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赌气买电视(1/2)
秋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千姿百态的白云,随着微风淡淡飘浮,轻轻掠过蓝天,悄无声息地划向了远方的天际。
一大清早,刘巧仙打扮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收拾停当准备出门。
桃花一见忙问:“娘,你这是要干什么去呀?”
刘巧仙笑笑说:“大军和淘气又接着分地去了,你在家看着你公公,俺上城里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桃花知道,婆婆说的“一会儿”
恐怕大半天要过去了,因为河套屯离城里五里多路,一去一回来就是十多里路,除去办事的时间,她一个老太太又不会骑自行车,光是走路的话,再快也要半天时间。
所以桃花说:“娘,把俺爹安顿好了以后,俺骑车送你去吧,要不你走着太累了。”
“不用,你看好家就行了。”
婆婆迈步出了大门。
桃花心里寻思,婆婆近来出入神神秘秘的,她在忙什么呢?
婆婆走后,桃花进屋向公爹说:“爹,俺就在当院洗衣服,你有事叫俺。”
“嗯,你随便吧。”
公公应声回答。
桃花洗了一半的衣服,就听见里屋的公爹叫她:“桃花,给俺倒口水喝。”
桃花答应一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倒了碗水递给公爹。
她等着公爹喝水的工夫,心想:公公要是一会儿解手可怎么办?
于是她向公爹说:“你喝完水,把碗放炕上吧,俺出去一下,一会儿俺回来再收拾。”
刘老存答应说:“你去吧,别太晚了。”
“不会的,俺知道。”
桃花推车出了大门,她是想去地里找大军。
可她骑着自行车在地里转了一大圈,始终也没看见大军他们的影子。
她怕公爹有事着急,不敢多耽搁时间,所以她又火急火燎地返回家里。
可一进大门,她却看见大军和淘气儿已经在屋门口坐着说话呢。
她放好自行车问道:“你们上哪儿分地去了?
俺找了你们一圈儿,结果你们倒先回家了。”
大军说:“地已经分好了,咱的地和淘气哥的地紧挨着,淘气儿哥说,咱家忙不过来时,也好顺便帮帮忙,也好方便管理。”
桃花不冷不热地问了句:“是吗?
倒是为了挺方便的?”
这话让大军听着丝毫没有毛病,而在刘海涛听来,桃花这么问,这是话里有话,暗带锋芒。
桃花进屋向内屋的公爹问道:“爹,你有事吗?
还喝水不?
俺来收拾碗了。”
其实这是她在向公爹问候的同时,又带有暗示的意思:我要进来了。
以免遇见尴尬的情况。
桃花拿了放在炕上的碗,她见公爹半躺着的身子,她问:“爹怎么动了?
会不会动着骨折的地方?”
“刚才大军和淘气儿帮俺解手来着,没事,俺想这么坐会儿。”
刘老存皱着眉头叹了口气说:“唉,俺听说又要分地单干了,心里还真不是滋味儿,搞了多年的社会主义恐怕就这么回去啦?”
桃花一听这话,忽然觉得非常新鲜或好奇,真没想到,一向寡言少语、老实巴交的公爹,今儿个也居然关心起国家政策的大事来了。
桃花一时起兴,忙向公爹说:“爹,你说说分田到户行不行呢?”
大军和淘气儿听到桃花和公爹地谈话,也进屋来坐在一旁。
刘老存看看他们,又叹了口气说:“唉,俺不是说分田到户行不行,这单干从前俺也经着过,说起来俺也是过来的人了,那时候年轻力壮,种个二、三亩地不在话下,单说这拧辘轳浇地,一天也浇不了亩八七的,不像现在,用柴油机水泵,三、五亩地一天轻轻松松就浇完了,不过,拉机子安装水泵也得需要人手。
以后地里的活计,除了浇水改畦,像播种、耕地,收割时挥镰轮镐,芒种、三夏什么的,哪一回少得了用人,哪一回也离不开年轻力壮的劳力,可是,那些老弱病残的人家怎么办?
谁能帮他们干这些活?”
刘老存的一席话,使得眼前这三个年轻人感到十分惊讶,尤其是大军,他和桃花、淘气儿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他啧啧称赞说:“哎哟喂,俺的亲爹哟,这些话可不像你说的,怎么突然也忧国忧民起来了?
都快成为国家领导人了,哈哈哈……”
大军他们一同大笑起来。
刘老存却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你们笑什么?
俺这思想不比你们年轻人差,刚解放时,俺才十六岁就当上了基干民兵,那时候还是拿着真刀真枪的武装民兵哩;大闹三~面~红~旗期间,加入人民~公~社的时候,俺还当过县里的积极分子哩。”
“真的?”
桃花笑着问道:“爹,那你看现在这政策怎样?”
刘老存挪动了一下身子,他略有所思地说:“眼下这政策,不敢乱说,俺在收音机里听过不少。
说什么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这话听起来好像很吸引人,也很有道理,不过……”
“不过什么?”
桃花问。
“俺是说,俺暂时看不懂,也听不懂上头的政策,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
单看上头让什么样的人先富裕起来?
俺刚才说的那些孤儿寡母、老弱病残的人们,他们怎么富裕起来?
依俺看呀,以后这些人只有受穷的份儿了。
俺先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听听。”
刘老存直了直身子讲道:“刚解放那会儿,咱们村子闹‘土改’时,讲究‘耕者有其田’,政策好,老百姓人人拥护党的领导。
不过,地是分到手了,可没有劳力的户怎么种呢?
孙立强他娘,就因为男人不在家,孩子们又很小,她一个人推着小车往家推麦子,上坡时没上去,连人带车翻沟里被车碰在头上,人们发现时已经死了。”
桃花瞪大眼睛问:“哪个孙立强?”
刘老存说:“就是咱们对门家的孙立强呗。”
“什么?
咱对门?”
桃花不解地问:“人家孙立强的娘不是活得好好的?
怎么……?”
“这个是他的继母,是他的表姨妈。”
刘老存讲:“孙立强他生母死的时候,他们兄妹三个都还很小,他这个姨妈怕他们有了后妈再受气,所以就当了他们的继母,后来他继母也有了一儿一女,不过人家娘几个和兄弟姐妹们相当和睦,不知内情的人是根本看不出人家是两母的,也分不出亲后。”
桃花称赞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孙大娘那人可好了,待人可热情了,俺现在经常去她家找她二闺女孙立娟一起玩儿,这么多天了,俺一直认为她和兄妹们都是亲生的呢。
爹要不说,俺真不知道孙立娟还有个先母娘。”
“是啊,这事俺早知道,立强的亲娘是被自家的小推车给碰死的。”
刘海涛应和着说道。
大军问:“听说孙立娟离婚了?
为什么现在突然又要回娘家呢?”
桃花回答说:“和她丈夫为争夺孩子打了很长时间的官司,最后法院把孩子判给了立娟,所以就带她儿子回家住了。”
听说了孙立娟的事儿,大军感到心里很不在,他和孙立娟是小时候的玩伴,可以说他俩又是“青梅竹马”
的发小,尽管她比他大三岁。
大军认为,他们童年做的这些事们,简直不堪回首,他最怕和最不愿意提及他和她小时候的事儿。
所以大军赶忙叉开话题说:“就算是她娘被砸死的,也不能说是怨国家政策的过错吧。”
“俺的意思是说,这就是没劳力给闹的。”
刘老存瞪他一眼说:“后来人们加入了人民公社,大家相互帮助,当时队里讲究‘能者多劳,并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按工分配’,谁出工多,谁分东西和分红就多,很公平,挺好的,直到现在那些孤儿寡母、老弱病残的户和人,村里和生产队里都有照顾,所以人人也都有饭吃。”
大军接茬儿说:“这不就是现在批判的‘大锅饭’呗?”
“这大锅饭是后来才发展成的,刚开始叫‘互助组’。”
刘老存摆了摆手说:“不过,有人认为大锅饭不好,可它也有非常大得益处,人人平等。”
桃花赞同说:“要富大家一起富,要穷大家一块穷,没有太大的两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