巴的胡茬,没有立即做出回应,他现在已经不是一时激愤就会怒发冲冠的毛糙小子了。

晚些时候,元敬阳回屋找崔宣雨,想商量一下再一次外出的事。

进门他瞧见个娇柔的背影坐在桌前,就悄悄摸过去,从后面揽住了对方。

“你干嘛呢?”

崔宣雨坐在床沿,面无表情地发问。

元敬阳有点发懵,掰过怀里的人脸一看,是满脸怨怒的罗青青。

“哎呀——”

元敬阳忙撒开手推后两步,轻抚胸口道:“原来是你啊,我还以为是……”

罗青青娇嗔一声,夺门而出,刚出门没两步,她又折回来把桌上的毛笔砚台和一摞纸一块收拢走了。

原来庆音罗青青还俗以来,总觉得在万羽堂是寄人篱下,心中长期郁结。

崔宣雨懂得察言观色,看出她过得不开心,正好自己总对各种各样的知识有着好奇心,便时常请她来抄写、讲解佛经,听到妙处,总会夸奖她几句。

罗青青觉得自己被人需要,很快就产生了满足感,将烦恼丢在脑后了。

这天罗青青正打算抄《地藏菩萨本愿经》给崔宣雨讲解呢,哪知道没写几页,元敬阳认错了人,把从未与男人有过肢体接触的她搂在了怀里。

罗青青自然是满腹怨愤,羞赧无比,对元敬阳的厌恶感又多了几分。

罗青青走了,元敬阳算是松了口气。

可崔宣雨这关还得过。

“喂,我说你现在连人都分不清了?”

崔宣雨露出了极为少有的冷峻表情。

元敬阳嘻嘻着摸到她身边,拉住她的小手赔笑道:“这不是今天遇上事了嘛,我一直盘算,想得脑阔疼。

糊里糊涂回屋,这才错把留了头发的小尼姑当成是你了。”

其实认错人,也有罗青青和崔宣雨身材相近的原因在内,不过身材归身材,二人身上散发的味道是决然不同的,海棠和茉莉,怎么也能分得出来吧?

想到这儿,元敬阳不由自主地嗅了嗅,他发现自己的鼻子并没有出什么毛病,倒是崔宣雨身上的茉莉香比过去淡了几分,他嗅浓烈的香气嗅惯了,稍微淡一点还真有些闻不出来。

崔宣雨问:“你想什么想的脑子都混沌了?”

元敬阳便将今天白天的事情如实一说,还就是否赎人一事向她寻求意见。

“你问我?”

崔宣雨道:“我一介女流而已,并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

你是堂主,应当由你自己决断才对。”

“可我就是没法决断,所以才想问你的呀。”

“禹先生没给你建议?”

“他也没想好。

半个月,从平江到绍兴,没几天可以考虑了。”

崔宣雨托腮思量了会儿,似乎有些失神,她心不在焉地忽而问道:“哎,大堂楹联写的是什么你还记得吗?”

“你说辛稼轩写的那副对子啊,天天看我当然记得啊。”

元敬阳道:“上联是‘雕翎白羽——’呃,我再出去看看。”

他挠挠后脑勺,略显尴尬地出屋走到大堂外,又将那字字遒劲有力的楹联看了一遍: 雕翎白羽蔽日遮云贯石没镞无坚不摧, 犀角玄蹄拔山撼地博浪摧沙无往不利。

横批:百万一心。

元敬阳看着楹联,陷入了沉思。

原因很简单:他看不懂。

而最近几年一直把心思扑在妻儿身上,同时跟着丈人学做生意的枪神史霁风总算得了点空闲,也走过来看楹联。

之前纹丝不动的元敬阳突然问了句话,把出神的史霁风吓了一跳:“史兄弟,这些字怎么读啊?

我不是说不认识字啊,我是想知道怎么断句。”

史霁风文化水平尽管也不高,但还是比元敬阳稍强一点的,他指教道:“应当这么读,雕翎白羽、蔽日遮云、贯石没镞、无坚不摧,下联是犀角玄蹄、拔山撼地、博浪摧沙、无往不利;横批的话不用多说,连起来读就行了。”

“喔——”

元敬阳点点头,又问:“那这上下联写的是什么,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这个……”

史霁风面露尬笑:“我也不太懂。”

这时神出鬼没的禹边云不知何时又走到了他们二人的身旁,问道:“元兄弟,你们二人盯着这楹联半天作甚啊?”

元敬阳回过神来笑道:“禹先生来的正好,这些字我现在倒是认识了,可至于究竟写的是个什么意思,我就不明白了。

先生能否替我解释解释?”

“你说这意思啊?”

禹边云饱学之士,解释一副对联自然不在话下,他说道:“稼轩公学富五车,用起典故那真叫个信手拈来,难怪被人称作‘掉书袋’。

你且听我释义:‘雕翎白羽’,乃指弓箭,自不必说;‘蔽日遮云’,乃是描述万箭齐发之盛状;‘贯石没镞’,说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凸显起射术高超,神力惊人,所以才有最后‘无坚不摧’四字。

再看下联,‘犀角玄蹄’,犀,体壮之珍兽,玄,砮皂之玄牛也,亦为神力巨兽,此二种兽奔踏而过,岂不是‘拔山撼地’?

至于‘博浪摧沙’,乃是汉兴三杰张良在博浪沙雇用壮士以巨锤刺杀秦始皇的典故;‘无往不利’,即是说若有此等威武勇壮之士,何谈不能取得大水崩沙,摧枯拉朽之成功?

而横批‘百万一心’——”

“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

禹边云和史霁风同时发问。

元敬阳的眼睛忽然变得澄澈了,他已经悟出了楹联中的含义。

“百万一心,就是我万羽堂的信条、我万羽堂的契约。”

又道:“将百万众如同一人,则必对百万人一视同仁。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为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禹先生,兵法上是这么说的吗?”

禹边云折扇摇曳:“确是这么说的。”

“那好,”

元敬阳决意道,“明日准备,后天,去绍兴。”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