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意如鸟(1/2)

天色渐渐白开的时候,我是从睡眠中醒来的一只鸟。

我正站高高的树枝上,砸吧砸吧自己的喙,梳了会儿灰羽毛,就要寻一个坚硬的东西磨白爪。

我的爪子就是我的剑,但我将砺他的时候,发现他的状态非常好。

我于是飞翔,展开翅膀,掠过林梢,在那之间绕。

忽有锋利的破风声如枭!

人也起早!





我横度天空落羽毛,大概看见虫子笑。

........

他在城上埋铁杠,一条银丝系了我的爪。

我看他银丝拴铁杠,趁隙偷飞高,高了十丈飞不了。

铁杠可被他埋得好。

我逃之不夭夭,我要大声叫!

他也一笑?

我的怒火在燃烧。

直到银丝一松事了了,我用飞的跑。

我当时回首气叨叨,寻他却不找,唯有一丝而在云上飘。

........

........

天色大白的时候,我还是一只鸟。

当我飞过城墙的时候,我的心忽然停顿了一秒。

我看见那个人朝我飞来了?

十分气恼!

我飞上去一爪子往他拴杠子的线上挠。

我左一爪右一摇,一定就给他挠掉!

.........

.........

.........

仗剑捉敌天上走,铁壁千骑不能拦。

这一刻便是李弦在此世界中的高光时刻!

既然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谋划中有序的进行着,那终将达到的目的地,当然就是他想要的最终结果。

他当然知道本次事件的局势还比较复杂,不算大的西京城凝聚了不同势力的眼光,他们在这座西京城中都有着各自的底牌,他们都在等待着合适的时候,将自己的底牌翻出来,试图攫取最大的利益。

但他除了已经呈现出来的布置之外,同样有着更可靠的底牌,这张底牌更是超然于原本局中的。

事实上,那张底牌来到他的手中也只有很短的时间,恐怕很难有人能够在这一时刻拿到不止一个本世界排名前列的超强武力。

那么这张底牌理所当然的成为他为自己准备的最强兜底手段。

更何况,李弦现在看起来自己就已经要解决问题了,那张底牌似乎还可以继续藏下去呢。

不过他现在也有些纳闷儿,燕时弥他们本就不在预料中的助力之内,但他也做好了与之进行某种敌对的心理准备——他并没有对这几个人掩饰刘备和关羽张飞他们存在,这个举动本身也不无威慑之意。

这几个队友或者敌人在李弦的心目中的作用并不算大,只要他们能够在自己搞事情的时候选择暂且不出手,而是静静地观察他所主导的事情发展,就有大概率可以继续维持有方的地位。

可是关于刘备三兄弟的踪迹,李弦直到现在都没有丝毫的察觉。

是的,李弦简陋的侦查小手段没有任何预警,他只好希望是因为那够简陋吧。

但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一件平常的事。

李弦虽然因为要做到示之以诚,没有在三兄弟身上下任何手脚用以掌握他们的行踪,但这个行为的根本确是建筑在那一点点了解之上,两方彼此应有的默契。

现在就是一个他们非常合适露出一些痕迹的时刻,也就是展现那种默契的时刻。

但不曾有。

他心中渐渐生出了一股莫名焦躁之意。

果然,李弦忽然感到自己指尖缠绕的银蚕丝传来一点点的颤动。

那是一种极为轻微的颤动,就好像蜘蛛在网上移动到另一端,不过比风的吹拂稍重些。

但这令李弦产生一种难以消解的不适感,他知道这代表的也不会不寻常。

于是李弦将自己的眼光迅速的投向城头左侧的那座小角楼,那里就是他可以凭空飞度的秘密所在。

他的心下一沉。

他并没有看见某个人,世界上并没有某个人发现了他的布置。

那非常的合理,他所为本就是天马行空,具体的手段更是直到事发之前很短的时间才开始布置。

更何况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是他独自一人埋下这伏笔,没有任何预兆可以供别人察觉,甚至可以说,许多重要的关节直到今天之前都只存在于他自己的心里。

这当然可说安稳无虞,人不能及。

可是那里并没有人,而是一只鸟。

他见过的鸟。

他当初只是随意的抓了一只鸟——正是眼前的这一只鸟,然后在这只鸟的腿上细上了银蚕丝,然后用这只鸟的飞翔能力把自己的那根银蚕丝送到天空上去的。

那根银蚕丝很轻,从那件薄如蝉翼的银衣上拆下来后,被李弦再加一重处理,极为坚韧而轻巧,靠着一点点的风,那一点点他在小角楼柱子中挖出来的那个长达两米的棍子捅出来的洞口中传上去的风,就足以停留空中。

这就是飞度的上半部分。

那下半部分,则是他凭“花寒金谷”这一招的技巧,在打人的时候也顺便把银蚕丝从天上抓来之后实现的。

最后还没发生的,当然应该是他用一路高明指法中的指荡诀度过城门,一路飞过两百余米进入内城中,然后拜君前,搞一搞政治。

但是这里的最后出了点问题。

他亲眼看着自己缠得非常可靠的银蚕线就这么被随便一只鸟拨了两下就松开了。

而他还没有到。

有道是天意如刀,就像现在这个鸟?

...........

终于到了飞失平衡时候,李弦反倒是哈哈一笑。

危险这种东西最让人担忧的时候就是他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一旦出现反倒没有那么可怕。

眼下李弦遇见的这种状况,在他设想的那许多种可能中,大概算不上多坏的一种。

离着城门只有二、三十米,又不在士兵的包围之中,这样的情况当然算不上太坏。

但变故就在这时候发生,一只燃烧着火焰、足有三尺多长的细条箭从城门口一名普通看门士兵打扮的人袖子中陡然发射出去。

而这一支火箭的速度简直可以说是快若闪电,它如毒蛇出洞一般倏然而去,眨眼之间洞穿天空,留在空气中的便只有一道长达二三十米的虚空波痕。

毫无疑问,这当然是冲着还没有稳稳落地的李弦来的。

李弦注意到那个看门小兵扬袖发出火箭的角度也极为诡异,几乎看不见人手动作,那一只小箭便已经发出,又飞速增长成长,以至于他明明已经看见了,快要被射中时还因为一只手捏着董卓的喉咙,处在坠落之中为了保持平衡而微微相侧的状态。

这个偷袭者把握的时机可以说非常准确,这的确是个绝佳的时机。

可惜这个偷袭的人错了。

只见李弦如同早有准备一般,冰线剑大绽光彩,所蕴凌冽剑气瞬间爆发出来的威势,显然不是仓促蓄力所致,同样如电而至,由李弦反手刺向那飞来的火蛇箭。

他之所以注意的到,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那个人是他早就在注意的人。

王临潇。

..........

眼看着李弦就要用冰线剑来硬抗那一只气势汹汹的火蛇箭。

纵是与我不利,我仍要以爆对裂。

这一下子展示出了李弦的强大的信心,恐怕看见的人都要疑惑这个人现在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内力可用的问题了。

谁料那火蛇箭射至李弦面前一丈,眼见得要撞到李弦冰线剑锋蓝剑尖的时候,忽然灵异的一转,火蛇的尾部向后一甩,强行漂移般拉出一道火焰弧线,绕过李弦身周半围,转而凶猛的吞向被他藏向后方的董卓。

是啊,对王临潇、乃至所有冒险者来说,李弦死不死根本无所谓,董卓才是冒险者的最大目标。

李弦眉头一皱,大感棘手。

他看的当然不只是眼前已经呈现出来的信息,他在这一瞬之间已经认出了这一只火蛇箭并不是普通的燃烧火焰的飞箭,它的本体正是自己坑王临潇那一夜中王临潇用武器爆裂吓退曹操的那一根炎蛇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