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红缨漫卷(1/2)
秋收在即!
剿灭黑山黄巾的大业,乒乒乓乓的一直打,打到了农历八月。
大营周边的黑山黄巾被扫的七七八八,屯田的老弱妇孺加起来也有五万多人,收编的青壮也有四千多人。
剩下黄巾老弱都躲进了更深的山林,进剿俘虏的难度成倍的增加。
反而更多的黄巾精壮从其它地方过来,借助熟悉的山林环境与他们周旋了起来。
战事更激烈了!
各营出战被埋伏的次数更多了!
左、右亲卫营频的繁往来救援,有时典韦和许褚还分开两个方向去支援,成立名副其实的救火队。
打的急了,刘翔也要亲自冲阵,周仓、刘辟只能拼命的挡着明枪暗箭,典韦、许褚左右横推。
有时救援不及,只能武将断后败退,损兵折将也在所难免,都伯都死了好几个,刘大官人心疼的晚上都睡不好觉。
总体来说,整个剿匪过程还是赢多输少的,可损失的数量和收编的数量开始出现了失衡。
这就很苦恼了!
在冀州上下加大招兵买马力度,也没多少人过来,一是没知名度,二是天天死人。
虽然每天死一车两车是不多,但看着也很瘆人不是。
这几个月打下来,前前后后死了有五千多人,都快有两个营了,全是青壮精锐,损失的刘大官人心肝脾肺肾都疼了。
为了广开兵源,刘翔都把主意打到屯田老弱上了,拉着李乾问个不停起来。
“……大人,屯田老弱是不少,但小孩长成还需三、五年,急也急不来啊!”
“是啊,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刘翔唉声叹气了起来。
“大人,秋收在即,黑山黄巾必会下山劫掠粮草,幽、并、冀三州中,冀州最是富裕,黄巾肆虐必定猖獗,大人当谨慎才是。”
“是啊!”
“到时候冀州的其它地方也会遭殃,州郡之兵必疲于应付,想求援都没地方求援,大人当早做准备!”
“是啊!
那个,诶——,可以啊,李都尉!
想不到你考虑的这般全面,刮目相看啊!”
“哪里哪里,都是两位军师之见,乾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哦——,这样啊,怎么军师不亲自跟我说啊!”
“也许是……”
“兄长,兄长,出大事了,我军又被埋伏了!”
刘辟人还在老远,就喊了起来,看样子一副高兴坏了的样子。
“卧槽!
李都尉,大营又要交给你了,我要带亲卫营去支援去了。”
“大人放心去,乾,定保大营不失!”
刘翔火急火燎的回去穿盔甲骑马,留下李乾一人叹了口气后,也开始安排起了大营的防守事宜。
后勤青壮虽不如各位将军带领的精锐,但也有万余人马,兵器甲胄也齐备,还有戏志才和郭嘉两位军师在,只要李乾不犯浑,倒不予有失。
所以刘翔每次出战都不担心大营被劫,打起战来也底气十足。
“兄长,这次真的出大的事了,李典、李整两兄弟被围,左近的乐进去支援,也被陷进去,估计埋伏他们的有上万黄巾!”
“哼!
土鸡瓦狗,不过是费些力气罢了!”
“兄长威武!”
“走,去灭了他们!”
“喏!”
左、右亲卫营士气如虹的出了大营。
经过数次血战,将士们愈发精悍,许褚、典韦两人也愈发的彪悍无敌。
急行军约一个半时辰,全军到达战场。
乐进、李典、李整他们都还在战斗,看到援军到达,士气大振,直接杀散堵路的黄巾,准备两军汇合。
“呜——呜——呜——……”
“这是牛角号吹响的声音,怎么回事?”
“难道还有埋伏不成?”
“计中计?”
“……”
一片略显慌乱的声音中,满山遍野都出现了黄巾。
有些就隐藏的山林里,还有更多的黄巾从远处漫山而来,密密麻麻,全都是。
铺天盖地,山上,山下,山谷,全是黄巾!
“哈哈哈……,刘翔,授首吧!”
一个山头立着“于”
字大旗,旗下的黄巾头目叫嚣了起来。
“刘翔,你若自裁,我等便给你留个全尸,不然,碎尸万段!”
另一个山头,立着“左”
字大旗,也叫嚣着让刘翔自裁。
“哈哈哈……哈哈哈……”
远远近近传遍了嚣张跋扈的笑声,几座山头还立着“李”
、“畦”
、“丈”
、“青”
等大大小小的旗帜。
刘翔的心,当即就哇凉哇凉了!
这得多少万人呐!
某刘翔字飞羊,才刚起飞,难道就要栽在这里了!?
“放屁!
校尉大人长命百岁,福大命大!”
周仓戳大的破锣嗓子盖住了哈哈大笑的声音。
“元福好样!”
刘辟没心没肺的鼓劲。
“你就是周仓吧!
同是黄巾出身,为何相杀,何不杀了那刘翔!”
另一处山头,“畦”
字大旗下的头目大声蛊惑。
“正该如此,杀了刘翔,共创黄天盛世!”
隔壁山头“青”
字大旗,一头目大声附和。
“哼!
吾周仓,本是大汉良民,被尔等黄巾裹挟,不得不披巾苟活,已无颜见列祖列宗,苟活至今,就是为了剿灭尔等祸国逆贼!”
“冥顽不灵!”
“……”
刘翔那个气啊!
好悬没失去理智!
居然当着他的面挖起墙角,还特么的开口闭口叫他自裁,本校尉这么惜命的人,怎么能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