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回 孙吴(2/3)
旁人只以为刘备还在怀念徐庶,也没有人过来劝阻。
而刘备心中却在暗暗的发狠:徐庶啊,徐庶,这可怨不得我。
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可你偏偏往死路上走。
你这么大的本领,不辅佐与我也就算了,你要是在保了别人,那对我的威胁也就太大了。
你应该明白的。
突然间,远处尘土飞扬,两旁有亲兵看到,惊喜地对刘备喊道:“主公您看,徐先生回来了。”
“什么?”
刘备一愣,连忙仔细观看,不是徐庶,又是何人。
刘备暗想:这徐庶怎么回来了?
难道他回心转意了?
要是那样的话,自己先前的安排,倒是多余了。
可不管怎么说,刘备对于徐庶的归来,那还是充满了期望的。
毕竟徐庶的才华,早已深深的折服了刘备。
“元直,你可回来了。
就你离去的短短时刻,我已经思念的不成样子了。
元直这会回来,想来已有两全之策,不再要走了吧。”
刘备抢步上前,抱住刚刚下马的徐庶就是哭泣不止。
徐庶心里面格痒儿,可为了自己能平安脱身,只能强打精神应付道:“刘皇叔,庶离开您这一会儿,那也是十分想您的,只是老母在堂。
庶是不能不回去的。
只是庶受皇叔厚待,不能不报。
庶刚才离去之时,偶想起有一事忘了和皇叔交待。
庶得师门之中有一奇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皇叔若是得此人相助,大业可成。
庶原本早就要把此人推荐给皇叔,只是今日心乱如麻,一时忘却,故此,庶特回转马来为皇叔荐之。”
刘备心中一动,开口说道:“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刘备心中思量:不管那个人的水平如何,只要徐庶给我去请,总能耽误徐庶一些日程,这中间就说不定有什么转机。
“不可,不可。
万万不可。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可屈至。
必须皇叔亲往相邀,才能使之相助。
皇叔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徐庶一边劝止刘备,一边心想:我还留下,那不是更堵得慌了吗?
“噢?
此人才能比之先生如何?”
刘备虽然心动,可还是不死心的问道。
“实不相瞒,我与此人相比,譬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
休说是我,就是管仲,乐毅,也远不如此人,此人实乃盖世奇才,当今天下第一人也!”
此时徐庶为了脱身,那是有骆驼不吹牛啊。
“啊?
世间还有这样奇人。
如此高人,备如何得之?”
刘备也被徐庶白唬得有些发懵。
不过,刘备亲眼见过徐庶的本领,也知道水镜先生的利害,故也信了水镜先生的门下,也许还真有这样的高人。
只是水镜先生已经差派了一个徐庶给自己,自己没留住,刘备到不好再向水镜先生哭述,只能求教徐庶。
“皇叔放心。
此人与我交好。
我回家之前,一定会先去为皇叔说项的,再加上皇叔又得师尊水镜的看重。
我这同门应该会有所抉择的。
只是我这同门,倨傲的很,不会轻易出山的,皇叔恐怕要多走几趟了。
而且,待家母百年之后,我也会回来帮着皇叔的。”
徐庶言辞恳切地对刘备说到。
刘备听得心中大喜过望。
而这时,徐庶又对刘备说道:“皇叔,这是此人的地址,以及我的推荐信,你可以之为凭。
庶,告辞了。”
说完,徐庶掏出了刚写的那封信件。
刘备一看,徐庶果然是早为自己有所打算,心中有些惭愧,又想起徐庶还要为自己事先说项,此时是万万不能有事的,自己先前的布置,可有些不妥了。
刘备连忙拉住徐庶说道:“元直且慢,先前我差刘辟为元直准备一些江南的土产,好捎回去带给令堂,表达我一番的谢意,只是那刘辟这个家伙也不知怎么的还没回来。
刚才我也不好意思因此耽误了元直的行程,也就没有拦阻元直,如今过了这么许多时辰,这刘辟也应采买好了,元直可少留片刻,待我遣人催他一催。”
说完,刘备也不待徐庶答言,径直吩咐了一个心腹护卫去了。
徐庶心里明白。
也不多说什么,只是与刘备闲聊。
不多时,征尘起处,刘辟带了十几个亲兵回来,手里面也确实拿了一些东西。
只不过那些东西平常的很,应该费不了多少时间准备的。
徐庶更不多说,接过了哪些东西,谢过了刘备,催马而去。
两日后,徐庶弃马登舟,改乘海船,驶往幽州。
而此时刘备还没找到那位盖世的奇人,可刘备手下的大将吴景却迎来了一个不该出现的人物,如今刘备大对头孙家的二公子孙权,来到了吴景的府上。
“你怎么来了?
不要命了吗?”
吴景惊恐的问道。
随即走出屋外,喝退了家人,关上了门窗。
“舅父大人,外甥我是求您帮忙来了。
请您帮帮我们孙家吧。”
孙权对吴景开言说道。
“帮?
我怎么帮?
就你那死鬼老爹。
强抢了我的两个妹妹,我凭什么要帮你们孙家?”
吴景压低了声音,怒气难销地说道。
“舅父大人。
如今家父以死,您们上一代的恩怨,那都应该烟消云散了。
而如今,我们孙家危在旦夕,还请舅父大人看在我母亲大人的面上,帮外甥一把吧。”
孙权扑通就给吴景跪下说道。
“快起来,快起来。”
看着孙权跪下,吴景也是气消了一半的说道。
“舅父大人若是不答应,甥儿回去也是死,更无面目以对家母。
甥儿还不如跪死在舅父大人这里算了。”
孙权执拗的说道。