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回 小麻烦(2/3)
故天道循环,干戈四起。
非人力可立定。
以人力逆天运,徒费人力耳。
须知: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
孙权听得这个郁闷啊。
不过,孙权还是保持着风范说道:“先生所言,诚为高见。
奈何小子乃乱世局中之人,孙家千载传承,江东父老乡亲,此皆不可听之任之。
安敢委之气运、天数、命理?
实不得不与天争之,与命搏之。”
崔州平对此倒是无所谓,淡然笑之:“某山野村夫,实不足与论天下事。
适才所言,皆妄言之。
公子无须介意。”
孙权这个气啊。
知道是妄言,你还说个什么劲啊。
不过,孙权还是很礼貌的问道:“诸葛先生去处。
还望先生告知。”
崔州平再次笑道:“孔明访友,行无定所。
也许此时又返回书院,也未得可知。
然公子如今亦非孙家之主,而那孔明却乃谋主之人,公子既是访着,恐也不能用之,访之无意。
还是他日公子持长孙家再来访之为上。”
孙权这个别扭啊。
遂告词而回。
而就在曹操和孙权为诸葛亮而忙碌的时候,刘明也返回到了幽州。
此时的刘明很满意。
非常的满意。
阻击匈奴的后续计划,进行的相当顺利。
就在幽州军马大胜匈奴的消息传开后。
那些鲜卑部落果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对匈奴的败军展开了报复。
当初鲜卑部落败给董卓,遭到南匈奴的兵马袭击一事,这些鲜卑人,那可是从来没有忘记的。
再加上刘明派的人那么一挑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那些鲜卑人哪有错过了的道理?
但是,那南匈奴的左贤王,雄踞草原这么多年,又哪有轻易垮台、输面的道理?
尤其是,此次左贤王手下的高层,几乎全都丧生。
就连左贤王的长子也利也都死了。
左贤王在不敢再次进攻刘明的情况下,也就把全部的怒火全都撒在了那些鲜卑人身上,双方展开了连场的激战。
虽然左贤王损失了数十万的军队。
可那南匈奴也是全民皆兵,再加上那些鲜卑部族也曾和刘明打过一场,他们先前实力的损失,比南匈奴更大。
这回左贤王一叫起真来。
这些鲜卑部族,还真有些不是南匈奴的对手,战争持续了下去。
对此,刘明是不管的。
谁赢谁败都好。
只要打起来就好。
南匈奴和鲜卑都不是那么好消灭的。
两边只要打起来。
那就会持续的消耗,终有一日会不打了的。
而那时,也就幽州择一而食的时候了。
但是,心情大好的刘明,刚刚进入自己的府邸,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小家与往日不同了。
刘明仔细看了一下自己府邸,也没发现有什么大的变化。
但是,刘明就感到一种气氛,一种说不上来气氛,笼罩在了整个府中。
府内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好像有一丝的阴影。
有些府内的老人,看见刘明回来之后,那都有一种可算看见希望的感觉。
刘明对此很是奇怪,不过,刘明岛也没有大惊小怪的抓住这些家人询问。
而是径直走到了自己的内堂。
不多时,蔡琰得到消息,领着一帮人来向刘明问安。
刘明散退了其他人,向蔡琰问道:“琰儿,府内最近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蔡琰听刘明过问,神情有些幽怨。
可嘴上却说:“府内一切安好。
无须夫君操心。”
刘明对此不明所以。
可也不好再问。
只能揭过一边。
两天后,张绣儿悄悄得向刘明告知:“相公。
咱们府上确实是出了事了。
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曹操的那个妹妹自从来到咱们府上之后。
划地而居。
很有与琰儿妹妹平分秋色。
尤其是那个清河郡主有过皇封,又是咱们奉旨迎来的。
有着朝廷的正式浩命。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她的身份上比咱们琰儿妹妹还高。
尤其是那清河郡主自己也有钱,指不上咱们府中的月钱。
行事自立的很。
她有钱又有手段,还有五十陪嫁的女兵。
咱们府上也有部分被相公冷落了地妾室,也全都依附了过去。
而那清河郡主行事又中规中举。
别人也挑不出毛病,说不出话来。
于是咱们好好的一个府邸,乐融融的一个大家庭,竟然在这些日子一分为二,成了琰儿妹妹和她各掌一边。
只是此事,琰儿妹妹怕惹得你不高兴,也不好对你提及。”
“这算什么话?
不提就没有此事了不成?”
刘明有些不悦地说道。
对此,刘明虽然有点不太顺心,可也没有放在心里。
后府的事情,哪里管得了那么许多。
尤其是那个曹操的妹妹,刘明原本也没想要得。
只是为了便于计划的实施,这才娶过来的。
只是,刘明也难免微微的对蔡琰感到有些不满。
这府上向来是张绣儿和蔡琰共同掌管。
以前张绣儿和蔡琰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