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回 徐元直巧使连环计(2/3)
这都表示了你对鲁肃地不信任。
今后你们俩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再向先前那么密切了。
到时候,你就还只能依靠我步鸠了。
不多时,孙权就带着步鸠来到了鲁肃府上。
鲁肃守门的那些侍卫也不敢拦阻孙权,一边招待孙权入内,一边急冲冲赶往内堂禀告鲁肃:孙权到访。
虽然鲁肃对孙权的突然到访也很意外。
可更多的却是担心是不是又出来什么大事了,连忙整衣出来迎接孙权。
可此时孙权已经来到了正厅。
鲁肃给孙权见礼之后,向孙权问道:“主公何事深夜来此?”
孙权也不转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子敬可曾受到幽州信件?”
说完,孙权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鲁肃 “嗯。
肃确实刚刚收到一封幽州信件,乃是荀彧给我叙旧之信。
主公却是从何而知?”
鲁肃很是奇怪孙权的消息灵通,可还是没有丝毫隐瞒孙权,实打实的说道。
孙权看鲁肃没有丝毫隐瞒和慌张的意思,当时就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说道:“嗯。
无事,无事。
我只是偶然得知幽州此时有人给子敬来信,心奇之。
故而相询。
而今既知乃是荀彧给子敬之信,也就无他事了。”
虽然孙权说得婉转,想就此打住。
可在一旁的步鸠却不甘心的说道:“主公何作此言。
既是荀彧与子敬来信,何不求之一观,以示众疑?”
步鸠如此一言,那鲁肃就是在如何的君子坦荡,不疑他事,那也是明白孙权来此是怎么回事了。
鲁肃也不说话,只看孙权如何作答。
孙权被步鸠言语所挤,而且步鸠也把这事挑明了,孙权只能无奈的说道:“子敬,非我心疑于你。
但释众人之疑也。
子敬可取书信与我一观。
以绝他人之语。”
孙权虽是无奈,可还是把责任推给了不知何人的他人。
鲁肃对孙权微微有些失望,不过,鲁肃也理解孙权,处在孙权的那种地位,有些事情,却是不得不为之的。
但是,理解归理解,鲁肃听闻孙权让他拿出那封幽州来信一观,还是有些迟疑。
不过,鲁肃最终还是决定把信件拿给孙权观看。
于是,鲁肃说道:“此信现在书房,且容我取来与主公观瞧。”
然而,鲁肃那一点点地迟疑,却被一直留心鲁肃,生怕此举伤害了与鲁肃感情的孙权,看了一个满眼,不由得引起了孙权一丝丝的怀疑。
而这时,步鸠又在一旁听鲁肃要去拿信,连忙出声说道:“主公,此地非是讲话之所,我等何不与子敬同往书信观信,共议国事。”
鲁肃明白,这是步鸠对自己的不信任。
可孙权在听闻之后,并没有表示反对。
这也让鲁肃微微有些不快。
不过,鲁肃还是说道:“既如此,主公请随我来。”
鲁肃领着孙权、步鸠来到书房,径直从案头取出一封信件,递给孙权。
此时孙权已经相信鲁肃应该没有问题了。
否则的话,鲁肃也不会拿信件给自己看。
不过,都到了这一步了,不看也不象话。
孙权只得随意的接过信件,准备随便看看,就此还给鲁肃,而后再安抚鲁肃,与鲁肃修好。
可孙权就这么随意的一看,当即就是一皱眉,随即仔细的看了下去。
看完之后,讲信丢在桌安之上,向鲁肃问道:“子敬,此信何以如此?”
“原信如此,吾尚不知何故,正待天明去询问那徐元直。”
鲁肃实话实说道。
步鸠偷眼观瞧,心中大喜。
却见那信中多有涂改之处。
步鸠当即质问道:“世间书信,焉有以草稿送人?
想是鲁将军不欲他人知晓信中机要,事先涂改耳!
天明向询,意在串供耳!”
“住嘴!
子敬乃世间信人!
他既言原书如此。
此必无虚假。
此事就此罢休!”
一旁的孙权大声喝道。
步鸠茫然不知为何。
鲁肃却对孙权多有几分感激。
稍候,孙权带步鸠离开鲁肃府宅。
路上,步鸠不甘心的向孙权询问道:“主公,那鲁肃所呈书信,分明涂改而得,其中必有缘故?
主公何不追问?”
此时,孙权很是气愤,忍不住怒声对步鸠发泄道:“子山何以愚钝至此!
此事若是再加追问,岂不是要逼着那鲁肃标明自己要投奔幽州。
而此时,我江南却万万不能得罪幽州。
如此,岂不只能明着送鲁肃走。
而且,周瑜与那鲁肃乃是生死之交,若是鲁肃有所差错,那周瑜岂不是要真的要反。
而今,万事以应对曹操为首,他事且等今后慢慢计较。”
步鸠虽被孙权责骂,可心中很美,自己终于又成了孙权绝对的心腹了。
次日,鲁肃果然持书信前去质问徐庶,徐庶只是假言到:“某来时匆忙,想是荀大人知道的也比较晚,故而一时匆忙,放错了手书。”
鲁肃正人君子,面对徐庶如此皮赖,也是无话可说。
只得叹了一声:“文若公一时匆忙,却是害了我鲁子敬了。”
而鲁肃的一声长叹,那徐庶当即来劲了,拉着鲁肃就要找孙权。
开始之时,鲁肃还以为徐庶要为自己出头,前去质问孙权任何强看他人信件。
连忙对徐庶说道:“元直不许害我。
此事已经罢休。
我主深信我之。
切不可在因此生事。”
徐庶也是不管,还是径自走。
鲁肃生怕徐庶狂言,在惹出什么事端,连忙紧跟徐庶,只是苦劝。
徐庶全当没听见。
等徐庶见了孙权。
鲁肃这才放下心来。
却原来徐庶使准备要走,特向孙权前来告辞的。
孙权本来就烦心徐庶,听徐庶要走,假意挽留一下,也没过多坚持,随即就答应。
可没想到,徐庶在孙权答应之后,却说道:“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